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hui hu lu miao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Cymbalaria Halerpestes
|
藥材基原 |
為毛茛科植物三裂堿毛茛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三裂堿毛茛,多年生小草本。匍匐莖纖細(xì),橫走,節(jié)處生根和簇生數(shù)葉。葉基生;葉柄長1-2cm,基部有膜質(zhì)鞘;葉片質(zhì)地較厚,菱狀楔形或?qū)捖研危L1-2cm,寬0.5-1cm,基部楔形或截圓形,3中裂或3深裂,有時側(cè)裂片具2-3齒,無毛或有柔毛。花葶高2-4cm或更高,無毛或有柔毛,無葉或有1苞片;花兩性,單朵頂生;萼片5,卵狀長圓形,長3-5mm,邊緣膜質(zhì),綠色,早落;花瓣5,狹橢圓形,長約5mm,寬1.5-2mm,先端稍尖,基部有爪,長約0.8mm,蜜槽點狀或上部分離成極小鱗片;雄蕊約20,花絲長為花藥的2-3倍,花藥卵圓形,長0.5-0.8mm;花托有短毛。瘦果較少,約20多枚,長約1.2-2mm,有3-7條縱肋,無毛,喙細(xì),長約0.5mm;ü5-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000-5000m的鹽堿性濕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6-7月在開花時采集全草,洗去泥土、雜質(zhì),陰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淡;性寒
|
歸經(jīng) |
腎;小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利水藥;祛濕藥
|
主治 |
燒傷;燙傷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涂。內(nèi)服:煎湯,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Halerpestes tricuspis(Maxim.)Hand.-Mazz.[Ranunculus tricuspis Maxim.]
|
科屬分類 |
毛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