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64歲,宜賓珙縣人,肺心病多年。2013年4月28日初診,患者患肺心病多年,每月必須輸液十天以上,已被大醫(yī)院預(yù)計生命只有半年左右,F(xiàn)癥:身痛、咳嗽、咯痰、喘促、雙腳水腫。舌胖大,左側(cè)舌中靠后苔脫落,舌中苔黃膩略腐。脈沉細(xì)弱。辨證:肺脹-氣陰兩虛,痰濁阻肺。 選方:濟(jì)陰至寶丹
當(dāng)歸15 白術(shù)20 白芍15 陳皮15 茯苓20 知母20 川貝15 麥冬20 薄荷6 甘草6 柴胡15 地骨皮20 梔子15 香附15 枯芩20 法夏20 桔梗15 紫苑20 冬花15 百部20 百合20 神曲15 生楂20 炒麥芽20 黨參20 二劑水煎,每劑分六次,日三服
二診:諸癥減,效不更方,繼服二劑
三診:諸癥遞減,下肢水腫仍存,標(biāo)證已緩,現(xiàn)改治本證。辨證:脾肺氣虛,痰濁內(nèi)阻,水濕不運(當(dāng)時的舌脈未作記載) 治法:健脾益氣,補肺祛痰,溫陽益腎,利水平喘。方劑:四君 +補肺湯 + 二陳 + 真武五苓
紅參20 茯苓30 白術(shù)15 炙草6 黃芪30 紫苑15 五味12 法夏15 陳皮12 化紅15 白芥子12(炒研) 制附子6 桂枝6 白芍15 豬苓12 澤瀉20 前仁15 水蛭6 山萸15 黃芩15 杏仁12 澤蘭20 蛤蚧1/3對(沖) 胡桃6枚 一劑水煎,服法同前 四診:腹有脹感,飲食后尤甚。辨證:脾虛失運,水濕內(nèi)停,腎虛不溫,氣化不利。治法:健脾祛痰,溫陽利水,益腎平喘。方劑:二陳 +三子 + 葶藶大棗 + 平胃散 + 真武五苓
法夏20 陳皮15 茯苓20 白芥子12(炒研) 炒萊菔子15 葶藶15 蘇子15 蒼術(shù)15 厚樸15 杏仁15 旋復(fù)花12 紅參20 五味15 澤瀉20 三七粉6(分沖) 水蛭6 前仁20 山藥20 紫苑15 制附子12(先) 桂枝12 豬苓12 蛤蚧1/3對(沖) 胡桃6枚 六味地黃丸 一劑水煎,服法同前
五診:腹脹減,但仍喘息。辨證:腎不納氣。治法:補腎納氣。方劑:二仙湯、補肺湯 + 葶藶大棗
仙茅15 腎四味各15 山藥20 茯苓20 澤瀉15 五味12 紅參20 巴戟20 桑蛸15 桂枝15 蘇子12 百合30 川貝15(研吞) 水蛭6 熟地20 葶藶15 大棗15 紫苑15 法夏20 蛤蚧1/3對(沖) 胡桃6枚 一劑水煎,服法同前
六診:喘息減,效不更方,五診方加化紅15,二劑水煎,服法同前
七診:諸癥遞減,六診方加炙草6,一劑水煎,服法同前
八診:諸癥再遞減,七診方繼服三劑
九診:諸證基本痊愈,下肢水腫早已消,僅輕微痰。 辨證:氣陰兩虛,痰濁余留。治法:健脾益氣,祛痰平喘,補腎納氣。方劑:玉屏風(fēng)+ 腎四 + 溫膽湯
太子參20 黃芪30 白術(shù)20 防風(fēng)10 腎四味各15 姜夏20 竹茹15 茯苓20 化紅15 百合30 葶藶15 白芥子15(炒研) 丹參30 水蛭6 蛤蚧1/3對(沖) 二劑水煎,服法同前,囑盡劑后接服“培元固本”
培元固本:紫河車100 鹿茸30 紅參50 五靈脂50 三七50 琥珀30 孢子粉100 蛤蚧6對 川貝40 沉香15 土鱉20 水蛭20
用法:研末,第一個星期,每服3克,早晚各1次,7天后每服6克,早晚各1次。
[按]8月24日,其女帶他人來診,述其父不但咳喘已好,且免疫力亦加強了,輕微的風(fēng)吹雨淋也未感冒,要求再繼續(xù)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