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han yao teng
|
英文名 |
Stem and leaf of Common Yam
|
藥材基原 |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莖藤。
|
動植物形態(tài) |
薯蕷,纏繞草質(zhì)藤本。塊莖長圓形,垂直生長,長可達1m,新鮮時斷面白色,富粘性,干后白色粉質(zhì)。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單葉,在莖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對生,很少3葉輪生;葉片變異大,卵狀三角形至寬卵狀戟形,長3-9cm,寬2-7cm,先端漸尖,基部深心形、寬心形或戟形至近截形,邊緣常3淺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側(cè)裂片耳狀,圓形、近方形至長圓形,兩側(cè)裂片與中間裂片相摘自可連成不同的弧線,葉形的變異即使在同一植株上也常有出現(xiàn)。幼苗時一般葉片為寬卵形或卵圓形,基部深心形。葉腋內(nèi)常有珠芽(零余子)。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穗狀花序,長2-8cm,近直立;2-8個著生于葉腋,偶而呈圓錐狀排列;花序軸明顯地呈“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點;雄花的外輪花瓣片寬卵形,內(nèi)輪卵形;雄蕊6。雌花序為穗狀花序,1-3個著生于葉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狀扁圓形或三棱狀圓形,長1.2-2.0cm,寬1.5-3.0cm,外面有白粉。種子著生于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zhì)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北、西北、華東和華中地區(qū)。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或雜草中;或為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莖、葉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和?-谷甾醇、豆甾醇、膽甾醇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甘;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利濕熱;涼血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濕疹;丹毒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或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 Decne.]
|
科屬分類 |
薯蕷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