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child idiopathic intestinal malabsorption syndrome |
拚音 | TEFAXINGCHANGXISHOUBULIANGZONGHEZHENG(XIAOER) |
別名 | 中醫(yī):脾虛瀉,濕瀉,虛勞,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兒科)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特發(fā)性或原發(fā)性腸吸收不良綜合征系由于小腸粘膜的某種缺陷,造成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物或維生素等的吸收功能異常。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對含麥膠 (面筋)的食物異常敏感有關(guān)。麥膠中所含的毒性麥素可能誘發(fā)腸粘膜的異常免疫反應而致病。遺傳因素也可能與本病的發(fā)病有關(guān),患者家族中常有多人發(fā)病。乳糜瀉還可能與先天性酶缺陷有關(guān)。 |
中醫(yī)病因 | 本病的病因主要為脾胃本虛所致?蔀橄忍旆A賦不足,亦可為后天調(diào)理失宜。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脾胃虛損,運化無力,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反為濕滯,并走于大腸而為泄瀉。久瀉不已,傷及腎陽,使釜底無薪,土失火暖,致用于清稀,形神俱敗。脾腎已傷,則脾不能運,腎不能固,病無愈期,造成虛羸。本病病位在脾,日久累及于腎。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本病為虛損性疾病,以慢性腹瀉為特點,因病致虛,因虛生變,變在全身。病初多見虛實夾雜的證候,病在脾胃。久之殃及于腎,腎脾俱虛,故呈現(xiàn)一派虛象。根據(jù)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分為以下兩種證候類型。 1.脾虛積滯 主證:大便溏薄,夾有乳食殘渣,臭穢,不思飲食,食后腹脹,喜按,面色萎黃,倦怠乏力,舌淡,苔白厚膩,脈沉細弱。 分析:本證多因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于調(diào)理,造成脾胃虛損所致。脾不布津,胃不磨谷,水谷不分,混雜而下,可見腹瀉。脾虛運化無力,故見不思飲食,食后腹脹。脾虛氣血無以化生,故見面黃乏力。 2.脾腎陽虛 主證:病程日久,腹瀉反復發(fā)作,或晨起臍周作痛,腸鳴即瀉,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形體消瘦,畏寒肢冷,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分析:本證多因脾虛及腎,脾腎陽虛所致。腎陽不足,不能暖脾助運,水濕滯留,水精混下而致泄瀉。脾胃損傷,小腸不能泌別清濁,脾臟不能散精于全身,全身臟腑無以滋養(yǎng),而見一派虛象。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吸收不良綜合征診斷標準: 1.腹瀉,每日大便數(shù)次至十余次,量多,糊狀,不成形,多泡沫,有油光和惡臭;可有體重減輕、貧血、浮腫、低蛋白血癥、營養(yǎng)不良等表現(xiàn)。 2.大便蘇丹Ⅲ染色脂肪球陽性。脂肪吸收試驗及D-木糖試重癥肝病或腎病綜合征等患者發(fā)生。 3.多在腸道感染后發(fā)病,有發(fā)熱、腹痛等感染征象。腹部有不定位壓痛、反跳痛,但缺少板樣張直。起病可呈不同形式:①腹水急劇生長;②劇烈腹痛似急腹癥;③感染性休克;④原發(fā)病突然加劇,或發(fā)生肝昏迷;⑤少數(shù)癥狀較輕,須賴腹水檢查發(fā)現(xiàn)。 4.腹水多呈不典型滲出液改變(為原有腹水漏出液稀釋),比重常在1.012~1.018之間,Rivalta試驗陽性,細胞計數(shù)>0.5×109/L(500/mm2),分類以多形核細胞為主,腹水培養(yǎng)可有大腸桿菌等病原菌生長;腹水鱟試驗(內(nèi)毒素試驗)可陽性。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1.腹瀉:絕大多數(shù)病人有腹瀉,典型者呈脂肪瀉,糞便色淡,量多,含較多脂滴或呈泡沫樣,多有惡臭。每日大便數(shù)次至數(shù)十次不等。腹瀉多為持續(xù)性,也可間歇發(fā)作。少數(shù)輕癥或早期患者可無明顯腹瀉。 2.腹痛:相對少見。多為脹痛,常在排便前發(fā)生。可伴有腹脹、惡心、嘔吐及腹部輕壓痛。 3.消瘦、無力:程度不一,嚴重病例體重明顯減輕,甚至呈惡液質(zhì)。消瘦、無力主要與蛋白質(zhì)、脂肪吸收障礙有關(guān),脫水、缺鉀等繼發(fā)性異常也是重要原因。 4.維生素缺乏及水電解質(zhì)紊亂:常出現(xiàn)多種維生素缺乏及脫水、低鉀等內(nèi)環(huán)境紊亂?杀憩F(xiàn)為佝僂病、骨軟化、手足搐搦、出血傾向、腳氣病、口炎、毛囊角化、角膜干燥、夜盲、失鉀性腎小管腎病等。 5.其他:由于血漿蛋白降低,常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或因繼發(fā)感染而有發(fā)熱。在脂肪瀉明顯時,常有夜尿增多。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胃腸X線檢查:小腸常有功能性改變,多見于空腸中段及遠端,主要表現(xiàn)為腸腔擴大、積液和鋇劑沉積,腸曲分節(jié)呈雪片狀分布現(xiàn)象,粘膜皺襞增粗或腸壁平滑呈“蠟管征”及鋇劑通過延遲等。 |
