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登亞嚴(yán)、七頭風(fēng)、糙葉地丁、松香草、野杉根 |
漢語拼音 | cao jin shan |
英文名 | Herb of Indian Pentanema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白背葦谷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白背葦谷草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達(dá)1m。高達(dá)1m。莖直立,圓柱形,紫黑色,上產(chǎn)分枝伸展,具縱溝,疏被白色柔毛。單葉互生,粗糙;葉片絨形,長2-5cm,寬約3mm,先端稍鈍,基部耳狀抱莖,全緣,反卷,上面暗綠色,疏被白色短毛,下面密被白厚茸毛。頭狀花序單生枝頂及葉腋,花梗密被棕黃色短毛;苞片披針狀線形,2-3列,被棕黃色毛;舌狀花鮮黃色,中內(nèi)管狀花金黃色。瘦果有刺狀冠;ㄆ2-7月,果期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西、躦6、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700-2000m的較干燥的半山坡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淡;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利尿通淋藥 |
主治 | 痄肋;咽喉腫痛;石淋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紅河中草藥》: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2.《廣西植物名錄》:治疳積。 |
考證 | 出自《紅河中草藥》本品還可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小便短赤,感冒,外傷出血等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Pentanematis Indic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entanema indicum (L) Ling var. hypoleucum (Hand.-Mazz.) Ling [Inula indica L.var. hypoleu-ca Hand.-Mazz.]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