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赤白痢)
《巢氏病源》小兒冷熱痢候∶小兒先因飲食,有冷氣在腸胃之間,而復(fù)為熱氣所傷,而腸胃宿虛,故受于熱。
冷熱相交,而變下利,乍黃乍白,或水或谷,是為冷熱痢也。
《圣惠》∶夫小兒赤白痢者,由乳食不節(jié),腸胃虛弱,冷熱之氣入于腸間,變?yōu)榱∫。然而赤白者,是熱乘于血,血滲入腸內(nèi)則赤也。若冷氣搏于腸,津液凝滯則白也。冷熱相交,赤白相雜。重者狀如濃涕,而血雜之;輕者白膿上有赤脈薄血,狀如魚腦,亦謂之魚腦痢也。
《石壁經(jīng)》三十六種內(nèi)赤白痢候歌∶
鼻梁白色唇如玉,此患本來非臟毒。只是當(dāng)時愛吃泥,(一云∶吃茶。)致使病成親手觸。(此兩句在《鳳體經(jīng)》即云∶初因臟腑冷熱多,致使脾胃不消谷。)臉白目胞垂青線,莫作常疾一般看。只看伊芳家手足心,點點深紅若斑爛。此病先當(dāng)生胃氣,次去其積,亦分水谷,定渴即止。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赤白痢歌∶
赤白因積形如玉,鼻頭白色非常毒。下藥冷熱不根據(jù)方,致使大腸多結(jié)促。臉白眼胞如青線,若作常疾觀不足。定請看醫(yī)手足心,點點斑紅如血衄。
此候冷熱不調(diào),手腳心有點子,紅赤色,宜宣連丸(方見蠱痢門中。)
《惠濟(jì)》小兒赤白痢候歌∶
痢冷為青熱帶紅,料因有積更兼風(fēng)。初時患渴常身熱,飲食全妨痢愈膿。開胃但交調(diào)上膈,腹疼須與急交攻。重重?zé)峥薀o多日,為他脈息大浮洪。
《顱囟經(jīng)》治孩子赤白痢方。
阿膠 赤石脂 枳殼(麩炒) 龍骨 訶子(炮半熟,去核。各半兩) 白術(shù)(一分)
上為末。一歲、二歲空心米飲下半錢。
《本草》治小兒赤白痢方∶
上用乳腐,細(xì)切如豆面,拌醋漿水煮二十余沸,小兒患服之彌佳。
《外臺》∶《救急》療赤白痢,無問新舊,入口即斷方。
香豉心(豉心謂合豉,其中心者,熟而且好,不是去皮取心,勿浪用之)
上一味爆令干香,搗為末。大者,一大升豉心為四服,服別以酒一大升。小兒,一小升豉心還根據(jù)劑為四服,和之即止下。兒更小,量氣力與之。
《外臺》∶《近效》赤白痢日數(shù)行,無問老小方。
上用甘草二兩,炙,切,以漿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外臺》∶崔氏治大人、小兒痢,無問冷熱、赤白、久新并疳溫。劉秘監(jiān)積年患痢,每服此即愈方。
阿膠(二兩,一兩炙入藥,一兩消作清) 干姜(二兩) 吳黃連(一兩) 入黃無食子(二枚,久痢腸滑甚者,量加至三、四枚)
上四味搗,篩為末,以醋溶膠清,頓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五日再漸加至三十丸。老小者以意斟酌。
忌如常法。一云∶冷痢以酒下,熱痢以粥飲下。
《外臺》∶《廣濟(jì)》療小兒赤白痢,腹痛方。
赤白石脂 龍骨 地榆 黃連(各四分) 濃樸(炙) 人參(各三分) 當(dāng)歸 干姜(各二分)
上八味搗散,以飲服半錢匕,日再服之;或蜜丸,以乳汁下三丸至七丸亦佳。此方甚妙,以意量之。
《外臺》∶《必效》療小兒一歲以上,二歲以下赤白痢,久不瘥。雞子餅子
雞子(二枚,取白) 胡粉(二錢,熬) 蠟(一棗許)
上三味以銚中熬令消,下雞子、胡粉,候成餅。平明空腹與吃,可三頓,痢止。
《外臺》劉氏療小兒赤白痢方。
上用油麻子一抄許,炒令香,搗末,以蜜作漿調(diào)與服,大人亦療之(《子母秘錄》用麻子妙,乃是大麻子。《圣惠》亦用藿麻子調(diào)蜜和作丸,蜜水化下。)
《外臺》劉氏療小兒赤白痢方。
黃柏(炙,半兩) 當(dāng)歸(六分)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分溫服之佳。
《外臺》劉氏又方
上二味以綿裹,內(nèi)下部中,不過再瘥,量之可用,甚妙。
《食醫(yī)心鑒》治小兒赤白痢及水痢方。
上用云母粉研作粉,煮白粥調(diào)一錢,空腹食之。
《海藥》小兒赤白毒痢、蛇毒、癉、溪等毒,一切瘡腫方。
上并宜煎風(fēng)延,母服。只出南中,諸無所出也。
《子母秘錄》治小兒赤白痢多時,體弱不堪方。
上用宣連濃煎,和蜜服,日六、七服。量其大小,每煎三分水,減二分,頻服。
《子母秘錄》治小兒及大人赤白痢方。
上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細(xì)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更煎如膏,和酒服瘥。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腹內(nèi) 痛,羸弱不能飲食。白術(shù)散方
