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外科正宗1617年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川芎3g,當(dāng)歸3g,白芍3g,生地黃3g,柴胡3g,黃芩3g,山梔3g,天花粉3g,防風(fēng)3g,牛蒡子3g,連翹3g,甘草節(jié)3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血虛火動,肝氣郁結(jié),致思鬢疽,初起尚未成膿者,毋論陰陽表里,俱可服之。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用水400ml,煎至320ml,空腹時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1.帶狀皰疹:應(yīng)用本方:柴胡9g,川芎9g,黃芩9g,梔子9g,白芍12g,當(dāng)歸12g,牛蒡子12g,天花粉12g,生地15g,連翹15g,防風(fēng)6g,甘草6g。熱毒重加雙花15g,板藍(lán)根15g;濕重加蒼術(shù)12g,黃柏12g,膽草9g;便秘加大黃9g。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治療帶狀皰疹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最小15歲,最大66歲;病程最短6日,最長15日。結(jié)果:經(jīng)治療癥狀全部消失,皮疹消退且隨訪3個月無復(fù)發(fā)。 2.阿米巴肝膿瘍:應(yīng)用本方加減:柴胡8g,黃芩10g,連翹10g,天花粉10g,生苡仁10g,冬瓜仁10g10g,牛蒡子7g,生甘草7g,蒲公英12g,細(xì)生地9g,山梔9g,白芍9g。水煎服。肝膽實(shí)火偏重,加龍膽草、金銀花;有痢疾史,大便粘垢帶膿血者,加白頭翁、秦皮;久病正虛,神疲氣短者,加黃芪、黨參;久病陰傷,夜熱早涼者,加青蒿、丹皮、地骨皮,去黃芩、山梔;血瘀痛劇者,加制乳沒、制香附。治療阿米巴肝膿瘍31例,病變部位皆在肝右葉;其中男性29例,女性2例;年齡30-40歲9例,41-50歲17例,51-60歲5例;有痢疾史者19例,無痢疾史者12例。結(jié)果:21例痊愈,8例有效,2例無效。退熱時間4-8日,平均61日;肝腫消退,疼痛減輕或消失時間6-13日,平均9日;肝影及液平或局限性隆起消失時間9-15日,平均11.8日。療程最短者9日,最長者15日,平均12日。 3.小兒異位性皮炎:應(yīng)用本方加味:柴胡2g,黃岑l.5g,黃柏l.5g,黃連l.5g,瓜蔞根l.5g,甘草l.5g,桔梗l.5g,山梔子l.5g,地黃l.5g,芍藥l.5g,川芎l.5g,當(dāng)歸l.5g,薄荷l.5g,連翹l.5g,牛蒡子l.5g。按上藥比例制成浸膏劑。2-4歲2.5g,4-7歲4.0g,7-15歲5.0g,早晚分2次口服,用藥時間定為12周。治療小兒異位性皮炎25例,年齡2-15歲;男15例,女10例;均為去除病因、外用治療未效者。22例給藥達(dá)8周以上。在給藥前2周先停用抗過敏藥物,以免影響對藥效的評價,原則上不使用含有類固醇激素類軟膏。開始治療后第1、2、4、8、12周對皮膚搔破程度、皮膚癥狀等分為4級判斷。結(jié)果:顯效0例(0%),改善10例(40%),稍見改善7例(28%),無惡化7例(28%),惡化l例(4%)。認(rèn)為在用藥1周后其瘙癢減輕程度有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