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步先,此文發(fā)表于中醫(yī)雜志
關于中藥五味的功用,明代醫(yī)家李時珍說:“甘緩、酸收、苦燥、辛散、咸軟、淡滲,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變者也”。其理固是,但“一定”之辭,往往束縛人的思想,以為五味功用盡在于斯。其實天下之理未有一成而不變者,五味的應用歷代均有發(fā)展。筆者采前賢和今人之說,略參己見,試論可變、可易之理,以冀相互補充、相互發(fā)明云爾。
1、“氣味離合”與相反相成
言藥之味不能舍棄其“氣”,氣與味亦具陰陽離合之義。“氣為陽,味為陰”,是相互對待。但萬物賴氣以生,賴味以成,氣味相合,乃成其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離。假使談五味之功用遺其“氣”,就不能窺見其“用”之全貌。
《素問•藏氣法時論》將五味之功用約之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但衡之于“氣”,則其用又有相對待的另一面。《白虎通》:“水味咸,是其性也,北方藏萬物,咸所以堅之也;木味酸,東方萬物之生,酸所以達之也;火味苦,南方長養(yǎng)萬物,苦所以長養(yǎng)之也;金味辛,西方殺傷萬物,辛所以殺傷之也;土味甘,中央者中和也,故甘猶五味,以甘為主也。”咸味乃水之所化,稟寒冱之氣而能堅;酸味則具升發(fā)之性,可作條達之用;苦味乃火之所化,并非一味泄降,毫無生機,還有生長、發(fā)育之功;辛味則稟剛勁之氣,亦猶萬物之凋敝,具收斂之義;唯獨甘味不偏不倚,無所不和。從若干自然界的現象,進行歸納。升華,進而推究五味的功用,其義與《內經》似屬相悖,其實并無二致,以“軟”與“堅”、“收”與“達”、“散”與“斂”對待而統(tǒng)一,世間萬物盡可相反相成,實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氣與味功用相反猶如陰陽相離,味中寓“氣”恰似陰陽合一。故辛味性散,其用可斂;酸味的收,恰恰是“通”之機;苦味能堅,且可作“發(fā)泄”之用;咸味能軟,亦可取其“堅”;甘味能和,和則諸氣自平,虛者固可用以補,實者亦可賴以宣通。明乎此,則五味之用操之在我,臨證方可應無窮之變。
2、關于辛味能斂
辛味能散,毋庸細說;辛能收斂,義見于前。舉例證之,味辛如
防風,不僅僅可用用發(fā)散風寒,還可用于斂汗、止血!侗静菥V目》載一治“
自汗不止”之驗方,系用防風不味為丸,“每服二錢,
浮麥煎服”!稄埵厢t(yī)通》之“防風丸”,逕取防風一味為末,醋和為丸,治婦人“
崩漏下血,色清淡者”。升陽固下,其血自止,頗具深意。
川芎味辛性溫,本草視為“血中之氣藥”,能“上行頭目,下行血!保钛铕,祛風止痛。基其辛散香竄,旺盛血行,故婦人崩漏或經行量多當慎用,若用其收澀似乎匪夷所思。然而《千金方》用一味川芎,“治崩中晝夜十數行,眾醫(yī)所不能瘥者”。所謂“眾醫(yī)所不能瘥”,無非常法用之不應,補之固之無功。蓋崩中漏下日久,宿血殘留,瘀阻胞宮,新血不得歸經,故見血止血,徒勞無益。于是法外求法,獨取川芎一味先奪其實,可謂“將欲歙之,必固張之”,欲求收斂,故先擴張,促成事物向對立面轉化,其義甚精,其理甚微。
