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脈者,經絡百骸之海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人體精血之海也!
沖脈者,始生之于腦髓之中,后成之于下胞之內。其上起于腦髓之中點,下起于胞中之內;上出于頏顙(腦門里面),滲諸陽,灌諸精,下注少陰之大絡,出之于氣街,并于少陰之經,滲三陰,循行于陰股內廉(大腿內側)再伏行于骭骨(小腿骨)內而下行復出于跗骨(腳背骨)入于足大趾之間,滲諸絡而溫肌肉。其內伏行于脊里和骨內百。黄淝捌鹩跉饨,并匯于少陰、足陽明之脈,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借肺朝百脈之功而散布于手足三陽三陰之經);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于咽喉,環(huán)繞唇口,而分別入于督脈與任脈之中,并與陰維陽維之脈和陰蹻陽蹻之脈相通。
沖脈之生成,得之于父母先天之精而成,賴之于后天水谷之精微而化生,生發(fā)于下元生殖之胞中,變先天之精為后天之髓,化后天之精為四肢百骸經絡臟腑之用,以生發(fā)和充盈氣血之精微而維系生命之不息,繁衍子嗣后代而維系人類長存之不衰。
沖脈的脈氣充盈或盛衰與否,直接關系和影響著人體其它經絡氣血的充盈與否或盛衰情況,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人體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的氣血盛衰以及人體精血的充盈狀況。
以上淺論乃是筆者根據(jù)《內經》的相關論述結合自個多年的練功體察和臨床體悟而對沖脈所作的高度概括,不足之處謹望諸家能人予以勘正!
沖者,沖也;充也。意即沖開也,沖動也,沖力也;充盈也,充養(yǎng)也,充填也。從《內經》的有關論述來看,沖脈既是經絡百骸之海,又是五臟六腑之海,滲諸陽而灌諸精,故又被稱作是精血之海。
那么:
沖脈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有其具體的行徑路線?
何以要稱之謂沖脈?
其主要的作用何在?
其與傳統(tǒng)氣功中的丹田之說有著何種關系呢?
傳統(tǒng)氣功中的開天目和開天門與沖脈又有何種關系呢?
望有志趣者跟帖發(fā)言以便共同探討和研究之!看看可否能在三年時間里,把個沖脈搞個清楚?謝謝啦!!
-----------12經匯,后天總督。
-----------沖者,陰陽相“沖”意,經云,沖氣以為和。沖脈為任督相沖之所,故名沖脈,陰陽所成、調和陰陽,兼具陰陽之性,樞化陰陽之流,統(tǒng)領陰陽之便,后天返先天之徑。
古來道門修行,有相關方法和理論。如閔一得真人語錄,可參詳。
-----------
原帖由 醫(yī)盲 于 2008/5/22 10:02 發(fā)表
沖者,陰陽相“沖”意,經云,沖氣以為和。沖脈為任督相沖之所,故名沖脈,陰陽所成、調和陰陽,兼具陰陽之性,樞化陰陽之流,統(tǒng)領陰陽之變,后天返先天之徑。
古來道門修行,有相關方法和理論。如閔一得真人 ...
謝謝先生賜教!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3 12:21 編輯 m.jfsoft.net.cn/shouyi/]
-----------前貼改錯字“統(tǒng)領陰陽之便”,便---變。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列子·天瑞》:“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薄段淖印ど先省罚骸疤斓刂畾猓笥诤,和者,陰陽調。”
《前漢書·律歷志》:“太極元氣,函三為一!
其實,宇宙間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交替轉變的演化規(guī)律,但必須要有一個演變化生的中間條件,那就是陰陽互相交感對沖之后再和合為一,化為太虛,虛極生變,變化而出,一而二,二而三,三而萬物,萬物無不負陰而抱陽,陰陽總是這樣“互相交感而對沖,然后再和合而為一”,是以老子感慨曰:“沖氣以為和”也!
在天為清輕,為上,在地為重濁,為下,在人為和氣,為沖。天地交感對沖,上下交替互沖,使得清濁和合混化,輕重變化均衡;人居于天地之中,也因相互之沖而能和氣相存。是以“天地之氣,莫大于和,和者,陰陽調!
天地萬物演變生化,無不遵循“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這樣一個演化規(guī)律,是以曰“太極元氣,函三為一!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3 13:35 編輯 www.med126.com]
-----------
原帖由 醫(yī)盲 于 2008/5/22 10:02 發(fā)表
沖者,陰陽相“沖”意,經云,沖氣以為和。沖脈為任督相沖之所,故名沖脈,陰陽所成、調和陰陽,兼具陰陽之性,樞化陰陽之流,統(tǒng)領陰陽之變,后天返先天之徑。
古來道門修行,有相關方法和理論。如閔一得真人 ...
