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榆側耳、榆耳、榆蘑 |
漢語拼音 | da yu m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白蘑科真榆干側耳、白黃側耳、灰白側耳的子實體。 |
動植物形態(tài) | 1.榆干側耳 菌蓋肉質,寬11-15cm。半球形,漸平展,蓋面平滑,初期白色,后中央為佛手黃色或褐色,往往有網狀龜裂;蓋緣波狀。菌肉厚,白色。菌褶彎生,寬,疏,白色至淡土黃色。菌柄偏生,長4-10cm,粗1-2cm,同粗或基部膨大,白色稍帶淡黃色,密生軟毛,中實,常彎曲。孢子印白色。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無色,光滑,直徑5-6μm。 2.白黃側耳 菌蓋直徑5-12cm。凸出型,幻小時邊緣內卷,老熟時或多或少凹;表面平滑,向緣久增厚且漸狹成一短菌柄;菌蓋常十分不整齊且邊緣呈波狀,以老熟時最為明顯;十分堅固,顏色變化較大,白色、微黃色、灰色至淡褐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寬,延生。菌柄偏生或側生,長短不一。孢子印玫瑰紫色;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光滑,(7-14)μm×(4-5)μm。 3.灰白鍘耳 菌蓋寬3-7.5cm。圓形,后漸展開;蓋面光滑,白色,中部微凹,淡黃色,干后黃褐色。菌肉厚,白色,味柔和。菌褶延生,密至稍稀,幅稍寬,白色。菌柄偏生至近側生,長4-11cm,粗0.8-1.8cm,圓柱形,中實,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圓柱形,光滑,無色,(7-8.5)μm×4μm。 |
資源分布 | 1.榆干側耳 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清海等地。 2.白黃鍘耳 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四川等地。 3.灰白側耳 分布于吉林、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榆干側耳 生于榆樹及其他闊葉樹樹于上。 2.白黃側耳 生于闊葉樹腐木上。 3.灰白側耳 叢生于闊葉樹腐木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子實體,除去雜質。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1) 榆干側耳 菌蓋半形或平展,直徑7-15cm,中部橙黃色,邊緣波狀,淺黃色,表面光滑,有時龜裂;肉質。菌肉厚,白色。菌褶寬,較稀,白色或類白色。菌柄偏生,常彎曲,長4-9cm,直徑約2cm,白色或淡黃色,表面密生絨生,中實。氣微,味淡。 (2)白黃側耳 菌蓋扁半球形、扇形或漏斗形,直徑4-12cm,白色、淡黃色或淡褐色,邊緣波狀,常開裂。菌肉薄,類白色。菌褶寬,類白色,有脈絡相連,在菌柄上形成隆紋。菌柄偏生或側生,長2-10cm,直徑0.5-1.5cm,類白色。光滑或基部有絨毛。氣微,味淡。 (3)灰白側耳 菌蓋圓形,中間微凹陷,直徑3-7.5cm,黃白色或黃褐色,表面光滑。菌肉厚,白色。菌褶稍寬或稍稀,白色。菌柄偏生或近側生,長4-11cm,直徑0.8-1.8cm,白色,中實。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成分 | 白黃側耳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糖原(glycogen)及具1→3支鏈的葡聚糖等;野讉榷兀╤emagglutinin)。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抗菌 榆耳子實體浸提液能抑制痢疾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蓖、大腸桿菌和枯草桿菌等病原菌的生長。 2.抗癌 灰白側耳的熱水提取物對肉瘤S180抑瘤率為72.3%. 3.營養(yǎng)價值 對五種側耳子實體時行蛋白質及氨基酸含量測定,結果表明:品種不同,營養(yǎng)價值差別較大。以菌蓋比較,生物效價及營養(yǎng)指數(shù),均以灰白側耳最高。以菌柄比較,則以糙皮側耳最高。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性平 |
歸經 | 脾;大腸經 |
功效 | 滋補強壯;止痢 |
功效分類 | 補益藥 |
主治 | 虛弱萎癥;痢疾,肺氣腫。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9g;或光泡酒;或研末。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通雅》:榆肉,又云邊上有榆肉為最,榆之癭也,榆肉,榆菌也,產盧中。 2.《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滋補,強壯,止痢等功能。用于虛弱,萎癥。 |
考證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ructificatio Pleuroti Ulmari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leurotus ulmarius (Bull.ex Fr. ) Quel [Lyophyllum ulmarium (Bull.ex Fr.)Kuhn.] |
科屬分類 | 白蘑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