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再良
清末醫(yī)家石壽棠所著《醫(yī)原》,分上下卷,凡二十篇。篇幅不多,所涉卻廣,從陰陽五行到望聞問切,從外感內傷到女科兒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濕氣”和“燥氣”的二篇大論。燥濕二論始終貫穿于《醫(yī)原》全書,論點新穎,不乏創(chuàng)見,讀來令人印象深刻,感悟頗多。石氏認為“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即感天地之氣以病,亦必法天地之氣以治”。故石氏的燥濕二論無不體現(xiàn)在他對病因、辨證、治法和方藥的闡述之中。石氏對燥濕的系統(tǒng)論述和詳細闡發(fā),在中醫(yī)文獻中實不多見,彌足珍貴。以燥濕來感悟天地、推論病機、法則治療,是石氏醫(yī)學見解的精髓所在。閱讀《醫(yī)原》,理解石氏的燥濕理論,對現(xiàn)今的中醫(yī)臨床仍有相當的指導意義,以下從三個方面加以歸納和介紹。
以燥濕二氣悟天人
在考慮到人體的健康與疾病時,“天人合一”是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天地自然,陰晴雨晦,春夏秋冬,風寒暑濕,無不給人體帶來直接的影響。石氏的醫(yī)學觀點取類比象,首先強調的就是“天人相應”。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于天地之間,無處不與天地合。人之有病,猶天地陰陽之不得相宜。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天地為陰陽之體,天地之氣即陰陽之氣,水火為陰陽之用,故陰陽之氣又可以燥濕二者概之。人身之陰陽法天則地,燥濕為天地之常,燥濕亦為天地之變。天地不能無旱澇之災,人身也就不能無燥濕之患。
燥濕為自然界最常見、最明顯的變化,石氏以此來比象人體,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此為自然之常。人以膈膜分天地,膈膜以上,肺、心與
心包絡,象天;膈膜以下,肝、膽、脾、胃、小腸、大腸、腎、三焦與膀胱,象地。從天人相應的角度,石氏特別重視肺、胃、腎。因為肺為華蓋,居于至高,呼吸與天氣相通,用主肅降,所以肺為人之天。同時,石氏又提出,凡臟腑間經絡及內外空竅之能通氣者,皆莫非天。胃為人之地氣,腎乃天氣蘊蓄于地中者!秲冉洝匪裕嬋胗谖,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輸于肺,此為地氣上騰。而肺的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則為天氣下降。天地交感,陰升陽降,燥濕相濟,此為天人之常。
石氏以天地陰陽燥濕升降釋人體,十分注意對立面的統(tǒng)一。陽以陰為基,陰以陽為統(tǒng),陽降陰升,陰承陽,陽統(tǒng)陰,同時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陰陽二氣,相需而不可須臾相離。以陰陽推及燥濕,則燥濕這對矛盾也保持著相對的平衡,不能有太過與不及。石氏的過人之處在于以燥濕二氣感悟天人,以天地燥濕的感應變化來比象人體,使人面對復雜紛紜的現(xiàn)象能夠有一個新的認識角度,有一個執(zhí)簡馭繁的方法。
以燥濕二變探病原
石氏認為,五行生克的太過不及,可為濁陰,亦可為燥陽。濁陰則不為陰而為水,燥陽則不為陽而為火。水流濕,火就燥。故水火二氣,為五行之生成,燥濕二氣,為百病之綱領。若能體察燥濕二氣之因寒因熱所由生,而以之為綱,再察其化熱未化熱之變,與夫燥郁則不能行水而又夾濕,濕郁則不能布精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為目,綱舉目張,則任憑病情萬狀,而權衡可以在握。
外感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可以燥濕二氣賅之,而內傷百病之由,亦僅燥濕兩端而已。凡因天氣致病者為外感,外感先病人之天氣;凡因人致病者為內傷,內傷先病人之地氣。關于內生之燥濕,石氏認為,內燥起于肺、胃、腎,其中胃為重,腎尤為重。內濕起于肺、脾、腎,其中脾為重,腎尤為重。
