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金匱要略206年前 |
劑型 | 散劑 |
藥物組成 | 茵陳蒿末30g,五苓散15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濕熱黃疸,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 |
制備方法 | 上2味,和勻。 |
用法用量 | 每次6g,日3次空腹服。 |
用藥禁忌 | 忌辛辣香燥酒煙厚味。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應(yīng)用本方加減治療盜汗:茵陳、豬苓、茯苓、澤瀉各15g,白術(shù)、小薊、車(chē)前子各10g。每日1劑,分2次溫服。忌辛辣香燥酒煙厚味。治療盜汗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齡15-55歲;病程在3日至1年。盜汗已止,其它癥狀消失為痊愈;盜汗減少,其它癥狀減輕為好轉(zhuǎn);盜汗不止,其它癥狀無(wú)明顯改變?yōu)闊o(wú)效。結(jié)果:痊愈61例,好轉(zhuǎn)1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chǎng)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