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加察
|
漢語拼音 | NAOSHA
|
拉丁名 | Salmmoniacum.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本品為鹵化類礦物硇砂。
|
動植物形態(tài) |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新疆等省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多產(chǎn)于火山熔巖的巖穴內(nèi),有時與煤或高碳質(zhì)頁巖石鹽伴生,當石灰燃燒時也可產(chǎn)生,或呈殼皮狀覆于巖石表面。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采出后除去泥土、砂石及雜質(zhì)即可。生用,或碾細后,用4 ∶1的醋煮干成霜,刮下供藥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屬軸晶系。一般呈柱狀、纖維狀、鐘乳狀、粒狀及粉末狀。透明或微透明。白色,有的稍帶淡黃色。質(zhì)較脆,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斷面顯針狀紋理,有光澤。微臭,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硬度1.5~2,密度1.52。在空氣中易潮解。加熱則漸散發(fā)。以白色、有光澤、塊整者為佳。
|
中藥化學成分 | 主要合氯化銨,其中含銨33.7%,氯66.3%,并含少量二氯化鐵、氯化鎂等雜質(zhì)。尚有水不溶物0.19%及SO2/4-、C(2+)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丸劑,散劑,膏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咸、苦、辛,性溫,有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消積軟堅,破瘀去翳,殺蟲,除毒,瀉脈利尿,排膿去腐。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體虛無積者及孕婦忌內(nèi)服。治白喉、瘡瘍、中毒癥、蟲癥、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每次用量0.3~0.9g,外用作罨包劑、潰瘍腐肉的腐蝕劑。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石榴白藥丸:石榴300g,硇砂40g,石灰200g,光明鹽50g,山柰140g,紫硇砂40g,蓽茇80g,訶子260g,黑胡椒80g。以上丸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祛寒,健胃,消痞散結(jié)。主治消化不良,腹脹,慢性嘔吐,噯氣,身體虛弱。一次5~6丸,一日2次。每10丸重4g。 方二:十三味石榴散:石榴200g,胡椒10g,山柰20g,酸藤果10g,肉桂10g,胡兀鷲糞20g,硇砂30g,蛇床子30g,禿鷲糞20g,小米辣40g,短尾鐵線蓮40g,大托葉云實30g,蓽茇10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功能溫中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痰邪引起的胃部食積,胃內(nèi)生鐵垢樣物,胃火衰退等單純痰病。一次1~2g,一日3次。 方三:八味杜鵑補腎散:烈香杜鵑200g,干姜100g,蓽茇100g,白胡椒100g,白硇砂50g,螃蟹100g,冬葵果100g,小豆蔻100g。以上八味,混合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功能壯腰,補腎,祛寒,止痛。用于環(huán)腰疼痛,下身寒冷,下肢拖行,腰胯刺痛以及閉尿等腎臟疾病。一次1~1.5g,一日2~3次。 方四:驢右蹄尖、紅塊糖、白硇砂。共研為丸內(nèi)服,可將水濕從尿道引出。 方五:黑礬、白硇砂、訶子、毛訶子。蜂蜜調(diào)和,挑破疹粒后涂之,可治蟲轉(zhuǎn)化的眼病。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據(jù)《晶珠本草》記述:硇砂解毒,殺蟲,排脈病,去腐,治喉癥,通利小便。 《寶堆》中說:“硇砂有八種功效!薄陡事吨巍分姓f:“硇砂性銳,治舌短縮,通利小便,去瘡腐,引黃水。”讓鈞多吉說:”硇砂為瀉脈利尿之甘露。” 本品分為水生和海邊巖生兩種。阿瑪尼公硇砂產(chǎn)自阿瑪昂昂的林中。夏道爾硇砂產(chǎn)自漢族地區(qū)。本品狀如晶,搗碎像冰片一樣有粘性,混有石花狀紅石等物,表底一致,無沉渣狀,味甚辛者為天然硇砂,質(zhì)量佳。藏北產(chǎn)的熔硇砂,色青而白、閃光,狀如熔鑄容器中冷卻后取出的凝結(jié)體,表層和底部有層渣子,敲破后內(nèi)有條紋,觸時很熱,此為上品。中品的性狀同上品,而表面灰白,松軟者是藏北產(chǎn)的,稱為東梢瑪硇砂。下品呈灰白色,光澤不顯;壳嗌蚝谏,表面灰白色,纖維短的,是熔注在生銅器中,冷卻后取出的,味不甚辣。 |
藥物應用鑒別 | 本品常用人工合成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