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accumulation of phlegm-wetness in bones and muscles |
拚音 | HANSHININGZHIJINGU |
別名 | 西醫(yī):化膿性骨髓炎,化膿性關節(jié)炎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
中醫(yī)釋名 | 本證候多由體虛、復受寒濕內(nèi)襲所致。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好發(fā)于兒童,特別是10歲以下的男孩。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本證候多由體虛、復受寒濕內(nèi)襲所致。常見于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股陰疽、環(huán)跳疽、踝疽、兌疽等疾病中。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初起寒熱交作(亦有少數(shù)病例初無寒熱),患肢筋骨隱隱痠痛,不紅不熱,進而疼至徹骨,屈伸不能轉側。苔白膩,脈緊數(shù)或遲緊。進入成膿期疼痛日益加重,患肢胖腫和明顯骨脹,熱甚腐肉為膿,皮色泛紅、苔轉黃膩,脈象滑數(shù)。潰后膿出,初多稠厚,漸轉稀薄,骨蝕則膿水淋漓,不易收口,形成瘺管。此時患處?擅焦歉齑执,呈高低不平之狀,以藥捻探之,常可觸到粗糙的朽骨。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治療法則: 發(fā)汗散寒,祛風化濕,通經(jīng)活絡,調(diào)補氣血. 施治方法: (一)內(nèi)服方藥 1.基本方藥:(1)五積散加減;蒼術10克、陳皮10克、桔梗6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白芍6克 麻黃6克、枳殼10克、桂枝6克、干姜6克、厚樸10克、白芷10克、姜半夏10克、甘草6克、茯苓10克、生姜3片。本方適用于初期風寒濕毒客于經(jīng)絡,致筋攣骨痛者。 (2)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10克、桑寄生10克、黨參10克、茯苓12克,川芎10克、防風10克、桂枝6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秦艽10克、細辛3克、當歸12克、赤芍10克、熟地12克、甘草6克、生姜3片。本方除溫經(jīng)散寒、祛風化濕外,尚能調(diào)補氣血,適用于本證痠痛著骨,形瘦盜汗者。以上方藥,每日1劑,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毫升,微溫分2次服。 2.加減變化:有寒熱者,加荊芥、防風、萬靈丹(包煎),以散風寒。病在上肢者,加羌活、姜黃,病在下肢者,加木瓜、牛膝、防己。膿成,上方去桂枝、細辛,加生黃芪、炙山甲、皂角刺以祛風化濕,和營托毒;潰后膿水清稀,飲食減少,形體消瘦者,宜加黨參、白術、生黃芪、山藥、扁豆、苡米等補中健脾之品。潰后腫痛不減,膿水不止、虛熱不退者,加生黃芪、黨參、熟地、首烏等,溫中以養(yǎng)氣血。凡無體虛證象者,可配合內(nèi)服小金丸,每日1~2粒,1日2次。 (二)外敷藥物:本證無論初起,膿成或潰后外敷藥物均有重要的治療作用。 1.初起:皮色不變者,白芥子研末,酒調(diào)或沖和膏茶酒調(diào)成軟膏,厚敷患處,皮色轉紅,以如意金黃散膏或玉露膏摻沖和散外敷。每日換藥1次。 2.膿成潰后:膿成即應立即決膿,視膿腐多少以化腐生肌丹藥制成藥捻插入瘡內(nèi),引流、化腐、提膿、生肌。膿水淋漓者,用三黃膏紗條或風雛油沙條填入;腐去新生,摻冰石散,斂潰散斂瘡,外敷黃連膏,生肌玉紅膏,或以太乙膏、安慶膏外貼。膿腐多時,1日1換,膿凈后,2日1換。 施治要點: (一)本證為邪毒深沉、附筋著骨的深部膿瘍證候,難消、難潰、難斂,故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初期宜溫經(jīng)散寒,祛風化濕,以求消散;膿成即應決膿,繼以丹藥提膿祛腐,配合和營托毒之法使膿腐早脫;潰后宜補,關節(jié)不利者當滋補氣血。 (二)本證的治療,不論內(nèi)服外敷,不可過用苦寒傷脾泄氣之藥,以致脾胃衰敗,氣血冰凝而成環(huán)癥。 (三)如有死骨形成瘺管者,盡快地取出朽骨是治愈本病的關鍵。對外用藥物治療不能排出者,應配合手術。 (四)慢性期,如已無朽骨存在,雖為瘺管,膿液轉為粘稠液體時,應及時停用藥 線,否則不易收口;若有空瘡或瘡口較深時,可利用火罐療法,經(jīng)拔吸在負壓作用下可使空腔縮小,或用墊棉法壓迫,促使瘡口愈合。 |
中藥 | |
針灸 | 1.隔蒜灸:腫硬痛甚者,于硬腫處灸之。 2.雷火神針灸:以艾絨10克,丁香末1.5克、麝香0.6克,揉和均勻,做成指粗大艾條,以薄紙7層平鋪患腫上,將灸條點著,一頭對患處向紙捺實,待不痛方移去,痛甚者再復灸1次,7日后火瘡大發(fā),自取功效。 3、火針療法:膿成未潑。以火針決膿,后插入藥捻祛腐、引流。 4、拔罐療法:瘺道形成,膿腐未盡,可用拔罐法吸膿。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1.經(jīng)x光拍片證實骨質破壞者,應用夾板或半管形石膏托對患肢進行臨床固定, 以防病理骨折發(fā)生。 2.長期臥床者,應預防褥瘡發(fā)生。病發(fā)于關節(jié)者,應適時進行功能鍛煉,以防愈后功能障礙。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