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簡史
先秦兩漢時期灸法簡史
灸療法是中醫(y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關于灸療法的起源,雖然還缺少確實可靠的資料來印證,但是目前多數學者認為,這一療法的出現不會晚于原始社會。根據近代考古學研究證明,早在北京猿人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用火,灸,《說文解字》釋為“灼也”,即是以火燒灼之意。先人們在用火過程中,可能因偶而不慎灼傷,結果卻使身體另外一部分的病痛得到意外的減輕或痊愈,多次的重復體驗,于是便主動地以燒灼之法來治療一些病痛,逐漸產生了灸療法。灸療法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既是關于經脈的專著,又是記載灸法的最早的醫(yī)學典籍。內所提到的各種經脈病癥,均采取灸療其所屬經脈之法。并發(fā)現,其中一些病癥甚至可以“久(灸)幾(既)息則病已矣”(《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同時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亦提到灸法和熨法。
在同時代的不少非醫(yī)學書籍中,也有不少灸法的記述。《左傳》中提到公元前581年醫(yī)緩給晉景公診病時說過的“攻之不可,達之不及”這樣一段話,其中“攻”字,一般認為應當作“灸法”。非醫(yī)藥文獻中最早提及“灸”字的,則見于《莊子·盜跖》篇:“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孟子·離婁》篇,還提出了艾灸“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從上述可知,灸療法不僅在醫(yī)學著作中已經作為一種主要療法應用于臨床,而且一些非醫(yī)家在引喻射事時亦多用灸法,這充分表明,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灸療之法已經相當盛行了。
產生于奏漢之際的醫(yī)學巨著《
黃帝內經》,把灸法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進行系統介紹,強調“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靈樞·官能》)。它首先指出“灸{8}者亦從北方來”(《素問·異法方宜論》),說明灸法的產生與我國北方人居住條件、生活習俗和發(fā)病特點有關。灸法的適應癥包括外感病、內傷病、臟病、寒熱病、
癰疽、癲狂等,如“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癰”(《素問·異法方宜論》)。灸法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補陰陽、逐寒邪、暢通經脈氣血等多個方面!秲冉洝愤提到灸的補瀉之法:“以火補之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之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靈樞·官能》)。最后,指出艾灸之禁忌癥為:陰陽俱不足或陰陽俱盛者、陽盛亢熱及息積等病!饵S帝內經》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療法的基礎。東漢張仲景所撰《
傷寒雜病論》一書,其內容以方藥辨治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為主,盡管針灸條文不多,其中《傷寒論》載灸法7條,《金匱要略》2條,復出2條,實為7條,但是,對灸法的應用和禁忌癥有所發(fā)揮。在應用上,仲景指出灸法宜于三陰經病,或于少陰病初起,陽虛陰盛時,灸之以助陽抑陰;少陰下利
嘔吐,脈微細而澀時,升陽補陰。或厥陰病手足厥冷,脈促之證,灸之以通陽外達;脈微欲絕者回陽救逆。灸法禁忌范圍則包括太陽表癥、陽實熱盛、陰虛
發(fā)熱等。這些,對后世醫(yī)家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晉唐宋時期灸法簡史