白術(shù) 人參(去蘆頭) 黃連(去須,銼,炒) 當(dāng)歸(銼,微炒) 地榆(銼) 木香 櫸株皮(銼)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煩渴寒熱,腹痛羸瘦,不欲飲食。地榆散方
地榆(炙,銼)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黃連(去須,銼,炒。各三分) 當(dāng)歸(銼,炒) 酸石榴皮(銼,微炒) 黃 (銼) 烏梅肉(微炒。各半兩) 龍骨(燒赤) 赤石脂(燒赤。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腹脹疼痛,不欲飲食,四肢瘦弱。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煨,用皮,三分) 當(dāng)歸(銼,微炒) 黃芩 龍骨 地榆(微炒,銼) 干姜(炮裂,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白術(shù) 甘草(微炒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又方
地榆(微炙,銼) 黃連(去須,微炒) 木香(各半兩) 當(dāng)歸(銼,微炒,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銼) 黃連(去須,微炒。各三分) 酸石榴皮(銼,微炒,半兩) 白龍骨 赤石脂(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不止鹿茸散方
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 訶黎勒(煨,用皮。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不止三骨散方
上件藥并燒為灰,細(xì)研。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腹痛不止。當(dāng)歸丸方
當(dāng)歸(銼,微炒,半兩) 黃連(去須,微炒) 龍骨 人參(去蘆頭) 鹿角(灰) 豆豉(炒微焦。各一分)
沒石子(微煨,二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粥飲研下十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瘦弱腹痛,不欲飲食。詞黎勒丸方
訶黎勒(煨,用皮) 地榆(微炙,銼) 赤石脂 當(dāng)歸(銼,微炒。各半兩) 黃連(去須,炒,三分) 吳茱萸(湯浸五遍,焙干,微炒,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腹痛,不欲乳食。鹿角丸方
鹿角(屑) 蕪荑仁 附子(炮裂,去皮臍) 當(dāng)歸(銼,微炒。各一分) 赤石脂 黃連(去須,銼,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努咽腸頭出。蚺蛇膽丸方
蚺蛇膽(一分) 烏梅肉(微炒,七枚) 蕪荑(微炒) 黃連(去須,銼,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赤白痢香連丸方
木香 訶黎勒(煨,用皮。各半兩) 黃連(去須,微炒,三分) 肉豆蔻(去殼,二枚) 丁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燒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又方
黃連(去須,微炒,一兩) 莨菪子(水浮,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干,炒令黃黑色,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又方
上將胡椒內(nèi)入牛膽中,寅日于堂屋后檐從東第七 懸之,至四十九日取,搗羅為末,用面糊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m.jfsoft.net.cn/zhicheng/加減服之。
《圣惠》又方
