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永剛
大黃為《本經(jīng)》下品。原文: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
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
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及根莖,其味苦性寒。由于大黃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即主“下瘀血”、破“癥瘕積聚”,故能夠主治“血閉寒熱”,即瘀
血證。本品治療瘀血證,不論內(nèi)服、外用均有良效。
首先,本品內(nèi)服治療瘀血證,在《
傷寒雜病論》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如抵當湯、抵當丸、
下瘀血湯、大黃zhe蟲丸等均主治瘀血證。其中,活血之力最強者當屬抵當湯,由大黃、
桃仁、
虻蟲、
水蛭四藥組成,主治瘀血重證。
近代經(jīng)方家曹穎甫治一周姓少女,住小南門,年約十八九,經(jīng)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黃,少腹微脹,證似干血癆初起。因囑其吞服大黃zhe蟲丸,每服三錢,日三次,盡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復(fù)來,意其差矣。越三月,忽一中年婦女扶一女子來請醫(yī)。顧視此女,面頰以下幾瘦不成人,背駝腹脹,兩手自按,呻吟不絕。余怪而問之:病已至此,何不早治?婦泣而告曰:此吾女也,三月之前曾就診于先生,先生令服丸藥,今腹脹加,四肢日削,背骨突出,經(jīng)仍不行,故再求診。余聞而駭然,深悔前藥之誤。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盡心力。第察其情狀,皮骨僅存。少腹脹硬,重按痛亦甚。此瘀積內(nèi)結(jié),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慮其原氣已傷,恐不任攻,思先補之,然補能戀邪,尤為不可。于是決以抵當湯予之。虻蟲一錢,水蛭一錢,大黃三錢,
桃仁50粒。次日母女復(fù)偕來,知女下黑瘀甚多,脹減痛平,惟脈虛甚,不宜再下,乃以
生地、
黃芪、
當歸、潞黨、
川芎、
白芍、
陳皮、
茺蔚子,活血行氣,導(dǎo)其瘀積。一劑之后,遂不復(fù)來。后六年,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歲矣。(《經(jīng)方實驗錄》)
桃核承氣湯來源于《傷寒論》,由桃仁、
桂枝、大黃、
芒硝、
甘草組成,主治太陽病蓄血輕證,以“少腹急結(jié)、其人如狂”為使用要點。筆者善用本方治療
痛經(jīng),其痛經(jīng)的特點是經(jīng)前疼痛明顯,月經(jīng)色黑有瘀塊,同時伴有少腹硬滿而痛,大
便秘結(jié)等。某女,20歲,學(xué)生。2011年1月3日以痛經(jīng)1年余而來診。自述每月月經(jīng)來前
腰痛、
腹痛,月經(jīng)色黑,血塊較多。月經(jīng)周期準,平素大便偏干,舌體瘦小,齒印明顯;颊咝误w偏瘦,面暗,納眠均可。處以桃核承氣湯:
肉桂20克,桃仁20克,制大黃10克,芒硝6克(沖),甘草10克。5劑,經(jīng)前5天服用,每日1劑。2月28日復(fù)診:患者訴說藥后痛經(jīng)明顯減輕,唯藥后臍腹疼痛,系大黃、芒硝等對胃腸道的刺激所致。藥后亦無明顯
腹瀉。囑上方甘草改為20克,繼服5劑以鞏固療效。
其次,取本品的活血作用,外敷患處,可用于跌打損傷之瘀滯腫痛,宜配伍芒硝、
三七等共研細末,涼水或冷醋調(diào)敷,絕大部分患者多在1劑藥后,痛止腫消。
“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等均是對大黃瀉下攻積作用的詳細描述。
大黃最重要的作用是瀉下,是治療胃腸積滯證的最常用之品,因本品能“蕩滌腸胃”、“通利水谷”、“調(diào)中化食”,從而主治“留飲宿食”,即不消化的飲食水谷。這種不消化的飲食,停于胃脘部者,可與甘草同用,即
大黃甘草湯,主治“食已即吐者”,正因為飲食積滯于胃脘,不能受納,故“食已即吐”。對于不消化的飲食停于大腸、失于傳導(dǎo)者,謂之積滯,須與
枳實、
厚樸等同用,如大、
小承氣湯等。
許叔微醫(yī)案: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傷寒五六日矣。鎮(zhèn)無醫(yī),抵郡召予。予診視之:脈洪大而長,大便不通,身熱無汗,此陽明證也,須下。病家曰:病者年逾七十,恐不可下。予曰:熱邪毒氣并留于陽明,況陽明經(jīng)絡(luò)多血少氣,不問老壯,當下,不爾,別請醫(yī)占。主病者曰審可下,一聽所治。予以
大承氣湯。半日,殊未知。診其病,察其證,宛然在。予曰藥曾盡否?主者曰:恐氣弱不禁,但服其半耳。予曰:再作一服,親視飲之。不半時間,索溺器,先下燥糞十數(shù)枚,次溏泄一行,穢不可近,未離已中汗矣,濈然周身。一時頃,汗止身涼,諸苦遂除。次日予自鎮(zhèn)歸,病人索補劑。予曰:服大承氣湯得差,不宜服補劑,補則熱仍復(fù),自此但食粥,旬日可也。故予治此疾,終身止大承氣,一服而愈,未有若此之捷。
“推陳致新”在
柴胡的講解中已經(jīng)作過解釋,結(jié)合本品的功效來分析,不難看出,不論是大黃的活血作用,還是瀉下作用,均能體現(xiàn)出“推陳致新”的作用機制。
“安和五臟”泛指邪祛正安。這里的“五臟”,筆者理解為以胃腸道為主,因為大黃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功效均是瀉下通腑作用。
總之,筆者認為《本經(jīng)》主要論述了大黃的活血與瀉下兩大作用,而對于大黃的清熱作用和利膽退黃作用則未重點提及。不過,這兩大作用在漢代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重視,這從張仲景對本品的應(yīng)用即可看出。
首先看一下大黃的清熱作用。“心氣不足,
吐血、衄血,
瀉心湯主之”之《金匱要略》瀉心湯,由大黃、
黃芩、
黃連三藥組成,具有良好的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作用,主治血熱出血證。至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八正散,主治熱淋,由
木通、
扁蓄、
瞿麥、大黃等組成,大黃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熱瀉火。此外,臨床上若見肺熱咳喘而兼腑氣不通者,配伍大黃能夠釜底抽薪,既能瀉下通便,還能清熱瀉火。
其次,大黃具有良好的利膽退黃作用。
茵陳蒿湯在中醫(yī)臨床上的廣泛應(yīng)用是對大黃利膽退黃作用的最好明證。藥理研究也證實了大黃的利膽作用。
-----------第一個小女孩患者吃丸藥很執(zhí)著 國民應(yīng)該普及基本醫(yī)學(xué)常識 (非有心攻擊樓主) 現(xiàn)在的陽明熱證聽說很少 最多就用用承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