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紫參、五鳳花、小丹參、月下紅、烏沙草、墨面風、大發(fā)汗、石打穿、石大川、山縫拿、紫丹花、紅根參、半枝蓮、田芹菜、活血草 |
漢語拼音 | shi jian chuan |
英文名 | Chinese Sage Herb, Herb of Chinese Sage |
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華鼠尾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根多分枝,直根不明顯,黃褐色。全株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莖單一或分枝,直立或基部傾斜,四棱形。葉對生;下部葉為三出復葉,頂端小葉較大,兩側小葉較小,卵形或披針形,上部葉主國單葉,卵形至披針形,長1.5-8cm,寬0.8-4.5m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心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鋸或全緣,兩面均被有短柔毛毛。輪傘花序,每輪有花6,組成總狀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腑生,花序長5-24cm;苞片披針形,長于小花梗;花萼鐘狀,長4.5-6mm。有11條脈紋,外面脈上和喉部均有長柔毛,花冠紫色或藍紫色,冠筒長10mm,冠檐二唇形,上唇倒心形,先端凹,下唇呈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花絲較短,藏于花冠之內。小堅果橢圓狀卵形,褐色,光滑,包被于宿萼之內;ㄆ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路旁及田野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或涼爽的氣候,北方可在暖季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春季3-4月播種,開淺溝條播,行距33cm,覆土0.7-1cm,播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約15d出苗,齊苗后,過密處間苗,生長后期應注意松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澇。 |
采收和儲藏 | 開花期采割全草,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莖方柱形,長20-70cm,直徑1-4mm,單一或分枝;表面灰綠色或暗紫色,有白色長柔毛,以莖的上部及節(jié)處為多;質脆,易折斷,折斷面橢部白色或褐黃色。葉多卷曲,破碎,有時復葉脫落,僅見單葉,兩面被白色柔毛,下面及葉脈上較明顯,輪傘花序多輪,集成假總狀,花冠二唇形,藍紫色,多已脫落,宿萼筒外面脈上有毛,筒內喉部有長柔毛。小堅果橢圓形,褐色。氣微,味微苦、澀。 以葉多、色綠、帶花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外被角質層,有氣孔及毛茸。柵欄組織1-2列細胞,www.med126.com海綿組織4-5列細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上下表皮內方均有厚角組織,維管束上下兩側可見纖維。 莖橫切面:呈四棱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可見毛茸。皮層外側在四角棱處有4-6列厚角細胞;內皮層清晰。維管束外韌型,角隅處發(fā)達,韌皮部外側有纖維2-4列,木質部連成環(huán)。髓部大。 葉表面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呈連珠狀增厚,具角質紋理;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30-45μm,柄單細胞;小腺毛頭部單細胞,直徑18-23μm,柄短,單細胞;非腺毛多存在于葉脈處,1-11細胞,長72-1620μm,壁厚,具疣狀突起,有時細胞縊縮;氣孔直軸式。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毛少,無氣孔。 |
中藥化學成分 | 全草含異丹參酚酸(isosalvianolic acid)C,丹參酚酸(salvianolic acid)B、D,紫草酚酸(lithosperm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兒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R-(+)-β-(3,4-二羥基苯基),乳酸[R-(+)-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1],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2]。此外還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3]。 根含水蘇糖(stachyose)[4]。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5g,加50%乙醇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取濾液1ml,加0.2%茚三酮試劑,置沸水浴中加熱數(shù)分鐘,溶液顯紅紫色。(檢查氨基酸)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水浴加熱5-10min,濾過,www.med126.com取濾液2ml于蒸發(fā)皿中,蒸干,冷后加1%三氯化鐵-冰乙酸試劑1ml溶解,移至干燥小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ml,兩液面交界處呈現(xiàn)棕紅色環(huán),上層現(xiàn)綠色至藍綠色。(檢查甾醇類)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苦;性微寒 |
歸經 | 歸肝;脾經 |
功效 | 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散結消腫 |
功效分類 | 祛痰藥;止咳平喘藥 |
主治 | 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便血;濕熱黃疸;熱熱毒血痢;淋痛;帶下;風濕骨痛;瘰疬;瘡腫;乳癰;帶狀皰疹;麻風;跌打傷腫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6-15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綱目》:主骨痛,大風,癰腫。 2.《蘇州本產藥材》:治噎膈,痰飲氣喘。 3.《江蘇藥材志》:治瘰疬。 |
考證 | 出自《綱目》。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Salivae Chinens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alvia chinensis Benth. |
科屬分類 | 唇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