黃丹 黃連(去須) 白蕪荑(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為一塊,用炭火 令煙盡,候冷細(xì)研,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又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二宜湯下二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冷熱痢不止,腹痛,心神煩悶。犀角散方
犀角(屑) 白術(shù) 黃連(去須,銼,微炒) 當(dāng)歸(銼,微炒) 地榆(銼。各一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冷熱痢,腹痛。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煨,用皮) 當(dāng)歸(銼,微炒) 黃連(去須,銼,微炒。以上各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 木香 干姜(炮裂,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冷熱痢不止石榴皮煎方
酸石榴皮(炙令焦,銼) 黃連(去須,銼,微炒) 赤石脂(各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納蠟一兩。更煎三、五沸,不計時候,溫服半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冷熱痢,心神煩渴,腹痛,胸膈滯悶。烏梅散方
烏梅肉(微炒) 訶黎勒(煨,用皮。各五枚) 甘草(炙微赤,銼,三分)
上件藥細(xì)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放溫服之。
《圣惠》又方
黃連(去須,銼,微炒,二兩) 當(dāng)歸(銼,微炒) 烏梅肉(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七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又方∶
訶黎勒(煨,用皮,二兩) 地榆(炙微黃,銼,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博濟(jì)方》治男子、女人一切酒食所傷,取積滯,行冷氣。保安丸
巴豆(去皮。心后,一兩,研細(xì),紙裹去油了,入藥內(nèi)同研半兩) 青橘(去白,切作片子,炒令轉(zhuǎn)色,一兩一分)
黃連(去毛,銼,炒令紫色) 蓬莪術(shù)(銼了,炒令黃色) 干姜(炮裂,切細(xì),再炒少時。各一兩)
上件四味同為細(xì)末,入前巴豆同研令勻,以米醋糊和為丸如麻子大,用朱砂為衣。常服白湯下二丸,大人三丸。霍亂吐瀉,用煨生姜湯下五丸,小兒二丸。心氣痛,醋湯下三丸。白痢,干姜湯下。赤痢,甘草湯下五丸,小兒一丸至二丸?磧捍笮〖訙p與服。如疏轉(zhuǎn)多即止服。
《靈苑》治諸疾及小兒赤白痢玉液丹方
上四味并袞研如粉,入固濟(jì)瓶子內(nèi),蓋口。以五斤火 令通赤為度,取出細(xì)研,以粳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二丸至三丸,小兒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如瀉血,用黃 湯下。血痢,用冷水下。白痢,用干姜湯下。
寸白蟲,用蕪荑湯下。水瀉,米飲下。赤白帶,茱萸湯下。心痛,用醋湯下。腰膝疼痛,用鹿角湯下。氣痛,用橘皮湯下。
太醫(yī)局不二丸 治大人、小兒一切瀉痢,無問冷熱,赤白連綿不瘥,愈而復(fù)發(fā),腹中疼痛者,宜服之。
砒霜(研,入瓷合,以赤石脂固縫,鹽泥固濟(jì),燒通赤,候冷取出,一兩六錢) 白膠香(末,四錢)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七十個) 木鱉子(燒焦,十個) 黃蠟(一兩三錢) 黃丹(炒,二兩半) 朱砂(飛,研,半兩)
上合研勻,熔蠟和丸如黃米大,每錢作一百二十丸。每服一丸,小兒半丸。水瀉,新汲水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干姜湯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湯下。并放冷服之,臨臥服。忌熱物一兩時辰。
《譚氏殊圣》小兒水瀉,赤白痢方。
罌粟殼(用白蜜于新瓦殼上焙令黃色) 肉豆蔻(用面裹,火內(nèi)炮,令面黃色為度,不用面。各一兩)
上二味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用米飲調(diào)下。