辛味能燥,且又能潤。辛潤之義,《內經》釋之為“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但若從辛味能斂來看,似多一層領悟。氣味辛烈如
蒼術,其性甚燥,世人皆知其能燥溫強脾,宜化濕濁,但宋代醫(yī)家楊士瀛說它能“斂脾精”。脾精不致外泄,轉而能潤。
朱丹溪深明蒼術語能散能斂之特性,說它能“疏泄陽明之濕,通行斂澀”。宋代另一位醫(yī)家許叔微在《普濟本事方》中,記載了許氏本人夙患飲癖,“十數日必嘔數升酸苦水,……遍訪名醫(yī)及海一方服之,少有驗”,后用蒼術為丸(蒼術、生
黑芝麻、
大棗),三月而疾除。據其親身體驗,初服此丸覺微燥,以
梔子沸湯點服解之,“久之不燥矣”。因飲去而燥,因脾精得斂而不燥,這一由燥轉潤的變化過程,可以幫助我們領悟蒼術之性能。
3、關于酸味能通
味酸者能收能澀是其性,但其用可“通”。所謂“酸泄”、“條達”均寓“通”意,譬如說
烏梅其味至酸,清代醫(yī)家葉天士以其“得少陽生氣,非酸斂之收藥”,用它來“泄肝陽”,其與
川楝子、
黃連同用,具“酸苦泄熱”之意,用于肝逆犯胃之癥,為葉氏所常用。烏梅對膽囊的收縮作用,正是促進膽汁分泌所必須,故可用于
膽石癥的治療,有利膽化石、排石之功。同理,
生脈散用味酸之
五味子,其意就不僅僅“斂肺止汗而生津,并收耗散之氣”。亦因收斂而致宣通,對增強心力,改善心臟血液循環(huán)有所助益。
痢疾、腹泄用酸味藥,其意并非“澀腸”一端。譬如酸
石榴味酸且澀,為治痢之良藥,孫思邈《千金方》用一味
酸石榴,“治冷熱不調或水或膿或五色血痢”。其弟子孟詵傳其法,治“赤白痢
腹痛”,用酸石榴“連子搗汁,頓用一枚”。痢兼腹痛,多系積滯蘊結腸間,若酸石榴僅具收斂澀腸之功,邪將安去?可知其亦可化食消積,惟澀中寓通,故止痢而無留邪之弊。又如
橄欖一味,味酸且澀,有澀腸止泄之功。王孟英說它并能“開胃生津,化痰滌濁,除煩止渴,涼膽息驚”。王氏所制 “青龍
白虎湯”,系由其與生
萊菔二味組成,涌清泄肝熱,化痰肅肺,消食解毒,誠預防咽喉腫痛之妙方。
益腎藥如
山茱萸,其味酸,《別錄》說它能“強陰益精”并能“通九竅”。何以澀劑能通九竅?明代醫(yī)家繆仲淳以“精益則五臟自安,九竅自利”作解,其理固通,終難豁然。近代醫(yī)家張錫純說:“山茱萸得木氣最厚,酸收之中大具開通之力,以木性喜條達故也!彼嵛兜蒙l(fā)之氣而成,其用可“通”,張氏此解甚確,他曾制 “
曲直湯”一方,重用山茱萸(30g),配合
知母、
乳香、投藥、
當歸、
丹參,治“肝虛腿疼,左部脈弱者”。因為肝虛則條達無力,益肝體方可助肝用。從這一角度來看,沒有收斂,哪來疏通?
木具曲直之性,柔養(yǎng)肝木順其“曲”,條達肝氣利其“直”,倘一物具此二用,嘗可舒緩筋脈之攣急,以肝主筋之故。
木瓜味酸氣香,寇宗 說它能“益筋與血”!秳e錄》稱其主“濕痹邪氣”,陶弘景說它“最療轉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立“木瓜煎”一方,以其配合乳香、
沒藥,“治筋急項強不可轉側”。至于其治
霍亂轉筋,堪稱不二良藥。王孟英概括木瓜之功用為“調氣,和胃,養(yǎng)肝,消脹,舒筋,息風,去濕”。于此可以默悟其能柔能達之性。清代溫病學家,用其治療肝脾、肝胃失調之驗案甚多,在配伍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資研索.
