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 性和平,得天地中和之氣。
又稱粘米。(南產(chǎn)米勝于麥,北產(chǎn)麥勝于米,亦地氣使然也)
〔宜〕 陳米性平,扶助脾土,益精強志,滋培胃氣。
〔忌〕 新米性稍m.jfsoft.net.cn/zhicheng/熱,凝痰。
早米 (性溫,得土氣,最能健脾)
晚米 (性涼,得金氣,尤能解熱)
紅米 (性溫,力濃)
白米 (性涼,氣清)
糯米 性溫,米之綿軟者。
〔宜〕 補脾肺虛冷,堅大便,實腸。
〔忌〕 多食粘滯難化。(糯米釀酒,和以極克伐之藥曲,糟秕仍難融化,即此可知)
粟米 性微寒。
小米曰粟米。糯者名秫,釀與糯米同。
〔宜〕 養(yǎng)腎益氣,解胃熱,利二便。
〔忌〕 濕熱下痢者少食。
大麥 性溫。
〔宜〕 助胃補脾,下氣除脹。
〔忌〕 久食生熟,亦令腳軟,因其下氣也。
麥芽 (性微熱,味甘。化一切面食積滯)
小麥 性微寒。
北產(chǎn)與陳久者良。
〔宜〕 養(yǎng)心補氣,助五臟,濃腸胃。
面(性熱)
(麥之涼在皮,面去皮即性熱。加堿水者多口燥發(fā)渴)
麩 (性涼。熨腰腳寒濕,散血止痛)
蕎麥 性寒。
〔宜〕 降氣寬腸,解酒積。
〔忌〕 脾胃虛者勿多食。致頭眩。
〔宜〕 作酒。治腹疾良。
芝麻 性平。
〔宜〕 補脾,益肝腎,潤五臟,填精髓,堅筋骨,明耳目,涼血,解毒。黑者入腎;白者入肺;粟色者久蒸久曬,可以耐饑。
薏苡仁 性微寒。
〔宜〕 健脾補肺,除香港腳濕熱,去筋疼拘攣,亦治疝氣熱淋。祛邪輔正,有益無損,最宜常作粥食。
綠豆 性涼。去皮性平。
〔宜〕 清熱解毒,利小便,消腫痛。
〔忌〕 多食動腹中冷氣。
豆粉 (性涼)
(蕩粉皮、索粉條,皆能醒酒解毒)
豆芽 (同粉)
黃豆 性平。炒則熱,煮則寒,作豉則冷,蒸曬則溫。
〔宜〕 清熱,下大腸濁氣。
〔忌〕 發(fā)瘡助膿。
豆腐 (性寒。和脾胃,消脹)
豆腐漿 (清火帶補)
豆腐皮 (性寒。解熱、除斑)
豆腐干 (性同豆腐)
豆腐乳 (性同)
黑豆 性寒。堅小者名馬料豆。
〔宜〕 鎮(zhèn)心活血,明目補腎,利水下氣,散熱,驅風,解毒。
豆豉 (性冷。發(fā)汗解肌,調(diào)中下氣)
蠶豆 性溫。即胡豆。
〔宜〕 快胃利臟。
〔忌〕 多食發(fā)脹。
豌豆 性平。
〔宜〕 益胃,止泄。
〔忌〕 多食發(fā)脹。
赤小豆 性平。
〔宜〕 補心。
〔忌〕 多食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