《嬰孺》治百日兒患魚腦雜赤白痢,腹痛多啼。干藍(lán)湯方
干藍(lán)(切,五合) 升麻 芍藥(各四分) 鹽豉(一合半) 薤白(四莖)
上以水三升煮六合,分三服。
《嬰孺》治小兒下痢并冷熱黃 湯方
黃 芎 干姜 人參 黃芩 當(dāng)歸 甘草(炙。各二分) 桂心(一分)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二合,為二服。納牛黃五大豆許,末入之。
《嬰孺》治小兒赤白痢,經(jīng)時不已。犀角丸方
犀角(炙令焦) 赤石脂(各五分) 黃連 白頭翁(各六分) 茜草 枳殼 櫸皮(各三分) 女萎 黃芩 龍骨(各四分) 黃柏 甘草(炙) 干藍(lán)(各二分)
上為末,蜜丸。二、三歲服小豆大二十五丸,日再。量兒大小與服之。
《嬰孺》治二百日兒赤白痢,日夜五十行,此方大良。
干姜 白術(shù)(各五分) 茯苓 甘草(炙。各四分) 附子(炮,三分)
上切,以水四升煮一升,為四服。此方徐王效方也,更檢痢保中。亦有芒硝半合,牡丹三兩去心,上以水六升煮至三升,去滓納芒硝為三服,此是《刪繁方》。(《葛氏肘后》、《徐王效方》治熱痢方同!锻馀_》治冷熱痢亦同,卻附子只用二分。)
錢乙白附子香連丸 治腸胃氣虛,暴傷乳哺,冷熱相雜,瀉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晝夜頻并,乳食減少。
黃連 木香(各一分) 白附子(大,二個)
上為末,粟米飯丸綠豆大或黍米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食前清米飲下,日夜各四、五服。
錢乙豆蔻香連丸 治泄瀉,不拘寒熱赤白,陰陽不調(diào),腹痛腸鳴切痛,可用如圣。
黃連(炒,三分) 肉豆蔻 南木香(各一分)
上為細(xì)末,粟米飯丸米粒大。每服米飲下十丸至三、二十丸,日夜各四五服,食前。
《嬰童寶鑒》治赤白痢黑散子方
棗子(去核,五十個) 北礬(一兩,作小塊子,每一個棗子入一塊礬,麻皮纏定,燒留性,冷后用)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水調(diào)下。赤者,更入好茶半錢。白者不用。
《嬰童寶鑒》治小兒赤白痢宣連丸方
宣連(為末,用雞清搜作餅子,炙令黃,一兩) 木香(茱萸炒令黃,一分)
上件為末,面糊為丸如蘿卜子大。飯飲吞下十丸。
《嬰童寶鑒》治小兒赤白痢,疼痛。乳香丸方
乳香 朱砂 砒霜(各末一錢匕) 巴豆(二七個) 蠟(熔煮巴豆令黑,去豆入藥,半兩)
上件同和,熱搜令勻,候冷旋丸如蘿卜子大。每服一丸,白者,干姜湯下。赤者,甘草湯下。
《聚寶方》香萸丸 治赤白痢。
黃連 茱萸(各三分) 訶子皮(八個) 木香(一分)
上四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白痢,艾湯下。赤痢,陳皮湯下。三服見效。小兒,丸粟米大,下七丸至十丸。
《三十六種》治赤白痢黃連木香丸方
黃連(炮,紫色) 木香(炒。各一分) 訶子(炮,一個)
上為末,煉蜜為丸綠豆大。粥飲下十丸。
《惠眼觀證》阿膠散 治赤白痢方。
阿膠(蚌粉炒泡起住) 宣連 木香 肉豆蔻仁 訶子肉 甘草(炙。以上各一分) 石榴皮 朱砂 白礬(飛過。
各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飯飲調(diào)下。
《劉氏家傳》治小兒便赤白痢,日夜無度,腹痛不思飲食。大效如圣散方
御米殼 阿膠(麩炒) 綿黃 (炙) 人參 甘草(半炙半生)
上為銼散。每服一大錢,水五分盞,煎三分,去滓溫服。
《張氏家傳》如圣散 治下痢,或赤或白,不以久新,一服取效。男子、婦人、小兒悉皆治之。
罌粟殼(一兩,赤痢蜜炙一半,白痢干炙一半) 陳橘皮(赤痢炙一半,白痢焙一半,半兩) 甘草(赤痢炙一半,白痢焙一半,二錢半)
如下痢赤白,二藥相合而服。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大錢,先放藥于盞內(nèi),用百沸湯浸之,急用一盞蓋合,勿令透氣,等少時藥微溫,將清者服。候一兩刻,再用百沸湯浸前滓,根據(jù)前服一次,不拘時候。服藥畢。忌一切生冷,可吃粥五、七日為妙。
《張氏家傳》軟紅丸 治傷寒結(jié)胸,煩躁吐逆,不省人事及泄痢日無度數(shù);小兒五疳八痢,羸瘦焦黃,赤白痢。
此藥能取虛中積,不動臟腑,性極平善。老人、小兒及久病積毒,轉(zhuǎn)取不效,肌膚困弱等。宋學(xué)士方。
乳香(研) 砂(飛) 輕粉 黃丹(飛) 粉霜(各一兩) 巴豆(去皮,不出油,二十一個)
上再研勻細(xì),以黃蠟半兩熬汁,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常服三丸至五丸,乳香湯下。
