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勤成咪
|
年份 | jiemh zinh miev
|
別名 | 廣金錢草、大豬尾、廣東金錢草、銅錢草
|
來源 | 蝶形花科植物金錢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eck)Merr.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傾斜半灌木狀草本,全株密被黃色柔毛。小葉1或3枚,近圓形,長2.5-4.5厘米,寬2-4厘米,頂端微凹人,基部心形;ㄗ仙;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莢果扁平,長約2厘米;莢節(jié)3-6個;種子腎形,長2毫米,寬1.5毫米,近黑色;ㄆ7~10月,果期9~11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坡、草地上或灌叢中。產(chǎn)于廣西南寧、賓陽、玉林、岑溪、金秀、象州、鹿寨等縣市;分布于福建、廣東、湖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淡,性涼。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散瘀消腫,消滯化積。
|
傳統(tǒng)應用 | 治肝炎、膀胱炎、腎炎水腫、結(jié)石、小兒疳積、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 | 30-60克,水煎服。
|
方例 | 1.尿路結(jié)石 勤成咪(廣金錢草)60克,凡拉勾(茅莓)根90克,紫九牛(翼核果)30克,凡這緊(穿破石)30克,桿中(白茅根)15克,水煎服。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1.抗泌尿系結(jié)石作用 廣金錢草及多種以廣金錢草為主藥的中成藥有顯著的防治泌尿系結(jié)石作用。如報告金錢草沖劑15g/kg、30g/kg對喂結(jié)石形成劑大白鼠廳及膀胱結(jié)石的形成有顯著預防效果,對已形成結(jié)石的大鼠還有顯著的治療作用[1,2]。研究表明,廣金錢草及其多種復方制劑在體外對水合草酸鈣晶體的生長和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廣金錢草上述作用的有效成分為多糖[3-5]。 2.利尿作用 廣金錢草具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廣金錢草煎劑經(jīng)胃腸道給藥或注射,在大鼠、犬的急慢性實驗中都可見尿量顯著增加,并有利鈉作用[5-8]。如曾報告0.5g/kg的金錢革注射劑注入犬靜脈或煎劑十二指腸給藥均可見尿量顯著增加[6,8]。 3.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廣金錢草水提取物靜脈給藥,可使麻醉犬腦動脈血流量顯著增加,腦血管阻力降低,頸總動脈血壓下降。廣金錢草總黃酮能明顯增加小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也能明顯增加在體狗冠脈及腦血流量,對小鼠常壓缺氧耐受力有顯著增加作用,對氯化鉀所致家兔離體主動脈條痙攣有拮抗作用,對垂體后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9,10]。 4.抗炎、鎮(zhèn)痛作用 金錢草煎劑或總黃酮腹注射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能明顯抑制組胺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減低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腫脹程度,抑制雞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脹腫及棉球肉芽組織增生[11,12]。金錢草沖劑灌服,還能顯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及提高熱板法實驗中小鼠痛閾,表明有鎮(zhèn)痛作用[2]。 5.其他作用 廣金錢草具顯著利膽作用,煎劑十二指腸注入或注射劑靜滴均可顯著促進麻醉犬膽汁排泄[13]。此外,廣金錢草醇提取物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長[14]。 6.毒性 廣金錢草毒性很小,灌服煎劑400g(生藥)/kg 小鼠無死亡,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11.57g/kg±1.48g/kg[15]。廣金錢草黃酮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58g/kg±0.25g/kg[9]。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Kubo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9,37(8):2229. [2]安川憲等:《藥學雜志》(日),1986,106(6):517。 [3]李惠芝等:《沈陽藥學院學報》,1988,5(3):208。 |
藥理參考文獻 | [1]金德明等:《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2,(4):47。
[2]林啟云等:《廣西中醫(yī)藥》,1990,13(6):280。
[3]曹履誠等:《中草藥》,1988,19(4):165。
[4]李惠芝等:《沈陽藥學院學報》,1988,5(3):208。
[5]李惠芝等:《沈陽藥學院學報》,1992,9(3):194。
[6]林茂樟等:《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82,3(3):205。
[7]王利琍義等:《中草藥》,1980,11 (5):212。
[8]莫劉基等:《新中醫(yī)》,1985,(6):51。
[9]許實波等;《中草藥》,1980,11(6):265。
[10]簡潔瑩等:《中草藥》,1980,11(8):362。
[11]顧麗貞等:《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0,10(特刊):191。
[12]顧麗貞等:《中藥通報》,1988,13(7):424。
[13]遵義醫(yī)學院急腹癥研究組:《醫(yī)學科技資料》,1974,(5):25。
[14]中山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皮膚科:《廣東醫(yī)藥資料》(廣東省醫(yī)藥衛(wèi)生研究所),1975,(9):15。
[15]覃文才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2,8(3):24。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