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萬病回春 虛勞門 上課筆記
    

萬病回春教程:虛勞門

虛勞脈∶骨蒸勞熱,脈數(shù)而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加汗加嗽,非藥可除。虛怯癥者,皆因元氣不足,心腎有虧,或勞傷氣血,或酒色過度,漸至真陰虧損,相火隨旺。火旺則消灼真陰,而為嗽、為喘、為痰、為熱,為吐血衄血,為盜汗遺精,為上盛下虛。腳手心熱、皮焦、午后怕…

虛勞

脈∶骨蒸勞熱,脈數(shù)而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加汗加嗽,非藥可除。

虛怯癥者,皆因元氣不足,心腎有虧,或勞傷氣血,或酒色過度,漸至真陰虧損,相火隨旺;鹜鷦t消灼真陰,而為嗽、為喘、為痰、為熱,為吐血衄血,為盜汗遺精,為上盛下虛。腳手心熱、皮焦、午后怕寒、夜間發(fā)熱,或日夜不退,或嘈雜怔忡、嘔噦煩躁、胸腹作痛、飽悶作瀉、痞塊虛驚、面白唇紅、頭目眩暈、腰背酸疼、四肢困倦無力、小水赤色、脈來數(shù)大或虛細弦急。怪癥多端,犯此難治。虛勞不受補者,難治;咽喉聲啞生瘡者,難治;久臥生眠瘡者,難治。皆是陰虛火動,俱用滋陰降火東加減,或清離滋坎湯,后服滋陰清化膏、六味地黃丸之類;愈后用坎離既濟丸,乃收功保后之藥也。勞癥者,元是虛損之極,痰與血病。先起于陰怯,已后國家醫(yī)學(xué)考試網(wǎng)成勞,治藥一同。勞脈數(shù)大而虛,又有傳尸勞瘵之癥,乃臟中有蟲嚼心肺者,名曰瘵。此是傳尸疰骨勞。疰者,注也。自上疰下,骨肉相傳,乃至滅門者,亦有之矣。

虛勞者,陰虛而相火動也(陰虛火動者難治;虛勞不受補者,難治)。

滋陰降火湯 治陰虛火動,發(fā)熱咳嗽,吐痰喘急,盜汗口干。此方與六味地黃丸相兼服之,大補虛勞,神效。

當歸(酒洗,一錢二分) 白芍(酒洗,二錢三分) 生地黃(八分) 熟地黃(汁炒)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白術(shù)(去蘆,各一錢) 陳皮(七分) 黃柏(去皮,蜜水炒) 知母(各五分)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水煎。臨服入竹瀝、童便、姜汁少許,同服。
骨蒸勞熱者,陰虛火動也,加地骨皮、柴胡;
如服藥數(shù)劑熱不退,加炒黑干姜三分;
盜汗不止者,氣血衰也,加黃耆、棗仁(炒);
痰火咳嗽、氣急生痰,加桑白皮、紫菀、片芩、竹瀝;
咳嗽痰中帶血者,難治也,加片芩、牡丹皮、阿膠、梔子、紫菀、犀角、竹瀝;
干咳嗽無痰及喉痛生瘡、聲啞者,難治也,加片芩、瓜萎仁、貝母五味子、杏仁桑白皮、紫菀、梔子;
咳嗽痰多,津液生痰不生血也,加貝母、款冬花、桑白皮;
喉痛生瘡,聲音不清,或咽干燥,虛火盛也,用山豆根磨水噙之,再用吹喉散、噙化丸;若見咽喉痰火壅喉熱腫下者,同治;
痰火作熱,煩躁不安,氣隨火升也,并痰火怔忡嘈雜,加酸棗仁、黃芩、炒黃連、竹茹、辰砂、竹瀝;痰火驚惕,同治;
血虛腰痛,加牛膝、杜仲;血虛,腳腿枯細無力、痿弱,加黃耆、牛膝、防己、杜仲,去天門冬;
夢遺泄精者,虛火動也,加山藥、牡蠣、杜仲、故紙、牛膝,去天門冬;
小便淋濁,加車前瞿麥、萆解、 蓄、牛膝、山梔,去芍藥;
陰虛火動,小腹痛者,加茴香木香(少許),去麥門冬。

