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養(yǎng)陰清肺湯 |
處方來源 | 《中國藥典》(2000年版)。 |
劑型 | 丸劑;口服液;湯劑 |
藥物組成 | 地黃100g,麥冬60g,玄參80g,川貝母40g,白芍40g,牡丹皮40g,薄荷25g,甘草20g。 |
加減 | |
功效 | 養(yǎng)陰潤燥,清肺利咽。 |
主治 | 用于陰虛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
制備方法 | 川貝母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18小時后,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回收乙醇;牡丹皮與薄荷分別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fā)性成分另器保存;藥渣與其余地黃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靜置,濾過,濾液與川貝母提取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煉蜜500g,混勻,濾過,濾液濃縮至規(guī)定的相對密度,放冷,加入牡丹皮與薄荷的揮發(fā)性成分,混勻,即得。 |
用法用量 | 丸劑:每丸重6g,每次2丸,日2次口服。膏劑:每次15g,日2次口服,7歲以下服成人半量?诜海好看1支,日2次口服。湯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對濕盛痰多或感冒初起咳嗽,不宜應用。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1.白喉:應用本方加減:生地18g,元參15g,麥冬15g,丹皮6g,連翹6g,石斛5g。茅根5g,川貝母5g,赤芍5g,桂皮3g,鮮蘆葦根適量為引。每日1劑,分2次煎服。治療白喉41例,其中有假膜、扁桃腺腫大,充血等典型癥狀者31例,非典型者10例。咽涂片陽性者37例,培養(yǎng)陽性者11例。結(jié)果:觀察41病例中沒有死亡,患者多數(shù)住院9日出院,治愈率100%。 又有報道:生地9g,薄荷3g,麥冬9g,甘草15g,白芍9g,銀花15g,丹皮9g,連翹15g,元參9g,蒲公英18g,川貝9g,板藍根9g。每日1-2劑,溫水分數(shù)次內(nèi)服。治療白喉52例,其中男性占38.4%,女性占61.4%;年齡最小的為2歲,最大的為58歲,3-8歲占大多數(shù)。根據(jù)治愈判斷標準(臨床癥狀的減輕,局部白膜的消退、細菌培養(yǎng)轉(zhuǎn)陰性等)判定,結(jié)果:治愈率達94.24%。 2.小兒熱病后期口腔潰瘍:應用本方加減:生地6g,麥冬4g,玄參5g,貝母、丹皮、白芍各2g,甘草、薄荷各3g。日1劑水煎服,分2-4次服。余熱未消者加銀花5g;淡竹葉3g;便秘加大黃3-5g。治療小兒熱病后期口腔潰瘍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齡8個月至2歲28例,3-6歲8例;病程皆在3-15日之內(nèi)。結(jié)果:全部治愈(潰瘍平復,吮乳進食如常)。其中服藥2-4日者31例,5-7日者5例。 |
藥理作用 | 主要有抗菌,解毒,抗炎,鎮(zhèn)靜,祛痰,止咳,解熱等作用。 1.抗菌、解毒:本方對白喉桿菌有高度抗菌作用,且對白喉毒素在體外有很高的中和能力,方中抗菌力較強的有生地、丹皮、甘草;中和毒素能力較強的有玄參、麥冬、川貝母;白芍上述兩方面能力都強,抗菌及中和毒素似乎是兩種獨立性能,從原方中減去任何一味藥抗菌作用都比原方差,而中和毒素能力則沒有明顯影響。中和毒素機制初步證明,毒素在試管內(nèi),經(jīng)藥物作用半小時后,毒性與抗原性一起被破壞,而破壞能力可能屬于化學性質(zhì)。 2. 抗炎:本方及單味藥丹皮、甘草、生地均有抗炎作用。丹皮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其甙類部分對炎癥的作用是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所致,也有認為甘草影響了細胞內(nèi)生物氧化過程,降低了細胞對刺激的反應性;生地對大鼠實驗性甲酸性腳腫有顯著消腫作用。 3.解熱:本方及單味藥薄荷、玄參、丹皮、白芍、甘草均有不同程度解熱作用。薄荷通過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而增加散熱,玄參對傷寒疫苗所致家兔發(fā)熱有很好退熱作用;丹皮能降低正常小鼠體溫,對傷寒、副傷寒菌苗引起小鼠的發(fā)熱有明顯解熱作用。 4.祛痰、止咳、平喘:甘草、川貝母合用則有祛痰、止咳、平瑞之效。甘草口服后能覆蓋發(fā)炎的咽部粘膜、緩和炎癥刺激,還能促進咽喉及支氣管的分泌,使痰易咳出;川貝母對小鼠氨水引咳法及酚紅排泄法證明其具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 5.鎮(zhèn)靜:方中白芍、丹皮、玄參均有鎮(zhèn)驚作用,玄參、丹皮尚能抗驚厥。均能抑制小鼠自發(fā)活動,延長環(huán)己巴比妥的睡眠時間。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本品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體;氣香,味甜,有清涼感。相對密度應不低于1.37。其他應符合煎膏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1)取本品10ml,加水20ml及碳酸鈉試液5ml,攪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2次振搖提取,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再用2%鹽酸溶液6ml振搖提取,取鹽酸液,分置三支試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鉍鉀試液1滴,生成紅棕色沉淀;一管中加碘化汞鉀試液1滴,顯黃色渾濁;另一管中加硅鎢酸試液1滴,顯白色渾濁。 (2)取本品約2g,置100ml燒杯中,加水10ml,攪勻,燒杯口平鋪一張用水濕潤的濾紙,濾紙上加少量氯亞氨基-2,6-二氯醌1份與四硼酸鈉32份的混合粉末,稍鋪勻,上蓋一表面皿,小火加熱至微沸時停止加熱,濾紙即顯藍色。 (3)取本品25ml,置具塞錐形瓶中,加1mol/L鹽酸溶液-甲醇(3:1)的混合溶液4ml,搖勻,浸泡1小時,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振搖提取3次(30ml、15ml、15ml),合并氯仿液,減壓回收氯仿至干,冷卻至室溫,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醋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鹽酸酸性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