《內經》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綱,肉為墻,皮膚堅而毛發(fā)長;谷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這段話說的是人最初的髓來源于精,而精卻是來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換言之,也就是說人最初的生成是在父(代的天葵)母(代的太沖)之精相互沖合之后,在子代就轉化為精髓(伏沖)了。而子代的伏沖,經過生長發(fā)育成熟生長到一定的時候,又可轉化為天葵和太沖,再傳遞給子代的子代。
而作為人始生最初始所先生成的精髓在其后包括出生后的成長發(fā)育過程中又被稱作什么呢?《歲露論》:“衛(wèi)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jié),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于伏沖之脈。”這里所謂的“脊內”,也就是“脊里”的意思,應該確切的理解為“脊椎骨之內”,也即
脊髓是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內經》里所說的“伏沖之脈”指的就是人體內的精髓。而伏沖之脈其實也是沖脈的另一種叫法。
何以要將精髓稱之為“伏沖之脈”呢?在古人因不知腦脊髓與骨髓的區(qū)別,認為凡是骨內之髓,都是由腎所藏之精化生的,也都將之屬于精之類,因此常將“精髓”聯(lián)稱。并將之都屬于沖脈。因為骨髓總是深深地潛伏于骨腔之內,所以古人又稱之為“伏沖”。而這里的“伏沖之脈”,其實就是指的沖脈在初始發(fā)育過程中由先天之精氣所演化而成的腦髓、脊髓和骨髓。當其進一步發(fā)育生成了骨骼的時候,人體的雛形也就大致形成了,但還沒有發(fā)育成熟,需要再進一步生成脈、筋、肉、皮膚毛發(fā),還有五臟六腑。是以需要10月懷胎,方能成為一個五官齊全臟器不缺的健全的人。而就在骨骼成型的那一刻,髓就永遠的伏藏于密不透逢的骨腔之中了,這就是《內經》里所謂的“伏沖之脈”的由來。
有上述所論,可以如此認為,若僅從先天因素來講,沖脈為陰陽(父母之精)交感相沖和合為一之后所最初始生成的經脈。因為是由陰陽二氣(父母之精)相沖交合而成,故稱之為“沖脈”!
沖脈因為是由陰陽沖和氣化而成,必然兼具陰陽之性,成為樞化陰陽之鈕,統(tǒng)領陰陽之袖,和調陰陽之變,化合陰陽之道,先天變后天之體,后天返先天之徑。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3 18:45 編輯 m.jfsoft.net.cn/Article/]
-----------萬化演變,螺旋重疊,層層有和,方始成就。
也就是說,沖和,在各個層次都有,其在人也,不唯父母之精成胎。譬如氣、血、神、質,互沖互和,縱橫交疊,毛發(fā)肌膚,骨骼筋肉,悉皆具備,其人乃成。
另,竊以為,古人并非不知腦髓、脊髓和骨髓,之所以將至“混為一談”,其中應有相當之聯(lián)系。先生廣涉內證、醫(yī)理,應能有所發(fā)揚。
-----------
原帖由 醫(yī)盲 于 2008/5/24 09:48 發(fā)表
萬化演變,螺旋重疊,層層有和,方始成就。
也就是說,沖和,在各個層次都有,其在人也,不唯父母之精成胎。譬如氣、血、神、質,互沖互和,縱橫交疊,毛發(fā)肌膚,骨骼筋肉,悉皆具備,其人乃成。
另,竊以為 古人并非不知腦髓、脊髓和骨髓,之所以將至“混為一談”,其中應有相當之聯(lián)系。先生廣涉內證、醫(yī)理,應能有所發(fā)揚。...
十分感謝醫(yī)盲先生的啟導!!
混元整體理論認為:人體混元氣在各部組織中分布是不平衡的。然而混元氣在各個層次都有,從其受精卵發(fā)育之初,到發(fā)育成熟為一個完整的胎兒,再到出生后由一個還沒有意識的早期嬰兒發(fā)育成為一個有意識活動的并可以支配混元氣的真正的人,其身體所固有的“
沖和”之特性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
互沖互和的運動變化。正是由于這個沖和之性,才使得人體的精、氣、血、神能以在人體內互相交感互相沖和,而形成一個完整的人。
同時也誠望先生能給予更多的明示和指導,譬如:古人是怎樣分辨腦髓、脊髓、骨髓各自的功用和作用的?……
[
本帖最后由 丹江游子 于 2008/5/24 13:10 編輯 m.jfsoft.net.cn/Article/]
-----------“沖”有“要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