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A yue hun zi
|
維藥名 | 皮斯臺
|
別名 | 疋西他、比思的《回回藥方三十六卷》,福斯土克《藥物之園》。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阿月渾子樹,類似于篤耨香子樹;但比它小,無刺。分為野生和家生兩種,藥用家生的果實。核果卵形,果皮成熟時裂開,果皮灰色,果仁淡紅色或暗紫色,味甜,可食!备鶕(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植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阿月渾子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漆樹科植物阿月渾子的果實或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阿月渾子 Pistacia uera 1.
喬木或有明顯主干的灌木,高多為5~7m,有的可達10余米。具碩大的球形樹冠,老枝白色或淺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或淺紅褐色,光滑或微被疏毛。葉通常3或5出,稀1或7枚,有柄,通常光滑,少有毛,小葉卵形、橢圓形或盾形,頂端漸尖,基都呈不整齊的圓形或截形,柄短或近無,淡黃綠色,革質,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被疏絨毛,無光澤。花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花小,有硬,;邪;雄花花被片2~6,長圓形,膜質,大小不等,上部常有卷毛,雄蕊5~6,花藥長約3mm,幾無花絲;雌花序較稀疏,花被片3~5(9),花被片較寬,膜質,沿邊緣有卷毛,子房一室,花柱短,3深裂,柱頭有1個較大。核果卵形或廣卵形,果皮成熟時易開裂,淡紅色至暗紫色,長8~24mm,寬6~14mm。
我國新疆南部有栽培。中亞各國、伊朗及地中海沿岸等地有分布。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以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宜。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9~10月種子成熟時,采后即種,按行距約35cm,株距約15cm下種,深6~7cm為宜,2~3年便可成苗,然后移栽,移栽時不要傷根,否則成活率低,亦可下種時就按移栽間距種植,不需進行移栽。
|
采收加工 | 秋季9~10月份果實成熟時采摘,除掉果皮或直接曬干。
|
藥材鑒別 | 果實呈卵形或廣卵形,稍扁,長1.3~2.2cm,寬約1cm,棕黃色至紫紅色,先端尖,基部截形,有果柄殘痕,有縱行略扭曲的棱條紋和斷續(xù)的點狀突起,果皮易開裂;果核長1.2~2cm,卵圓形或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有果柄痕,光滑,灰白色,果殼厚約lmm;種子表皮呈灰棕色或帶紫紅,種臍呈長方形疤痕狀,痕長約3mm,內部綠色至淡綠色,氣微,味微甘香。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種皮細胞1列,切向延長呈長方形,下為1~2列巨細胞;頹廢的薄壁細胞常破壞模糊,并散在螺紋導管,直徑約10μm,子葉細胞多角形,含油滴和糊粉粒。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
功效 | 生濕生熱,祛寒補腦,增強記憶,滋補強心,溫腎壯陽,填精肥體,降逆止吐,止瀉止痢,止咳平喘。
|
主治 | 主治干寒性或黑膽質性腦、心疾病,如 干性腦虛,記憶力下降,心臟衰弱,寒性腎虛陽痿,遺精身瘦,惡心嘔吐,痢疾腹瀉,咳嗽氣喘。
1.《注醫(yī)典》:“阿月渾子具有開通肝臟阻塞,滋補胃脘,止惡心,降逆止吐的作用。主治肝臟有阻,胃脘虛弱,惡心嘔吐等!
2.《白色宮殿》:“阿月渾子具有開通肝阻的作用。主治肝臟有阻!
3.《拜地依藥書》:“阿月渾子具有開通肝阻,消除惡心,滋補胃脘,增強消化,調節(jié)大便,解毒愈創(chuàng),增強性欲,溫肺止咳的作用。主治肝有阻滯,惡心嘔吐,胃脘虛弱,積食不化,大便過濃或過稀,毒蟲咬傷,性欲低下,黏液質性咳嗽!
4.《藥物之園》:“阿月渾子具有填精壯陽,增強智力,止咳化痰,安神除慌,開通肝膽之阻,解毒蟲之毒,爽口固牙,消除口腔潰瘍,止渴止痢的作用。主治精液不足,陽痿不舉,智力低下,咳嗽頑痰,心悸心慌,惡心嘔吐,腹痛,肝膽有阻,毒蟲咬傷,口臭牙松,口腔潰瘍,痢疾口渴!
|
用法用量 | 內服:5~7g。外用:適量?扇朊鄹、散劑、糖漿、敷劑、煎劑、洗劑。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
附方 | |
制劑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上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206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