論陰虛火盛,脾虛者,宜滋陰降火健脾也。

清離滋坎湯 治陰虛火動,咳嗽發(fā)熱、盜汗痰喘心慌,腎虛脾弱等癥。

生地黃 熟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俱去心) 當歸(酒洗) 白芍(酒炒) 干山藥 山茱萸(酒蒸,去核) 白茯苓(去皮) 丹皮 白術(shù)(去蘆) 澤瀉 黃柏 知母 甘草(炙)
盜汗,加酸棗仁、牡蠣;嗽盛,加五味子、款冬花
痰盛,加貝母、瓜萎仁;熱盛,加地骨皮、玄參
心慌,加遠志、酸棗仁;
遺精,加龍骨、牡蠣( );
胸中不快,加陳皮;
泄瀉,加蓮肉、陳皮,去知母、黃柏。
上銼劑。水一碗半,煎至一碗。空心溫服。痰盛,加竹瀝一盞,姜汁一、二匙;
熱,加童便一盞,入藥同服;如吐血咳血,加鮮生地黃(搗)汁一盞同服。
此病陰血太虛,每日五更飲人乳汁一鐘,甚妙;與湯藥相間服之,久久奏效。

陰虛火動為諸癥者,宜丸藥兼而濟之也。

六味地黃丸 治形骸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寢汗發(fā)熱,五臟齊損,遺精便血,消渴淋濁等癥。此藥不燥不溫,專補左尺腎水,兼理脾胃。少年水虧火旺陰虛之癥,最宜服之。

懷熟地黃(姜汁浸,焙干,八兩) 干山藥(四兩) 山茱萸(酒浸,去核,四兩) 白茯苓(去皮,三兩) 牡丹皮(三兩) 澤瀉(三兩)

心腎不交,消渴引飲,加五味子二兩,麥門冬三兩,名腎氣八味丸;虛勞,加紫河車一具;兼補右尺相火,加附子、官桂各二兩,名八味丸;如遇傷于陰,致相火盛者,加黃柏(酒炒)三兩,知母(鹽水炒)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九,空心淡鹽湯下。腎水不能攝脾土,多吐痰唾,姜湯下。凡年幼被誘欲太早者,根本受傷及稟賦薄者,又斫喪之過,隱諱不敢實告,以致元氣虛憊,或遺精盜汗,神疲力怯,飲食不生肌肉,面白、五心發(fā)熱,夏先畏熱,冬先怕寒,腰疼膝重,頭暈?zāi)垦,故曰水一虧則火必勝,火旺則肺金受克而痰嗽矣。或勞汗當風(fēng),面出粉刺。已上癥見,虛損成矣。宜以此藥服之,可保無虞矣。

咳嗽痰喘不絕聲者,急則治其標也。

玄霜雪梨膏 生津止渴,除咯血、吐血、嗽血久不止,及治勞心動火、勞嗽久不愈。消痰止嗽,清血歸經(jīng)。

雪梨(六十個,去心、皮,取汁二十鐘。酸者不用) 汁(十鐘) 鮮生地黃(搗取汁,十鐘)麥門冬(搗爛煎汁,五鐘) 蘿卜汁(五鐘) 茅根汁(十鐘)

上六汁再重濾去滓,將清汁再入火熬煉,入蜜十六兩,飴糖八兩,姜汁半酒盞,入火再熬如稀糊,則成膏矣。如血不止,咳嗽,加側(cè)柏葉(搗)汁一鐘,韭白汁半鐘,茜根汁半鐘(俱去滓),入前汁內(nèi)煎成膏服之。

陰虛火動而后嗽者,緩則治其本也。

滋陰清化膏 清痰火、滋化源。肺腎乃人身之化源。

生地黃(酒洗) 熟地黃(酒浸)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白茯苓(去皮,一兩) 山藥(炒,一兩) 枸杞子 白芍藥(酒炒,各一兩) 五味子(七錢) 黃柏(鹽酒炒,一兩) 知母(鹽水炒) 玄參 薏苡仁(炒,各一兩) 甘草(生,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津液噙化咽下。有盜汗,加黃耆(蜜炙)七錢;痰嗽甚,加陳皮、貝母各一兩。

陰虛發(fā)熱、嗽血、大便結(jié)者,此虛火盛也。

坎離膏 治勞瘵發(fā)熱,陰虛火動,咳嗽吐血、唾血、咯血、咳血、衄血、心慌、喘急、盜汗。

黃柏 知母(四兩)生地黃 熟地黃 天門冬(去心m.jfsoft.net.cn/yishi/)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杏仁(去皮七錢) 胡仁(去皮尖,凈仁,四兩) 蜂蜜(四兩)

