3.2 CVB感染心肌細胞的模式 CVB感染HeLa細胞后會出現(xiàn)明顯的細胞病變(CPE),在CVB攻擊24 h~72 h內(nèi),被感染的HeLa細胞變圓、聚堆、固縮,最終漂浮在培養(yǎng)液中,腫脹死亡,表現(xiàn)為急性感染模式。
但是嗜心肌的CVB3m攻擊原代心肌細胞24 h之后,那些梭形、分裂旺盛的成纖維細胞表現(xiàn)出變圓、聚集等細胞病變,并在48 h后死亡脫落,而心肌細胞仍然貼壁生長,并保持博動,相比未感染病毒的心肌細胞,感染CVB3m的心肌細胞的搏動稍慢且不規(guī)則,個別細胞在病毒感染后保持博動長達10天以上。透射電鏡觀察可見,被感染的心肌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基本完好,線粒體變化明顯,線粒體膜部分破裂,線粒體嵴呈絮狀改變或者腫脹而大小不一,胞質(zhì)內(nèi)可見到晶格狀的病毒顆粒,呈黑色點狀排列。RT-PCR可從感染CVB3m的心肌細胞擴增到CVB3 5′-UTR。這些結(jié)果證實心肌細胞已經(jīng)被CVB3m感染,但被感染的心肌細胞沒有表現(xiàn)出類似HeLa細胞的急性細胞病變效應(yīng)。
pNI4含有CVB1全長cDNA,轉(zhuǎn)染HeLa細胞后可以轉(zhuǎn)錄出CVB1全長RNA基因組,并在細胞中復(fù)制增殖出大量完整CVB1病毒,我們將pNI4轉(zhuǎn)染原代培養(yǎng)心肌細胞,結(jié)果雖然可以通過RT-PCR檢測到CVB1 5′-UTR,卻不能看到細胞病變類似CVB3m攻擊HeLa細胞的表現(xiàn)。
檢測感染或轉(zhuǎn)染的心肌細胞培養(yǎng)液,可見心肌酶的水平和對照細胞相比有變化,說明CVB感染對心肌酶有一定的影響,具體機制還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上述實驗證據(jù)說明,CVB感染心肌細胞的模式不同于感染其他組織類型的細胞,CVB在心肌細胞內(nèi)復(fù)制,但不明顯破壞心肌細胞,不直接迅速殺死心肌細胞,心肌細胞的活動能力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并沒有出現(xiàn)類似其他組織類型細胞的細胞病變,心肌細胞仍然保持搏動能力,說明CVB與心肌細胞處于共生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持續(xù)感染模式。
我們的CVB感染離體心肌細胞的結(jié)果支持心肌炎、心肌病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結(jié)果。在那些研究中,利用核酸雜交、核酸擴增、蛋白免疫技術(shù)可以在心肌炎、心肌病的心肌組織中檢出CVB的核酸和抗原,也說明CVB可以長期在心肌細胞中持續(xù)感染。
Feuer等[8]發(fā)現(xiàn),細胞周期狀態(tài)可以影響CVB3m的復(fù)制,該研究將HeLa細胞的狀態(tài)停留在G0期,可以看到HeLa的復(fù)制明顯抑制。心肌細胞是一種終末分化細胞,在成年人體中心肌細胞應(yīng)為G0期細胞,我們懷疑,心肌周期的這種變化,影響了CVB在心肌細胞的感染狀態(tài)。
但是,本研究采用的乳鼠心細胞仍然具有分裂能力,這個因素在新建立的原代培養(yǎng)心肌細胞中尚不起作用,估計細胞周期因素之外,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導致CVB在心肌細胞的持續(xù)感染。CVB致細胞病變的機制之一是CVB的2Apro、3Cpro蛋白酶切割宿主細胞的靶分子,如eGIF-4E、eGIF-4F等,這些分子與細胞的蛋白合成有關(guān)。我們推測,有可能是心肌細胞的這些靶分子的表達與其他組織類型細胞不同,導致CVB不顯著地破壞心肌細胞。我們將在后面的研究中專題探究這種可能性。
本研究的實驗還存在不足之處。由于時間限制,我們沒有對感染心肌的CVB基因組測序,CVB是RNA病毒,RNA的復(fù)制保真性差,當CVB感染心肌細胞時可能存在一定與心肌細胞相適應(yīng)的突變信息,這些信息對解釋CVB在心肌細胞持續(xù)感染可能非常重要,希望在后續(xù)的研究中補上這部分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中海,包琳,史巧云,等. Balb/c乳鼠心肌細胞的分離和體外培養(yǎng)方法的優(yōu)化[J].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 41(4): 324-326.
[2] Stack RS, Sketch MH Jr, Quigley PJ, et al. New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Eur Heart J,1989,10(Suppl H):52-56.
[3] Iizuka N, Yonekawa H, Nomoto A. Nucleotide sequences important for translation initiation of enterovirus RNA [J]. J Virol,1991, 65(9): 4867-4873.
[4] Rohr S, Schlly DM, Kléber AG. Patterned growth of neonatal rat heart cells in culture: morpholog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J]. Circ Res, 1991,68(15):114-130.
[5] 王亭中,席雨濤,吳格如,等. 大鼠成體心肌細胞的分離和培養(yǎng)[J].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5,26(17): 1544-1546.
[6] 龔素珍,劉陪慶,魯偉,等. 新生大鼠心室成纖維細胞條件培養(yǎng)液促心肌細胞肥大作用[J]. 生理學報,2000,52(1): 34-38.
[7] 陳昭烈. 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的細胞凋亡[J]. 生物工程進展,1998,18(6): 17-20.
[8] Feuer R, Mena I, Pagarigan RR, et al. Coxsackie virus B3 and the neonatal CNS: the roles of stem cells, developing neurons, and apoptosis in infection, viral dissemination, and disease [J]. Am J Pathol,2003,163(4): 137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