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國藥典》(2000年版)。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土木香30g,小葉蓮50g,野姜40g,沙棘膏38g,訶子(去核)75g,蛇肉(麝香制)25g,大黃90g,方海25g,寒水石(鍛)100g,硇砂17g,堿花125g。 |
加減 | |
功效 | 化瘀行血,通經(jīng)催產(chǎn)。 |
主治 | 用于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難產(chǎn),胎盤不下,產(chǎn)后瘀血腹痛。 |
制備方法 | 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丸重1.5g,每次1丸,日2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孕婦忌服。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本品系藏族驗方。本品為黃棕色至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咸、微苦、澀。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纖維層淡黃色,斜向交錯排列,壁較薄,有紋孔。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5ml,振搖,濾過,濾液呈棕紅色,取濾液2ml,加鹽酸使成酸性,紅色消褪成黃棕色。 (3)。2)項下的濾液1ml,加硝酸使呈酸性,加硝酸銀試液2滴,生成凝膠狀沉淀,沉淀在氨試液中溶解,在硝酸中不溶。 (4)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冷浸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溶解,滴加鹽酸1ml,置水浴中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已醚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酸(6: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后,日光下檢視,斑點變?yōu)榧t色。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