從兩晉至唐宋,是我國針灸史上灸療法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時期。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灸法專著大量出現: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灸法專著是三國時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寫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已亡佚。敦煌卷子本中的殘卷《新集備急灸經》,則至遲是在唐·威通二年(公元682年)依照刊本抄錄的,不僅證實該書成書年代甚早,也表明我國早期刊本中就有灸治的專書。另有唐·崔知悌之《骨蒸病灸方》一卷,記載專病灸治經驗,原書雖已失佚,但尚收存于《外臺秘要》及《蘇沈良方》之中。至宋代灸法專著更不斷出現,如《黃帝明堂灸經》三卷、聞人耆年之《備急灸法》一卷,西方子《明堂灸經》八卷以及莊綽《灸膏肓俞穴法》一卷等。這些專著在不同時代,從不同角度記載和總結了古代醫(yī)家灸法經驗。
二、醫(yī)籍中灸療占據重要地位
在晉唐至宋代的一些重要醫(yī)學著作和針灸書籍中,灸法都被作為重要的內容被載入。晉·葛洪之《肘后備急方》,大量收集了當時及前人治之有效而又簡便易行的灸方。全書共109條針灸醫(yī)方,灸方就占94條之多。除繼承《內經》及《針灸甲乙經》的直接灸法外,首創(chuàng)隔物灸法,包括隔鹽炎、隔蒜灸、
川椒灸等。另外尚應用蠟灸,以瓦甑代替灸器及燒艾于管中薰灸等。晉隋時期醫(yī)家陳延之,是提倡灸法的先驅之一,所撰《小品方》(現已亡佚)是我國古代一本重要方書,對灸法也多有論述。他指出“夫針術須師乃行,其灸則凡人便施。為師解經者,針灸隨手而行;非師所解文者,但依圖詳文由可灸;野間無圖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表明灸法簡便有效易于推廣。從散在于其它醫(yī)籍的近三十則陳氏的灸方中,可以看出,他主張取穴少而精,強調灸前刺去惡血,用灸壯數多達50~100壯,也有用隨年壯。特別是關于灸禁問題,認為《內經》禁灸十八處并非絕對,并提出直接灸要“避其面目四肢顯露處,以瘡瘢為害耳”等。其中不少觀點,至今仍然可取。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載述了大量灸療內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種隔物灸法,如隔豆豉餅灸,隔泥餅灸,隔附片灸及隔
商陸餅灸等。在灸療范圍上有較大的擴展,首先增加灸療防病的內容,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凡人吳蜀地游官,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厲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其次,灸治的病種較前代有所增加,特別是在熱證用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熱毒蘊結之癰腫,以灸法使“火氣流行”令其潰散;另如對
黃疸、淋癥等溫熱病及
消渴、失精失血之陰虛內熱病癥等,均用灸法取效。這顯然是對《傷寒論》某些偏頗提法的糾正,也是對灸療法的補充和完善。同時代的王燾,更是重灸輕針,提出灸為“醫(yī)之大術,宜深體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外臺秘要·中風及諸風方一十四首》),在《外臺秘要》一書中,針灸治療部分,幾乎都用灸方。這種棄針重灸的觀點,當然屬于偏見,但是可證明當時對灸法的重視。
宋代著名針灸家王執(zhí)中撰《針灸資生經》一書,亦以灸法為主,并記載了灸勞法、灸
痔法、灸腸風、灸發(fā)背、膏肓俞灸法、小兒胎疝灸等灸治之法。書中還收錄不少本人或其親屬的灸療治驗,如“予嘗患溏利,一夕灸
三七壯,則次日不如廁,連數夕灸,則數日不如廁”(《針灸資生經·第三》)。另外,王執(zhí)中對灸感
流注也作了較深入的觀察:“他日心疼甚,急灸中管(脘)數壯,覺小腹兩邊有冷氣自下而上,至灸處即散”(《針灸資生經·第四》)。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濟本事方》以及《圣濟總錄》等重要醫(yī)方書中,亦多收載有灸療內容。如許叔微強調陰毒、陰證、陽微最宜用灸的觀點,創(chuàng)隔
巴豆、
黃連灸法,方法是“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普濟本事方·卷九》)。由于燒灼灸法較為疼痛,使人臨醫(yī)畏灸,南宋·竇材在其所撰之《扁
鵲心書》中,首載了“睡圣散”,服后施灸,“即昏不知痛”(《扁鵲心書·卷上》)。
三、灸法應用的專業(yè)化和普及化
在唐宋時期,隨著灸法的專門化,出現了以施行灸法為業(yè)的灸師。如唐·韓愈的《譴瘧鬼》詩云:“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昌黎先生集·卷七》),生動地按期繪了大炷艾灼的場面。宋·張杲《醫(yī)說》中,也曾有灸師之稱。除灸師專門掌握施灸技術外,鑒于當時盛行灸法,非醫(yī)者對灸法也加以應用。《南史·齊本記》載,有人自北方學得灸術,因治有效驗,迅速推廣,一時間都中大為盛行,被稱之為圣火,甚至詔禁不止!秱浼鼻Ы鹨健ぞ矶拧芬蔡岬剑骸皡鞘穸嘈芯姆ā!北砻鞔朔ㄔ诿耖g中已頗為普及。另外,宋“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視之,親為灼艾”。宋·蘇東坡寫有《灼艾帖》,李唐畫有《灸艾圖》,更證實了灸療在唐宋之際流傳之廣。