實驗室診斷 | 腸吸收試驗: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幾種試驗如下: (1)脂肪吸收試驗:口服40%碘油0.5ml/kg,前一晚頓服,翌晨留尿后于試管內(nèi)遞增成倍稀釋至1:32。加入淀粉,變藍即為陽性。正常稀釋度范圍為1:8~1:32,本病稀釋度多在1:8以內(nèi)。 (2)糖吸收試驗:口服糖后血糖增加很少,增幅低于1.67mmol/L,支持診斷。 (3)木糖排泄試驗:正常口服木糖(0.5g/kg)后30~60分鐘,血中木糖量可達30~50mg/dl,并持續(xù)約60分鐘。5小時內(nèi)尿內(nèi)排出量應為20~30%。糜乳瀉病人口服后2小時內(nèi)血木糖多不到10mg/dl,5小時內(nèi)尿內(nèi)排出量低于10%。 (4)維生素B12吸收試驗:先肌肉注射維生素B12 1mg以飽和肝臟所需。試驗時口服放射性同位素60Co標記的維生素B12 1~2μg。正常24小時內(nèi)尿中排出超過7%,如排出2~7%示輕至中度吸收不良,小于2%則提示小腸吸收功能嚴重不良。 |
血液 | 1.周圍血象:易見貧血,多為巨幼細胞性,也可為混合性。繼發(fā)感染時白細胞一般升高,或有核左移。 2.血生化測定:可見鉀、鈉、鈣、鎂降低,血脂及白蛋白也常低于正常。嚴重者可出現(xiàn)血清葉酸、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12水平下降。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小腸粘膜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絨毛縮短、形態(tài)不規(guī)則、互相融合或消失,表層環(huán)狀細胞減少,柱狀上皮細胞變低平,胞質(zhì)有空泡等改變。部分病例粘膜粗厚,呈慢性炎癥改變,絨毛仍存在,但雜亂無章。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1.慢性細菌性痢疾:可有腹瀉、腹痛。但常有急性細菌性痢疾病史,大便經(jīng);蜷g歇帶有粘液或膿血,糞便培養(yǎng)有志賀氏菌屬生長。 2.結(jié)核性腹膜炎:常有腹瀉、腹痛和腹脹,病程遷延,多明顯消瘦,易與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混淆。但其糞便次數(shù)一般僅3~4次,呈稀糊狀便,糞脂含量多無異常。結(jié)核菌素試驗陽性。 3.癥狀性腸吸收不良綜合征:腸管手術(shù)切除過多或腸管廣泛病變,如短腸綜合征、克隆氏病、淋巴瘤等也可繼發(fā)引起腸吸收不良。鑒別主要靠原發(fā)病的其他表現(xiàn),必要時做纖維腸鏡或活檢以明確診斷。 4.腸道易激綜合征:多見于5~10歲兒童,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及上腹飽脹等癥狀。但糞脂含量一般不高,大便次數(shù)相對較少,常有精神因素或其他誘因,有心悸、氣促、胸悶、乏力等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表現(xiàn)。飲食調(diào)整、精神治療,輔以適量鎮(zhèn)靜劑常有療效。病理組織學及血生化檢查無異常改變。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吸收不良綜合征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腹水恢復為漏出液改變。 2.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腹水基本呈漏出液改變。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本病治療尚無特異性方法,飲食調(diào)整有一定效果。 一、替補治療 由于本病常有多種營養(yǎng)素的明顯缺乏,治療時應予以補充。 1.飲食:治療開始階段可禁食,采用全靜脈營養(yǎng)代替飲食,或采用要素飲食。以后飲食中逐漸增加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含量宜低,在腹瀉發(fā)作期間每日應低于40g。若明確對某種糖類、蛋白質(zhì)或脂肪吸收不良,則應從食物中長期剔除。對麥膠敏感者,盡量采用無麥膠的飲食治療。 2.電解質(zhì):常需補充鈣、鎂、鉀、鐵等。具體用法是:①鈣: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日3~6g,分3次,或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每日5~10ml。