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醫(yī)藥研究1992,(4):32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虎杖40g,丹參40g,黃芪30g,溪黃草20g,北沙參20g,女貞子20g,白芍20g,黃芩10g,仙靈脾10g,五味子15g(打碎),枳殼8g,桃仁8g,柴胡6g,田七6g。 |
加減 | 脅痛加川楝子、元胡;大便清瀉或不爽加白術(shù);腹脹酌加佛手、莪術(shù);失眠加炒棗仁;腰膝酸軟加山茱萸、枸杞子。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肝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口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本組治療慢性肝炎78例中,慢遷肝28例,慢活肝25例,慢乙肝25例。其中10歲以下8例,11-20歲23例,21-30歲18例,31-40歲13例,41-50歲8例,51-60歲5例,61歲以上3例。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肝脾回縮至正常,肝區(qū)無壓痛、叩痛,肝功能正常。好轉(zhuǎn):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肝功能明顯改善,肝脾縮小,肝區(qū)壓痛叩痛減輕。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肝功能無好轉(zhuǎn)。結(jié)果:慢遷肝治愈20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2例;慢活肝治愈18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1例;慢乙肝治愈17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1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