4、關于苦味能發(fā)
苦味不僅能堅,且能燥、能泄。泄之義甚廣,泄之用甚宏,《內經》有“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之明訓,“十劑”有“泄可去閉”之治則,劉完素有“泄者下也”之說,后世有“苦泄”“開泄”等治法,今人則有“降泄、通泄、清泄”之分。今僅就苦味能發(fā)以申其義。
苦味乃火之所化,前人曾謂“炎上作苦”,可見苦味寓有“發(fā)”的功用。寒能勝熱,苦則主發(fā),苦與寒義不可混.發(fā)散退熱藥味苦者居多,
柴胡味苦性平,楊士瀛云:“柴胡之退熱,乃苦以發(fā)之,散火之標也”。因“發(fā)”而致“散”,故柴胡有退熱作用。柴胡不兼辛,所以發(fā)散之力弱,若苦與辛合,則發(fā)散之功勝,此義清代醫(yī)家周巖知之,他在《本草思辨錄》中云:“辛若兼苦,發(fā)汗斯 峻”。如
麻黃、
羌活皆味辛且苦,為發(fā)表出汗峻藥。一般說來,苦辛溫可以發(fā)散風寒,苦辛寒則可發(fā)散風熱。
祛風濕藥革薜、
秦艽均味苦性平,周巖云:“革蘚味苦則發(fā),氣平則降,力能外拓而性復下趨,故驅風寒濕而解之于至卑”。以其既能逐邪外達,又能導濕濁下行,故祛風濕之功著!侗窘洝贩Q秦艽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jié)痛”。從周氏之言演繹,秦艽亦有“外拓”、逐風濕之邪外達之功。
由于臟腑之性各異,五味人口,益于此往往損于彼,更有益之反而損之,損之反而益之者。黃連、
龍膽草可謂大苦大寒,一味沉降,能祛火之有余,但《別錄》說黃連能“益膽”,說龍
膽草能“益肝膽氣”,言其有補益的一面。推其所以然,正如王冰所云:“增其味而益其氣”。凡濕熱毒火蘊結肝膽,用龍膽草之屬損邪之有余,益膽之不足,往往邪去正復,濁降而清升。味苦性寒而能升,看似荒謬,其實升降相因,循環(huán)往復,降已復升,亦自然之理。近代名醫(yī)張錫純說龍膽草能“益膽汁,降肝膽之熱””’。又說“凡
胃熱氣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開胃進食”。習俗以為苦寒傷胃,但茍有斯癥,苦寒又可健胃,以熱去則津回,益膽可助化物之故。
5、關于咸味能堅
咸味既可軟堅,復能堅軟!败洝笔酒淠軡,“堅”示其可燥,是以能潤能燥。譬如說鹽,清代醫(yī)家王秉衡稱其為“體潤而用燥之物”。并謂“燥物遇咸則潤,…… 濕物遇咸則燥,故鹽能干液而堅軟也”。咸味的這些性能,使其應用極富變化。試看
牡蠣一味,既可軟堅散結,用于治療
瘰疬、癭瘤、痞塊諸癥,又能收斂固澀,用于治療
遺精、
帶下、
盜汗、久瀉諸癥。可謂能通能塞、能散能收。清代醫(yī)家曹仁伯云:“牡蠣其性最妙,收濕不傷陰,斂陰不礙濕”。臨證用藥,斂陰與收濕往往互相掣肘,然而牡蠣一物,卻調和了這一矛盾。所以然之故,與其味咸、性微寒不無關系。
肉蓯蓉味甘咸、性溫,《別錄》稱其味“酸、咸”!侗窘洝贩Q其主“婦人癥瘕”,似可軟堅;《別錄》稱其可“止痢”,似又可堅腸。此物功擅益精血、溫腎陽,并有潤腸通便之功,常用于腸液不足、老人虛秘。用于止痢,似不可解。明代醫(yī)家繆仲淳因而質疑:“若曰治痢,豈滑以導滯之意乎?此亦必不能之說也”。然而物性往往呈現多樣性,蓯蓉止痢正在法中!杜R證指南醫(yī)案•痢》邵新甫按:痢疾有“因脾腎之陽素虛,陰邪從中而下者,先傷太陰,繼傷少陰,關閘大開,痛泄無度,……與邪多積熱之候相比,絕然不同!徉l(xiāng)姚頤真先生,化出捷徑良法,以大劑蓯蓉,配
人參、歸、
姜、附、桂制
白芍之類治之,靡不應手而愈。想蓯蓉之性,溫能達下,咸可利胃,質之柔潤,以補陽中之陰,較
地黃、
