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細數。春、夏間水顆如疥,下焦先發(fā),延及四肢,此先天遺熱伏于陰分,乘天地之氣升越而發(fā)。病雖漸渺,除根最難,蓋陰液難成易損,情欲之感,皆與真陰有乖也。
虎潛丸。
□
寢食如常。自上年失血之后,巔頂、肌膚發(fā)現疥瘰瘙癢,春發(fā)冬瘥,先以和血平調方。
紅棗肉和丸,每三錢。
□
陽氣發(fā)泄,水谷氣蒸,留濕為瘍。流膿之后,而睪丸偏墜。下焦瘡疾,皆濕甚郁熱之征,以宜行氣分、健陽運濕治。
刺蒺藜(雞子清制,四兩) 生薏仁(四兩) 制半夏 生益智仁(二兩) 生于術(八兩)白茯苓
水泛丸。
□
骨骱屈伸之間,疥癬經年不愈,痛癢流水,外治敷貼不效,曲折處結核,抑且頻噫干嘔食咽中似阻;經水期至,常有帶下。此陽明經絡中久有濕熱,浸yin既久,必有蟲蝕。外治清熱去濕殺蟲,內服藥餌以調和氣血為主,佐苦辛通其經絡,使氣血流行,內外兩治相合。
□
大風癘疾,周身皮脫如麩,夜則烘烘潮熱,晝起鼓栗寒戰(zhàn),其風毒流布營衛(wèi),無地循環(huán),爍人氣血,深入臟腑,為瘍科緊要之癥。余非瘍科,僅閱古人方書,推古方醉仙散為首,考其藥性,藉毒驅毒,慮有齒牙之傷。此癥發(fā)于秋,甚于冬,至春暖入夏,則鮮相沿發(fā),非纏綿之恙,非規(guī)矩準繩所能調攝者。暫宗羅氏既濟解毒湯,與高麗參末。
陳酒浸一日,竹籃內攤干,煎服。
□
咽喉腫痛,湯入咽有阻,此皆郁熱欲變喉風痹塞,急急清散。
□
喉痹勢緩,郁火釀痰,未經全清,補湯少進。
□
癰瘍膿潰以來,臥床氣機未暢,肥甘過進,胃壅生熱,致口中味甜,納少不饑。只因津散之余,原非痰凝之比,辛燥滲泄,都是動藥,洞然忽空,求助于食,陽動為消也。自m.jfsoft.net.cn述火升由下上巔,病來迅若風雷,與仲景厥陰心熱如饑恰合?梢娯赎栒饍蕊L生,肝失和,胃受,咽干舌枯,亦是厥陰消渴。此肝為主病之臟,胃為受病之腑,古人謂九竅不和,都從胃治。夫清養(yǎng)胃陰,必先制肝陽之擾,故取甘酸化陰之法。
□
瘍潰膩補,胃陽壅遏,加以暑濕熏蒸,自口鼻由中道而入,胃更不和,嘔逆泄瀉。古人竅之疾都為胃病也,但胃為陽腑,剛燥須忌。久臥床褥,脾困艱運,和補仍佐通泄為宜,勿使氣分呆滯。
□
潰瘍未合,頻進培養(yǎng),反晝夜?jié)u寒潮熱,食物日減,形神日損。近熱甚衄血,口渴舌絳,肉腠麻木。本虛之體,夾雜暑熱,慮液涸昏厥,擬用復脈湯。
□
菀悖陽生,血氣紊亂,遂成癰瘍。潰膿以來,進參、 內托益氣生肌,雖為正治,但上兩焦補法,陽愈升騰,肝木震動,爍筋襲絡,致有偏枯麻痹。診面色油光,平居大便久溏,酒客www.med126.com虛中,有濕不受甘膩溫柔,議以苦降和陽,佐以熄風。其平時調理方法,俟再斟酌。
□
潰瘍營損不能食,便瀉復閉。
四君子湯,加當歸、白芍。
□
年高表疏,風毒侵入陽位,盤踞閉塞隧道,發(fā)為癰瘍,中、下兩焦受困。今津竭便難,無味食減,內風日熾,節(jié)過春半,恐有病加之慮,宜潤補。
□
破傷失血液涸。
□
陽上冒,郁熱蒙竅。
□
陰分固虛,經脈有濕熱阻塞,所以下焦發(fā)瘍;津液不得上涵,遂久咳不止。幸得能食,不致傷及中宮,薄味靜養(yǎng)圖安。
□
陰損有漏瘡,咳逆欲嘔。
□
能食形色奪,肛瘍癰,遺精,酸苦泄熱不應,當通陽攝陰。
羊肉膠丸。
□
督虛腰背痛,神倦,有痔下血。
早服斑龍丸,加五味;晚服歸芍異功,水泛丸。
□
陰傷濕熱,下墜肛痔,溺澀精濁。
□
瘰 不消,伏邪寒熱。
海石 生牡蠣 黃芩 橘紅 小生地 蛤粉 夏枯草 土貝 銀花 丹皮水泛丸。
□
癘勞寒熱食減。
參歸 建中湯,去糖加茯苓。
□
病起北方,冬月始于腰間,膚膜凝形,既經消散。凡靜坐良久,若皮里膜外中有牽絆不和之狀,想凝著之寒,必入營分血絡之中,由此壯年不愈,氣血日薄,有癰瘍累瘁矣。
□
脈得左搏大,右緩。夏秋熱氣從口鼻入,由膜原以分布脈絡,是時水谷腥膩助熱聚濕,濕勝則腫,熱爍為痛。所患右脈及左甚,病久邪深,入于血分矣。經云∶陽明之脈束筋骨以利機關。今躁痛夜劇,便秘不爽,且有渴飲,古稱九竅不和,都屬胃病。水谷氣內蒸,暑濕氣外侮,內外相薄,痹而不通,當思苦辛寒以宣之,宗河間法。
晚蠶砂一兩,煎湯,濾清煎。
□
夏秋內伏暑濕,皆是陰邪久瘡,漸致食入痞滿。形寒脈小,當溫中醒陽,莫以清涼治瘡米仁 生白術 薄肉桂 茯苓 五加皮 豬苓
□
患處熱蒸痛癢,是經脈氣血不行。但癰疽之余,毒輕為瘡痍,重延流注。清解固宜,然胃弱少餐,苦寒宜慎,且瘍發(fā)身坐以上,氣分之郁必究。
□
瘡家營衛(wèi)自虛,寒熱神疲,調補二氣非廖。久虛不復,不待恃藥,當以靜養(yǎng)身心為要。
飴糖漿為丸。
□
耳 環(huán)口浮腫,是少陽,陽明風熱,久而失解,邪漫經絡顯然。疹現隨沒,當與羅謙甫枯芩 升麻 荊芥 銀花 大黃 黃連 葛根 防風 甘草
酒浸半日,陰干煎。
□
風毒濕郁,為六氣所傷。醫(yī)治經年,必損氣血,為內傷癥。
白蒺藜(雞子制) 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