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芬那酸
|
|||||||||
藥物類別: |
神經系統用藥 | 所屬類別: |
抗炎鎮(zhèn)痛藥 | ||||||
藥物名稱: |
甲芬那酸 | 英文名稱: |
Mefenamic Acid | ||||||
藥物別名: |
|
||||||||
制劑/規(guī)格: |
|
||||||||
成份/化學結構: |
|
||||||||
藥理作用: |
本品為芬那酸(Fenamate)的衍生物。具有鎮(zhèn)痛、退熱和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較強。 | ||||||||
藥動學: |
口服1g后血藥濃度2~4小時達高峰, 峰值為10µg/ml。每日口服4次, 2日可達穩(wěn)定狀態(tài)(血漿濃度為20µg/ml)。由肝臟生物轉運, 半衰期為2小時。67%由腎排出,25%由膽汁、糞便排出。 | ||||||||
適應癥: |
用于輕度及中等度疼痛,如牙科、產科或矯形科手術后的疼痛,以及軟組織運動性損傷(勞損或扭傷)引起的肌肉、骨骼疼痛。此外,還適用于痛經、血管性頭痛的防治?稍谠陆浧谇昂驮陆浧趹帽酒,以預防伴隨月經而發(fā)生的偏頭痛。也可用于癌轉移引起的輕至中等度骨痛,但應用化療的患者應慎用,因可增加胃腸及腎臟毒性及抑制血小板功能。 |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口服。鎮(zhèn)痛或治療痛經,開始0.5g,繼用0.25g,每6小時1次,一療程用藥不超過7日。 2.小兒常用量尚未正式建立。推薦用量為口服,每次按體重5mg/kg,每日3次。 (1)本品宜于飯后或與食物同服,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2)本品不宜長期應用,一般每次用藥療程不應超過7日。 (3)用藥期間一旦出現腹瀉及皮疹,應及時停用。 |
||||||||
不良反應: |
[神經系統]包括頭痛、耳鳴和憂郁比其他芳基羧酸類藥物少見。頭痛不太常見。過量可誘發(fā)癲癇大發(fā)作,也有發(fā)生昏迷者。 [消化系統]此藥有較高的潛在的胃毒性作用。除較常見的惡心、嘔吐、厭食、消化不良、腹痛和腹瀉外,還可出現急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道出血、腹脹及大量脂肪瀉等癥狀。也有報告發(fā)生胰腺炎,急性小腸炎及結腸炎。 [泌尿系統]鄰氨基苯甲酸類藥物的潛在腎毒性作用已為實驗所證實。此藥可引起急性腎衰、腎乳頭壞死及非少尿性腎衰。 [造血系統]長期連續(xù)使用后,一些患者可發(fā)生自身免疫性貧血,在停藥后一段期間Coombs試驗仍呈陽性,加強治療后血紅蛋白可恢復正常,但很緩慢。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或減少等罕見。有報道此藥引起中性細胞減少伴發(fā)熱、關節(jié)痛、嗜酸細胞增多和低血壓。此藥可治療月經不調,但可致有月經來潮延緩。 [過敏反應]此藥可引起急性過敏反應,以誘發(fā)哮喘發(fā)作及過敏休克為最危險。出現過敏反應的大多數患者也對其他抗炎藥和可能對阿司匹林過敏。過敏性皮膚反應以皮疹、蕁麻疹和瘙癢較常見,但也可能發(fā)生更嚴重的反應。 |
||||||||
相互作用: |
基本與布洛芬相似。與之不同的是,本品可加強抗凝藥、溶栓藥的作用,合用時須加強監(jiān)測凝血象及必要時調整用量,但對血小板聚集功能影響較小,故與阿司匹林同用時,引起胃腸道外出血的危險性比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小。 它能把其他藥物包括芐丙酮香豆素從血漿蛋白中置換出來。 |
||||||||
注意事項: |
(1)交叉過敏;同布洛芬。 (2)動物試驗本品代謝產物易通過胎盤,孕婦不宜用本品。 (3)老年人用藥更應注意毒性,開始用量宜小。 癲癇患者應避免使用。 |
||||||||
療效評價: |
網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