《張氏家傳》治一切酒食所傷,心腹大痛,嘔逆惡心,全不思飲食,暑月傷生冷果木;兼磨去遠(yuǎn)年、近日積塊,并治赤白痢。小丁香丸方
丁香m.jfsoft.net.cn/shouyi/ 肉豆蔻 五靈脂(與眾藥同研方可用。各一兩) 黑豆(不去皮,磨成極細(xì)末,十兩) 巴豆(長針穿,燈上燒八、九分熟,存性,罐子內(nèi)煨,教煙絕,研細(xì),竹紙出盡油,秤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沸湯調(diào)豆末一半和藥,入臼內(nèi)搗尤佳,丸如黃米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量大人、小兒加減常服,熟水下。伏暑傷冷,用桃枝湯下積滯,臨臥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干姜湯下。各忌熱物少時。
《莊氏家傳》小兒赤白痢姜橘散方
干姜(末) 青橘皮(末) 好蠟茶(末。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勻。每服一錢,米飲下,不計時候。
《莊氏家傳》治小兒、大人感陰冷、伏熱瀉痢。紫金散方
黃連(一兩,銼如茱萸細(xì),用茱萸一兩同炒,令紫黑色,去茱萸不用)
上為末,豬膽為丸,大小任便。未斷乳小兒可粟米大十丸,加至二十丸,米飲下;虼笕朔顩_熱,即茱萸倍之為末,而用米飲調(diào)下。或小兒大假瀉,亦倍茱萸。此以意觀冷熱增減茱萸也。常服大消疳積,當(dāng)為丸服。遇急病散服。
《孔氏家傳》治赤白下痢、骨立者方。
上用地榆一斤,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餳,絞濾,空腹服。
《吉氏家傳》治水瀉、赤白痢。茴香散方
茴香 橘皮(炒) 陳紫蘇(各半錢) 良姜 甘草 石榴皮(去白。各一分)
上焙末,米飲調(diào)下半錢。
《吉氏家傳》赤白痢方。
上用楊梅 為末,白湯調(diào)下。
《吉氏家傳》治赤白痢香連丸方
黃連 木香 訶子皮(各一兩) 豆蔻(二個) 子芩(半兩)
上末,蜜丸綠豆大?招模宕诐{湯下。大人十丸,小兒五丸?招模瘴缭俜,煎姜蜜湯下。
《吉氏家傳》治諸般痢及赤白疳痢等疾方。
黃連 黃柏(好者炙。各半兩) 桃白皮(一分) 胡粉(熬,一兩) 母丁香(三個)
上細(xì)末。每服二錢,小兒一錢,空心,米飲調(diào)下。
《吉氏家傳》香連丸 治小兒赤白痢,腹中氣痛,羸弱不思食方。
木香 宣連 胡黃連(各一分)
上為細(xì)末,水煮稀糊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飯飲吞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赤白痢方。
杏仁(去皮尖) 巴豆(去油。各七個) 百草霜(細(xì)研) 黃丹 黃蠟(各一錢)
上件為末,用熔黃蠟丸。大人、小兒隨年服。赤痢艾湯下。白痢甘草湯下。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乳香丸 治小兒赤白痢不止,腹痛,不思食,及水瀉方。
乳香(一錢) 羊糞(二十粒) 巴豆 杏仁 縮砂(各二十一粒) 五倍子(二錢)
上同入一罐子內(nèi),炭火燒過為末,酒蠟為丸。每服十丸,用白姜甘草湯下。水瀉冷水下。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平胃散 治大人、小兒水瀉,胃氣虛弱,飲食減,可傳成赤白痢,羸瘦,時復(fù)腹痛不可忍方。
丁皮(炒,五錢半) 陳皮(去白) 甘草(炙。各三錢半) 白姜(炮,一分) 肉桂(不見火,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小錢,沸湯入鹽點,大小加減。
長沙醫(yī)者王 傳銀珠丸 治小兒、大人赤白痢,里急后重,腹痛,服諸藥不瘥。此藥孕婦亦可服。
海附子(捶碎,研,兩個) 密陀僧(研) 定粉(研。各一兩) 罌粟子(御米是,銼、焙、碾、羅,十個)
上四味為細(xì)末,糯米粽子角七個,研爛如膏,和為丸。大人服豌豆大,小兒服黍米大,煎蘇木湯吞下兩丸,不拘時候。
長沙醫(yī)者鄭愈傳赤龍丹 治冷熱痢方。
大宣連(用巴豆同炒過,焦香為度) 吳茱萸(炒過,去梗葉。各一兩)
上為末,醋面糊為丸綠豆大,黃丹為衣。每服一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白姜湯下。水瀉痢陳米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