先將黃柏、知母,童便三碗,側(cè)柏葉一把,煎至四碗去渣;又將天、麥門冬,生、熟地黃入汁內(nèi),添水二碗,煎汁去渣,再搗爛如泥;另用水一、二碗熬熟,絞汁,入前汁。將杏仁、桃仁,用水擂爛再濾,勿留渣,同蜜入前汁內(nèi)。用文武火熬成膏,瓷罐收貯封口,入水內(nèi)去火毒。每服三、五匙,側(cè)柏葉湯調(diào),空心服。忌銅鐵器。

咳嗽吐血、喘急不能食者,脾肺虛損也。

寧嗽膏 治陰虛咳嗽,火動發(fā)熱,咯血吐血,大斂肺氣。

天門冬(去心,八兩) 杏仁(去皮) 貝母(去心) 百部 百合(各四兩) 款冬花蕊(五兩) 紫菀(三兩) 雪白術(shù)(去蘆油,八兩)

上俱為粗末,長流水煎三次,取汁三次,去渣;入飴糖八兩,蜜十六兩,再熬;又入阿膠四兩,白茯苓四兩為末(水飛過,曬干);三味入前汁內(nèi),和勻如糊,成膏。每服三、五匙。

痰嗽喘熱而泄瀉者,此脾憊也。參苓白術(shù)散主之(方見泄瀉)。

瑞蓮?fù)?/span> 治元氣大虛,脾胃怯弱,泄瀉不止,不思飲食。

干山藥(炒) 蓮肉(去心皮) 白術(shù)(去蘆油,土炒)芡實(去殼,各二兩)楝參(去蘆,五錢)白茯苓(去皮)橘紅 白芍(酒炒,各一兩) 甘草(炙,五錢)
上為末,用 豬肚一個,洗令凈煮爛,搗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送下。再兼服白雪膏(方見內(nèi)傷)。

咳嗽喘熱而痢疾者,脾腎俱憊也。

和中湯 治虛勞赤白痢疾,或腹痛里急后重。

歸身(酒洗,上) 白芍(酒炒,上) 白術(shù)(去蘆,上) 茯苓(去皮,中) 陳皮(中)黃連(有紅多者,加) 黃芩(炒,中) 甘草 木香少許紅痢,加阿膠(炒,上); 白痢,加干姜(炒黑,下)。
上銼一劑。水煎,食前溫服。如久不止,再兼服實腸散(方見痢疾)。

駐車丸 治下利赤白,腹痛甚者及休息痢。駐者,止也,言藥止痢如車之駐也。予每用此治陰虛勞嗽而為痢者,殊效。

川黃連(炒,三兩) 真阿膠(蛤粉炒,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干姜(炒黑,一兩) 赤茯苓(去皮,一兩)
上為細末,醋打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湯送下。

痰嗽喘熱、脾虛飽悶發(fā)腫者,難治也。分消湯主之(方見臌脹)。

病后調(diào)理者,乃收功保后之劑也。

坎離既濟丸 治陰虛火動、勞瘵之疾。

當歸(酒洗,六兩) 南川芎(一兩) 白芍(酒炒,三兩) 熟地黃(酒蒸) 生地黃(酒洗)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各四兩) 五味子(三兩) 山藥(二兩) 山茱萸(酒蒸,去核,四兩) 牛膝(去蘆,酒洗,四兩) 黃柏(去粗皮,九兩,酒炒三兩,蜜水炒三兩、鹽水炒三兩) 知母(去毛,酒浸二兩,鹽水浸二兩) 版(去邊,酥炙脆,微黃色,三兩,用卜者鉆過多)
上為末,忌鐵器,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補遺方 噙化仙方 治五勞七傷,吐膿吐血吐痰,咳嗽喘急。

甜梨汁 白蘿卜汁 生姜汁 白糖(各二兩) 遼五味子(去梗,一兩) 款冬花(二兩) 紫菀(二兩) 桔梗(二兩)

上共熬成膏,后入人參一錢為末,入前汁內(nèi)和勻為丸,如彈子大。至晚噙化一丸,不過十丸,其病可痊。

世人唯知百病生于心,而不知百病生于腎。飲酒食肉,醉飽入房,不節(jié)欲,恣意妄為,傷其精,腎水空虛,不能平其心火;心火縱炎,傷其肺金,是絕腎水之源。金水衰虧,不能勝其肝木,肝木盛則克脾土而反生火;火獨旺而不生化,故陽有余而陰不足。其病獨熱而不久矣。


點擊查看:<<萬病回春>>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