②鎂:口服硫酸鎂每日3g,分3次,或20%硫酸鎂每日5~10ml,深部肌肉注射。③鐵:常用硫酸亞鐵每次0.1~0.3g,每日口服3次,療效不佳者可肌注。④鉀:10%氯化鉀每日1~2ml/kg,分3次口服,胃腸道反應明顯者改用10%枸櫞酸鉀,用法相同。 3.維生素:①維生素A:每日2萬~5萬IU,分1~2次口服。②維生素D:每日5000~3萬IU口服,1個月后改用預防量每日400~800IU。③維生素K1:每次5~10mg,每日肌注2次,或維生素K。每次2~4mg,每日3次口服。④葉酸:每日5~10mg口服。⑤B族維生素:可補充B1、B2、煙酸、B12等。 4.微量元素:一般通過輸血或血漿可滿足需要,勿需額外補充。 二、支持治療 可少量多次輸血、血漿、丙種球蛋白或白蛋白,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糾正低蛋白血癥。 三、對癥治療 腹瀉嚴重者可用止瀉劑。一般選用復方苯乙哌啶每次1.25~2.5mg,每日2~3次口服,普魯苯辛每次15mg,每日2~3次。也可服用活性炭每次0.3~0.6g,每日3次,或次碳酸鉍每次0.15~0.3g,每日3次。嚴重者可服用復方樟腦酊每次0.05~0.1ml,每日2~3次。 |
中醫(yī)治療 | 中醫(yī)對本病的治療以溫腎健脾,培補先后天為原則,根據(jù)不同證候,采用不同治法。病初表現(xiàn)為脾虛夾滯,治療時補虛不忘導滯,以免補虛留邪。后期全身營養(yǎng)狀況差,以虛為主,治療重在補虛,調(diào)整陰陽平衡。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辨證選方 1.脾虛積滯 治法:健脾益氣,消食導滯。 方藥:健脾丸加減。黨參、白術(shù)、麥芽、澤瀉各9g,陳皮、山楂、神曲各6g,枳實、甘草各3g。嘔吐加半夏、生姜、丁香;寒凝腹痛加白芍、木香、干姜;腹脹滿加厚樸。 2.脾腎陽虛 治法:溫腎運脾、澀腸止瀉。 方藥:四神丸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黨參、白術(shù)、茯苓各10g,陳皮、吳茱萸、補骨脂各6g,木香、肉豆蔻、五味子各3g。腹瀉日久加赤石脂、訶子肉、罌粟;脫肛加升麻、柴胡。 二、專方驗方 1.慢性腹瀉方:北沙參6g,炒白術(shù)6g,茯苓6g,炙甘草3g,陳皮6g,砂仁3g,炒谷麥芽6g,雞內(nèi)金5g,荷葉3g,煨訶子5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2.止瀉散:蒼術(shù)炭4.5g,白術(shù)炭4.5g,蓮子6g,炒扁豆9g,通草1.5g,炒山藥9g,云苓6g,車前子4.5g,煨訶子6g,煨肉蔻3g,姜厚樸4.5g,甘草1.5g。共為粗末,水煎服,每日1劑,分3~4次服。 3.二術(shù)湯:炒蒼術(shù)6g,炒白術(shù)6g,煨葛根6g,生麥芽10g,炒扁豆10g,肉豆蔻3g。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4.斂養(yǎng)脾陰方:淮山藥15g,蓮肉10g,石斛10g,白芍10g,烏梅6g,甘草3g,谷芽10g,佛手花6g,太子參10g,冬瓜仁5g。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 |
中藥 | 1.桂附理中丸:具有溫中祛寒,補益脾胃的功效。用于本病屬中焦虛寒者。1~3歲每服1/3丸,3~6歲每服2/3丸,6~9歲每服1丸,日服2次。 2.幼瀉寧沖劑:具有健脾利濕,溫中止瀉的功效。用于本病屬脾失健運者。6個月~1歲 每次6g,1~3歲每次12g,每日3次。 3.健脾八珍糕: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用于本病屬脾胃虛弱者。每次3~4塊,嬰兒每次1~2塊,每日2次。 4.小兒腹瀉散:具有溫中固腸,健脾止瀉的功效。用于小兒久瀉脾陽不足者。周歲以內(nèi)每服1g,1~3歲每次2~3g,3~6歲每次4~6g,每日3次。 5.溫脾固腸散: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適用于脾虛久瀉。6個月~1歲每服2g,1~3歲每服3g,3~6歲每服4g,日服2次。 6.健脾資生丸:具有補益脾胃,消食止瀉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腹瀉屬脾胃虛弱者。6個月~1歲每服2g,1~3歲每服4g,6~9歲每服6g,日服2~3次。 |
針灸 | 1.體針:取脾俞、腎俞、足三里、章門、中脘為主穴,腹脹加氣海、公孫;腹痛灸神闕;手足逆冷灸關(guān)元。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2.耳針:取大腸、小腸、交感、脾、腎等穴。每次取3~4穴,毫針淺刺,中等刺激,不留針,隔日1次;亦可貼壓王不留行籽,每次3~5天,每日按壓2~3次,兩側(cè)耳穴交替使用。 |
推拿按摩 | 推三關(guān)、補脾經(jīng)、推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jié)骨、捏脊。腹脹加運內(nèi)八卦;久瀉加按揉百會;腎陽虛加補腎經(jīng)、揉外勞宮。每日1次,7次為1療程。 |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