阿膠尤勝,與之腸膏竭盡,絡脈結澀而痛者,堪稱神品”。其實,肉蓯蓉能潤能燥,味咸可以堅腸,味甘可緩下痢之急迫,故具止痢之妙用。大抵適用于痢久及腎、邪少虛多之候。葉天士也許受到姚氏的啟發(fā),治痢亦有用肉蓯蓉者,如李某,“白痢五六年”,“周身痛痹”,用肉蓯蓉配合冬
白術、熟
附子治之。亦有用肉蓯蓉配合補脾益腎之品治“久痢”者,不再列舉。葉氏成為一代名家,與他善集諸家之長不無關系,于此可見一斑。
6、關于甘昧能“和”
甘味居中能“和”,可以
甘草為例證。元代醫(yī)家王好古說它:“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內,有和有緩,有補有泄,居中之道盡矣。”可謂“無處不到,無邪不祛”(鄒潤安語)。應用廣泛,無出其右。能調臟腑之偏頗,適藥性之寒溫,得攻補之宜,收持平之效。
甘草能補能和,人所共知。何以理解其能泄能下?以中焦痞滿為例,一般中滿忌用甘,以其有壅氣滿中之弊,但王好古云:“凡不滿而用
炙甘草為之補,若中滿而用生甘草為之瀉,能引諸藥直至滿所!浽疲愿恃a之,以甘瀉之,以甘緩之,是矣!奔娲搜a瀉二義,方得“中和”之道。頗堪注意的是,除滿之甘草系生用。近人張錫純謂甘草“方書謂脹滿證忌之,若軋末生服,轉能通利二便,消脹除滿”。此可證王好古所言之不謬!度仔蔫b》治小兒“初生
便閉”I,用甘草、
枳殼二味煎服,殆取甘草引領枳殼,共奏瀉熱通便之效。近賢章次公稱甘草可作“緩下藥”,并云:“時賢高思潛謂
調胃承氣湯之甘草,非硝黃之監(jiān)制藥,正所以協助硝黃下利者”。高氏見解獨特,頗具新意。
白術味甘且苦,為補脾之要藥。《別錄》稱其味“甘”,并可“除心下急滿”,是其用亦可“通”。為何補益藥能除滿消脹?清代醫(yī)家汪 庵認為乃“塞因塞用” 法,謂:“俗醫(yī)泥于作飽,而不敢用參、術,不知少用反滋壅,多服則宣通,補之正所以導之也”!岸喾眲t氣返,由“滋壅”轉而“宣通”,頗具“物極必反” 之意。其實汪氏此解發(fā)自王冰。以大劑生白術能通大便為例,此法源于當代已故名醫(yī)魏龍驤。
便秘一般選用潤腸通便藥,魏氏獨辟蹊徑,“余治便秘,概以生白術為主力,少則一二兩,重則四五兩,便干結加
生地以滋之,時或少佐
升麻,乃升清降濁之意……陰結便約,又當增加
肉桂、附子、
厚樸、
干姜等溫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筆者遵而用之,歷驗有效。一般用至60~90g,其效始彰。
《內經》有“味厚則泄”之說,甘味雖不足以言“厚”, 但“甘猶五味”,能泄、能下,亦題中應有之義。若大劑濃煎,說它味厚亦無不可,是以轉而有“宣通”之力。但甘味畢竟以“和”為主,甘草也罷,白術也罷,即使作通便之用,依然不失和之、緩之之意。味甘如飴之
熟地黃,當代已故名醫(yī)陳繼明,用于
肝硬化腹水晚期,真陰涸竭,舌色光赤無苔,二便艱澀不通之危候,其用量竟達120g之多,配合
枸杞子、山茱萸、肉蓯蓉、
何首烏、
山藥、
龜甲等,竟可通利二便,消退腹水。蓋斯時標實未去,本虛益甚,取大劑厚味滋填,補亦在斯,通亦在斯,“多服”能夠“宜通”之義在此。然而用量之多寡畢竟要適度,無太過,無不及,同樣具“中和”之義。
7、結語
綜上所述,藥物的氣與味似離實合,五味的功用相互對待,于是就有以散為斂、以收為通、以補為瀉的種種用法。此固物性使然,亦體現了古今醫(yī)家精湛的智慧。須知世間萬事萬物皆變通不居,即如證候之寒熱、虛實、燥濕乃對待言之,且相互轉化。善用藥者,須明損益、升降、開闔、通塞互相倚伏之理,謹察機先,知常達變,則成竹在胸,勝券在握。探索中藥的性能,固可用分析的手段研究有效成分,亦當歸于渾沌看其全體,把二者結合起來,方能逐漸解開藥性的奧秘。
-----------“五味功用之辯證觀”發(fā)微
