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0,11(8):364 |
劑型 | 沖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葛根、黃芩、連翹、麻黃、杏仁、石膏、魚腥草、生甘草、大棗等。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高熱。 |
制備方法 | 上藥提取加工制成沖劑。 |
用法用量 | 每包含生藥15g。凡體溫在38℃以上成人每次2包,每日3次,小兒酌減。服藥期間多飲開水。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共治高熱64例,結(jié)果:體溫正常,癥狀消失,血象、胸片檢查正常為痊愈,共62例;體溫37.5℃以下,癥狀減輕,血象或胸片恢復(fù)正常為好轉(zhuǎn),共1例;體溫不降,癥狀無改善為無效,共1例。3日內(nèi)治愈率97%。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