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斑葉蘭 |
漢語拼音 | hua ye zi |
英文名 | Smallflower Paphiopedilum |
藥材基原 | 為蘭科植物硬葉兜蘭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硬葉兜蘭,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狀莖延伸;根粗而長,葉4-5片,長圓狀舌形,較小,長5-9cm,寬.5-2cm,先端鈍或渾圓,基部相互套疊成鞘狀,質(zhì)地堅硬,平展,兩面有花斑紋;ㄝ阒绷,長25-30cm,密被褐色糙伏毛,僅具1花;花完全開放后甚大,直徑可達7-8cm;萼片卵形或?qū)捖研,花瓣近圓形,均為黃色間以紫色斑紋;唇瓣呈橢圓狀卵形的兜狀,長約5cm,寬約4cm,粉紅色,內(nèi)面基部具白色長柔毛;退化雄蕊1,橢圓形,長約1cm,黃色,有紫色斑紋,雄蕊2,黃色;ㄆ2-3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石山巖縫、荒坡、路旁雜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肺;心;腎經(jīng) |
功效 | 清熱透疹;清心安神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 |
主治 | 麻疹;肺炎;心煩失眠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補腦安神的功能。用于麻疹、肺炎、神經(jīng)衰弱。 |
考證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et Wang |
科屬分類 | 蘭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