《五味功用之辯證觀》刊于《中醫(yī)雜志》2003年12期,乃當代中醫(yī)泰斗朱良春先生高徒朱步先所作。步先君承朱老之學,心思機巧、論藥靈活、不囿常理,深的朱老用藥秘驗心法!段濉肺碾m言五味之功,實則重在辯證,此即所謂不拘常法,知常達變也,讀后啟人深思。我也總結了幾則先賢之五味辯證用法,并結合自己的感悟撰此小文,雖有狗尾續(xù)貂之嫌,卻是真實感悟,請步先君及各位前輩斧正。
《五》文中引《千金方》用川芎治崩?计渥C為久崩夾瘀之候,是“舊血不去則新血難安”之意,近人亦有用此意治崩者,
內蒙古醫(yī)學院李鳳祥教授治崩久不愈者,重用益
母草四兩(《重用
益母草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見《中醫(yī)雜志》2003年11期),可謂深得辛味能斂之意。
蒼術辛烈性燥,陰虛之侯皆云慎用,獨宋代楊士瀛說其“斂脾精,脾精一收轉而可潤”。近賢施今墨先生最明此意,其治
消渴專用蒼術,屢有效驗,后人多有習用。
葉天士說烏梅可瀉肝陽,意雖奇而非專論。自號“知梅學究”的清代名醫(yī)劉鴻恩說“烏梅性溫,溫能通行”。明確指出烏梅非單純收澀之品。當代朱老良春深明其奧,以烏梅易白芍,用加減鎮(zhèn)肝
熄風湯治中風其效更彰。
它如烏梅治痢、木瓜宣通皆為一理,朱良春先生對此論之甚詳。
至于白術治便秘之法,《脾胃論》有“白術可利腰脊臍間死血”之說,可證其有通利之功,我歷年來習用魏龍驥之法,屢收價效,可見前輩之驗誠不我欺。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藥物性味兩面性的運用,離不開配伍和劑量的調整。辛可散可斂、酸可澀可通、苦可燥可發(fā)、咸能軟能堅、甘可緩可和,醫(yī)者臨證之際欲取其看似對立的兩種功效中的一種,必通過精當的配伍或劑量的調整才能達到。舉木瓜為例,陳無鐸制茱萸丸治
腳氣,藥用
吳茱萸配木瓜,即取吳茱萸之辛味以行之,取其通也;王孟英治時疫霍亂,立蠶矢湯,用其柔肝之功,取其澀也;朱良春治濕痹,用木瓜伍附子、蒼術以通,治痹癥日久肝陰受損則以木瓜伍白芍、地黃等柔肝,可謂配伍得法、各得其效。 再如蒼術,施今墨先生以之治消渴必伍
玄參,以制其短而展其長。 又如
烏賊骨,味澀性溫,今人多用其收澀之功,但我國第一張婦科專方“四烏賊骨一
蘆茹湯”,是治血枯經閉的方子,取其通瀉之功,可見烏賊骨也是一味能通能澀的良藥,或通或澀,全憑配伍。類似的還有
陳皮,《脾胃論》說其“不去白以導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則可。若獨用瀉脾胃”。
仙鶴草辛苦,辛則能行,苦則能止。 而白術或補或通的作用是隨著劑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即所謂量變質亦變,若用小劑量白術去通便必然無功。
黃芪亦然,小劑量升壓、大劑降壓的作用已被藥理證實并廣泛應用于臨床。柴胡小量可升、大量則降。
茜草小量止血、大量活血。凡此種種,臨證均宜留意。
以上所論,看似奇巧,實則“屢用達藥”之意也。眾賢皆為臨床大家,臨證經驗豐富,深諳藥性,知常達變,辯而用之,故有信手拈來、左右逢源之妙。
其實臨證之際,不只藥物五味具有雙重性,需要靈活運用,治療大法亦然。如
胃下垂用下行藥枳殼,便秘用上行藥升麻,乃“寓升于降,寓降于升”之意;人參
萊菔子同用乃“攻補兼施”之意;熱痹用熱藥乃“火郁發(fā)之”之意;腹水用
桂枝乃“離照當空、陰霾自消”之意;久治不愈的鏡面舌在大隊滋陰藥中少佐肉桂乃“陽中求陰”之意。這幾種治法皆違背常理、反其道而行之,但驗之臨床均可明顯提高療效,是辨證論治的高級階段。我輩后學師其法必宜深究其理,否則只知依樣畫
葫蘆,有失辨證論治之精髓,到頭
來仍不過一匠人罷了。
杏李園主人。2005.11.30.初稿。轉自:http://www。tgzyw。net/read.php?tid=1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