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土九樓花,大鐵子菜,壺瓶花
|
漢語拼音 |
jin huai
|
英文名 |
rugosa Paraphlomis
|
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小葉假糙蘇的根或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草本植物,高30-80cm,有時高達1.5m。莖單生,鈍四棱形,被倒向平伏毛。葉對生;葉柄長達5cm,被平伏毛;葉片肉質(zhì),橢圓形、橢圓狀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通常長3-9(-15)cm,寬1.5-6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成近楔形,邊級疏生鋸齒或具小尖突的圓齒,齒常不明顯或極淺,上面多少被小剛毛,下面沿脈上密生平伏毛,余部疏生平伏毛。輪傘花序多花,呈圓球形;小苞片鉆形,長不超過萼筒,被小硬毛,花梗無,花萼筒狀,長約11mm,幼時密被小硬毛,萼齒5,近相等,鉆形或三角狀鉆形;花冠通常黃或淡黃,長約1.7cm,外面多少被小硬毛,內(nèi)面在冠筒中上言具毛環(huán),上唇長圓形,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前對較長,微被柔毛,花藥2室;子房4裂,藥柱略超出雄蕊,柱頭2淺裂;花盤平頂。小堅果倒卵球狀三棱形,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東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200-1350m的熱帶林蔭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滋陰潤燥;止咳;調(diào)經(jīng)
|
功效分類 |
養(yǎng)陰藥;止咳藥
|
主治 |
陰虛勞嗽;痰中帶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燉肉、雞、豬心、肺;或蒸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貴州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raphlomis jauanica (Bl.)Prain var.coronata (Vaniot )C. Y. Wu et H. w. Li [P.rugosa (Benth.)Prain var.coronata (Vaniot) C. Y. Wu]
|
科屬分類 |
唇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