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楓楊皮 |
漢語拼音 | feng yang p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18-30m。樹皮黑灰色,深縱裂,幼樹具長柔毛和皮孔,葉痕明顯。冬芽細長有柄,裸露,被銹褐色毛。髓部薄片狀。葉互生,多為偶數(shù)羽狀復葉,少有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8-16cm,葉軸兩側有狹翅,小葉10-28枚,長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2cm,寬2-3cm,先端鈍圓或短尖,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表面有細小的疣狀突起,中脈和側脈腋內有1簇極短的星狀毛。葇荑花序,與葉同時開放,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單生于去年生的枝腋內,長6-10cm ,下垂,雄花有1苞片和2小苞片,并有1-2枚發(fā)育的花被片,雄蕊6-18;雌花序單生新枝頂端,長10-20cm,花序軸密被星狀毛和單毛,雌花單生苞腋內,左右各有1個小苞片,花被片4,貼生于子房,子房下位,2枚心皮組成,花柱短,柱頭2裂,果序長20-45cm,小堅果長橢圓形,長6-7mm,常有縱脊,兩側有由小苞片發(fā)育增大的果翅,條形或闊條形;ㄆ4-5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臺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溪澗河難灘、陰濕山地雜木林中,喜光,現(xiàn)已廣泛栽培于庭園或道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怕霜凍,耐旱又耐濕,喜光,稍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9-10月待翅果由綠變黃綠色時采收,隨即播種,或翌春于1月將種子與濕沙均勻混合貯藏,2月中旬催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種子萌動后播種,約經(jīng)10-15d出苗。苗高4-5cm間苗、定苗。秋季株高1m時進行假植,第2年春季移栽。栽后截干。移后截干。移植時株距不應太大,因樹木易彎曲,要待株高3-4m時再擴大行株距;幼樹萌蘗應及時除去;修剪宜在樹液流動前時行。病害有叢枝病,蟲害有桑白蚧、刺蛾、蚜蟲、白蟻、核扁葉甲、桑粒肩天牛。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剝取樹皮,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性溫;小毒 |
歸經(jīng) | 肝;大腸經(jīng) |
功效 | 祛風止痛;殺蟲;斂瘡 |
功效分類 | 驅蟲藥;止癢藥;祛風藥 |
主治 | 風濕麻木;寒濕骨痛;頭顱傷痛;齒痛;疥癬;浮腫,痔瘡;燙傷;潰瘍日久不斂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熏洗,或乙醇浸搽。 |
用藥禁忌 | 有毒,不宜內服!睹耖g常用草藥匯編》:禁口服。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唐本草》:主風、齲齒痛。 2.《東北藥植志》:洗疥瘡等皮膚病。 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止癢,殺蟲。加鹽可以治癬。 4.《四川中藥志》:殺蟲,解毒。涂湯、火傷及久瘡。 |
考證 | 出自《唐本草》。 《唐本草》:楓柳,出原州。葉似槐,莖赤,根黃,子六月熟,綠色而細。剝取其莖皮用之。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 C.[P.ste-roptera C.DC.var.sinensis Graebn] |
科屬分類 | 胡桃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