-----------金元時期灸法簡史
金元時期,由于針法研究的崛起,灸療的發(fā)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以金元四大家為首的不少醫(yī)家,在灸療法的鞏固和完善方面,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劉河間不囿于仲景熱證忌灸之說,明確指出“骨熱……灸百會、大椎”等,并總結了引熱外出,引熱下行及瀉督脈等諸種灸法,羅天益則主張用灸法溫補中焦,多取氣海、中脘、足三里三穴施灸,認為可“生發(fā)元氣”、“滋榮百脈”等。
朱丹溪也有不少灸治驗案的記載,如“一婦人久積怒,病癇,目上視,揚手擲足,筋牽,喉聲流涎,定時昏昧,腹脹痛沖心,頭至胸大汗,癇與痛間作,……乘痛時灸大敦、行間、中脘,……又灸太沖、然谷、巨闕及大指甲內間,又灸鬼哭穴,余證調理而妥”(《丹溪心法》)。另如元代名醫(yī)危亦林,在其所著《世醫(yī)得效方》載述刺灸法治療的56個病癥中,灸法約占十分之八,且多涉及各科急性熱病,時令病及驚、厥、損傷等癥。并提出“陰毒疾勢困重,……則灼艾法惟良。”(《世醫(yī)得效方·集論說》)導陰毒宜灸的觀點。在施灸方法方面,則不采用晉唐時期動輒百壯的做法,常因病癥、因部位而用竹筋大、麥粒大、
綠豆大、
雀糞大,或靈活地“大小以意斟量”,以定艾炷之大小。且多數用七壯、二七壯、三五壯等。還重視對于灸后的護理,“以溫湯浸手帕拭之”,“以
柳枝煎湯洗后灸之”,防止感染,確為經驗之談。
-----------明清時期灸法簡史
明清時期,是我國針灸學從成熟而又逐步走向衰落的時期,雖然,這一時期偏重針法的應用,但灸療也有一定的進展。明代著名醫(yī)家張景岳,在所著《類經圖翼·卷十一》中,專門輯錄明以前幾百個灸法驗方,涉及內、外、婦、兒各科幾十種病癥。另在《景岳全書》9~36卷所論述各科70余類病癥中,有二十類提到針灸療法,其中涉及灸方的達十五類,并詳細論述了灸法的治療作用。因此,可以說是對明以前灸療臨床經驗的一次總結,明代偉大針灸學家楊繼洲,也重視灸法的研究和實踐,強調針灸并重。《
針灸大成》第九卷,論述灸法凡四十一節(jié),內容涉及廣泛,有灸法、取膏肓穴法、相天時、發(fā)灸法及艾灸補瀉等,以及灸治各種急慢疾病二十余種。在施灸方法的革新上,值得一提的是艾卷灸法的創(chuàng)用。此法最早記載于明初朱權之《壽域神方·卷三》,其云:“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于隔紙上用力實按之,等腹內覺熱,汗出即差”。其后,逐漸發(fā)展,又在
艾絨里摻進藥末,命名為“雷火針”或“太乙神針”。所謂針,其實是灸,因它操作之法類似針法——隔幾層紙或布,實按在穴位上之故。艾卷灸操作方便,痛苦又較小,且可隨意調節(jié)熱力,故很快得以推廣。后來還有《太乙神針心法》(韓貽豐)、《太乙神針》(范毓{81}傳、周壅和編)等專書出現和流傳。除此之外,明代還有燈火灸的記載,系指用燈草蘸油點燃直接燒灼穴區(qū)肌膚的一種灸法;也有利用銅鏡集聚日光作為施灸熱源的“陽燧灸”等。
清代,是對我國灸療法的總結時期。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清·咸豐時醫(yī)家吳亦鼎所撰的《神灸經綸》一書,他在該書引言中指出:“灸法亦與地并重,而其要在審穴,審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說明灸法之重要!渡窬慕浘]》全面總結了清以前有關灸法的理論和實踐,并參合了不少作者本人的臨床經驗。是一本集大成式的灸法專著。另如清·廖鴻潤的《針灸集成》也收載了大量灸療的歷代文獻,予以分類編排,如制艾法一節(jié),就選錄了《醫(yī)學入門》、《醫(yī)方類聚》、《局方》等多種前人著作的論述。對“發(fā)灸瘡法”、“療灸瘡法”、“調養(yǎng)法”等都作詳細的介紹。
在施灸的方法上,趙學敏所撰的《串雅外編》一書中,介紹了不少民間灸法,如
雞子灸,其法為“雞子煮熟,對劈去黃,用半個合毒上,以艾灸”(《串雅外編·卷二》),另如碗灸、
麻葉灸、桑木灸等,應視為是對豐富多彩的灸法的一種補充。
清代末年,由于清政府在太醫(yī)院等官方機構中廢止針灸,導致了整個針灸學的衰落。灸法則因其法簡單方便價廉而又有較好效果,在民間仍流傳不息。
-----------此法簡單易行,太可惜了......
-----------謝謝!原來清代末年政府禁止了。
-----------學習一下,樓主辛苦了。
-----------學習了,謝謝。
-----------簡單 療效突出,是其最大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