難能可貴的是,石氏注意到了燥濕為病與體質的關系,指出六氣傷人,因人而化。陰虛體質,最易化燥,燥固為燥,即濕亦化為燥;陽虛體質,最易化濕,濕固為濕,即燥亦必夾濕。燥也,濕也,固外感百病所莫能外者也。濕熱病上,若脾腎不虛,不致內傳。若脾腎素虛,或誤于藥,或膜原之邪本重,則皆可內傳。邪既內傳,則據病人體質之陰陽,濕熱之多寡,可知證之虛實。如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脆,素有寒濕,此為金水之質,其體屬陰而濕邪不易化熱,多病太陰脾土;如其人蒼赤而瘦,肌肉堅實,素有濕熱、肝熱,此木火之質,其體屬陽而濕邪最易化熱,多病陽明胃土。
石氏的燥濕二論,濕氣論更見精彩。石氏指出,濕生于土,本氣屬陰,陰為寒濕,后乃漸化為濕熱。同為外邪,風寒傷人顯而急,濕邪傷人則隱而緩,隱而莫見,而受之也深,緩而不覺,其發(fā)也遲。故濕邪致病,兼證最多,變遷最幻,愈期最緩。外感寒濕,見證較為單純,以惡寒戰(zhàn)栗,周身疼痛,或外邪郁遏內熱,疼而且煩,但舌苔白滑,不渴不飲,且內無熱象。此外,又有內傷濕熱和內
傷寒濕等的不同證治。
石氏強調,濕邪致病的見證為:面色混濁如油膩,口氣濁膩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膩,膜原邪重則舌苔滿布,厚如積粉,板貼不松,脈息模糊不清,或沉細似伏,斷續(xù)不勻,神多沉困
嗜睡。濕偏盛者,無煩渴熱象,惡寒,甚而足冷,頭目脹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轉側,肢節(jié)肌肉疼而且煩,腿足痛而且酸。胸痞,午后寒熱,小便短澀黃熱,大便溏而不爽,或者濡瀉。這些描述,對臨床濕證的判斷,極有指導價值。
提到中醫(yī)的濕證,石氏的“濕氣論”不可不讀。論中聯(lián)系表里寒熱虛實,聯(lián)系具體治法方藥,舉一反三,由此及彼,足以開啟思路,提高認識。
以潤燥二綱遣方藥
石氏的燥濕論由理法至方藥,一以貫之。在“用藥大要論”中,以潤燥兩綱歸納藥物,對如何用藥立方又有精辟之論。病有燥濕,藥有潤燥。以潤燥論藥,石氏將常用藥按潤燥不同分為兩類,潤有辛潤、溫潤、平潤、涼潤、寒潤之分,燥有辛燥、溫燥、燥熱、平燥、涼燥、寒燥之別。如此區(qū)分,藥物井然有序,綱舉目張,便于臨證參考。
關于治濕之法,石氏論之尤詳。如濕熱初受,有“濕熱治肺,千古定論”之說,以辛淡輕開肺氣為主,因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自化。辛如
杏仁、蔻仁、
半夏、
厚樸、藿梗,淡如苡仁、
通草、
茯苓、
豬苓、
澤瀉之類。啟上閘,開支河,導濕下行以為出路。濕熱內傳,治法有苦辛淡溫、苦辛淡清、苦辛通降等不同。寒濕外感宜溫散,寒濕在里宜通利。治外感燥濕之邪無他,使邪早有出路而已。出路者何?肺、胃、腸、膀胱是也。內傷濕熱,治有辛淡、清淡、辛通苦降、苦辛淡滲等法,內傷寒濕,總由陽虛不能輸水所致,治以辛淡或溫燥為主。書中所列治法,皆為經驗之談,足資臨證參考。
石氏感嘆,世于濕氣,尤多發(fā)明,而于燥氣,未能詳究,所以對外感動輒辛燥升散,或并用甘燥破滯,全然不辨藥之辛潤辛燥。對燥邪初犯,石氏提出用輕藥開通,汗出而解。石氏強調,開字須橫看,是由肺外達皮毛,與升散之向上行者不同;通字須豎看,是由肺下達胃腸,非專指攻下。氣機開通,津液流行,則邪自消散。辛潤而開者如杏仁、牛蒡、
桔梗之屬,通潤而降者如
白芥子、
細辛、
蘇子之類。其實無論治濕治燥,石氏牢牢把握的就是“升降開闔”四個字。
石氏論治,不僅對藥物的潤燥嫻熟,而且對二者的相互關系多有關注。石氏認為六氣之中,寒濕偏于闔,燥火偏于開,風無定體,兼寒濕則闔,兼燥火則開,暑有濕有熱,偏熱者多開,偏濕者多闔。用藥治病,開必少佐以闔,闔必少佐以開,升必少佐以降,降必少佐以升,或正佐以成輔助之功,或反佐以成向導之用,陰陽相須之道,有如此者。燥病治以潤,不妨佐以微苦,以微苦屬火,火能勝金也;濕病治以燥,不如治以淡,以淡味得天之燥氣,功專滲濕也。病雖雜而出于一源,則立方要有專主;病雖純而夾以他病,則立方要有變通。燥病須防其夾濕,濕病須防其化燥。燥病當用膏滋,濕病當用丸散,燥病夾濕,潤藥用炒,或用水丸;濕病化燥,燥藥用蒸,或用蜜丸。
中醫(yī)發(fā)展至明清,漸趨成熟。其標志之一,即各類歸納完整、論述嚴密的醫(yī)著紛呈。象《醫(yī)原》這樣短小精悍而又能夠把握醫(yī)學精髓的論著,當視為成熟的醫(yī)學成果之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無論是剛剛入門的初學者,或者是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的臨床醫(yī)生,閱讀《醫(yī)原》,領悟石氏的燥濕二論,對理解人體的生理病理、掌握疾病的治法方藥,定會得到不少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