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莊有言,精太用則竭,神太勞則憊。借是可以論病矣。夫人所以根本此性命者,氣與血也 形 則便濁汗多;肝家虛,則筋攣目眩;腎家虛,則腰痛泄精;肺家虛,則咳嗽哄熱;脾胃虛,則嘔吐不食,日就羸黃,或乃胃熱消谷,飲食雖多,亦不生肌肉而轉(zhuǎn)加瘦悴矣。前是數(shù)證,其間大抵心下引脅俱疼,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yǎng)之也。治法大要∶潮熱者,不可過用寒涼 秘結(jié)者,不可驟與疏泄;嗽喘者,不可妄施發(fā)散;咯血者,不可錯(cuò)認(rèn)以為熱,但以滋養(yǎng)營血 為上,調(diào)平臟氣次之,某病某藥,又于養(yǎng)血調(diào)氣之中而增益也。其或骨間有熱,以致四肢緩 弱不舉,此則骨痿,欲斯疾之有瘳也,難哉!雖然當(dāng)歸、地黃、黃耆、芍藥固養(yǎng)血之上藥也,亦當(dāng)以益胃消痰輩佐之。蓋人以谷氣為本,所謂精氣、血?dú)庥晒葰舛。古人以五味、?谷、五藥養(yǎng)其病者,不無先后于其間也。當(dāng)歸、地黃戀膈引痰,黃 、芍藥多則傷胃,是可 膠柱調(diào)瑟而劑量輕重之不審乎?抑余聞諸虛不足,皆成勞倦,此可療不可惡之疾也。其視傳 疰一種,實(shí)霄壤焉。傳疰者,挾邪精鬼怪之氣而作也。經(jīng)曰∶人有逢年月之厄,感鬼神之精,無處不惡,沉默而不能的知所苦,積歲漸至委頓,既往復(fù)傳疰于旁人,須用通神明、去惡 氣等劑療之,或者刳麝 犀,驅(qū)伐邪惡,飛丹煉石,引納清和,蓋為尸疰設(shè)也。前集咳嗽 中亦略陳之。
勞倦之疾,百脈空虛,非滋潤粘膩之物以養(yǎng)之,不能實(shí)也。古方用鹿角膠、阿膠、牛乳、飴 ..燥 ..水 ..或數(shù),皆虛勞之候也。大者易治,血?dú)馕炊,可斂而正也;弦者難治,血?dú)庖押,未易調(diào)補(bǔ)之;若帶雙弦,則為賊邪侵脾,此尤難治;加數(shù),劇則殆矣。
灸勞法 膏肓二穴,可以回生;蚨悄毾鄬(duì),取背脊骨對(duì)正,灸亦有驗(yàn),艾柱亦不可多。
十補(bǔ)湯(方見痼冷門。) 虛勞通用。嗽加北五味子;痰加半夏;發(fā)熱加柴胡;有汗加 牡 蠣;雙和湯 五勞六極七傷通用。
白芍藥(二錢半) 當(dāng)歸 川芎 黃耆(蜜炙,各一兩) 熟地黃(洗,酒蒸) 辣桂 甘草(炙
上粗末。每服三錢,姜、棗煎,食前服,或入二陳湯同煎。
地骨皮散 治虛勞潮熱,骨蒸壯熱。
地骨皮(洗) 秦艽(洗,去蘆) 柴胡 枳殼(制) 知母(生) 當(dāng)歸 鱉甲(醋炙黃,各半兩)
上粗末。每服三錢,桃柳枝各七寸,姜三片,烏梅一個(gè)同煎,空心臨臥各一服。潮熱甚,加
枳殼散 治虛勞大便秘澀。
枳殼(五兩,制) 甘草(炙,一兩半) 加杏仁(去皮,炒) 阿膠(炒酥) 生地黃(各一兩)
上細(xì)銼。每服三錢,姜五片,蜜三匙,烏梅一個(gè)同煎,空腹服。
加味人參紫菀散 治虛勞咳嗽。
人參 北五味子 紫菀茸 陳皮 貝母(去心) 紫蘇葉 桑白皮(炒) 白茯苓(各一兩) 杏酥,半兩)
上粗末。每服三錢,姜七片,棗二枚,烏梅一個(gè),食后煎服。
大阿膠丸(方見嗽門。) 治虛勞嗽血,咯血,前血類。茅蘇湯、豆蘇湯、薏苡湯、人參湯,
人參芎歸湯 治虛勞少血,肺熱嗽血。(方見咳嗽門。)
地黃飲 治骨蒸勞熱,咯血。
生地黃搗汁,入姜汁少許服之,以熱退為度,或利則止。
大寧嗽湯 勞嗽諸嗽通用,神效。
北五味子 茯苓 桑白皮(炒) 紫蘇 細(xì)辛 橘皮 枳殼(制) 杏仁(去皮,炒) 阿膠(炒酥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烏梅半個(gè),食后煎服。勞嗽多加川芎。
遠(yuǎn)志丸www.med126.com 治虛勞驚悸,神氣不寧。
遠(yuǎn)志(姜汁腌,取肉,焙) 茯神(去木)黃耆(炙) 熟地黃(洗) 人參(各一兩) 石菖蒲(
上末,粟米糊丸桐子大。每二十丸,米飲下
龍齒湯 治心怔驚悸,常懷憂慮如人將捕,小便或少,或多,或濁。
半夏(制) 辣桂(各二兩) 人參 白茯苓 甘草(炙) 當(dāng)歸 龍骨(研) 北梗(炒) 遠(yuǎn)志(一兩)
上末。每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粳米百粒,食前煎服。
養(yǎng)心湯吞十四友丸 治虛勞少血,心虛多驚,精神恍惚。(方見驚悸門。)
辰砂妙香散 治虛勞心氣不平,小便膩濁。(方見疸門。)
集驗(yàn)鹿茸丸 治諸虛勞倦,補(bǔ)養(yǎng)心腎,滋益血?dú)狻?br>鹿茸(酥炙) 熟地黃 當(dāng)歸(酒浸,焙) 枸杞子 酸棗仁(慢火炒,去皮) 遠(yuǎn)志(姜汁腌,焙,各一兩) 麝(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還少丹 補(bǔ)虛勞,益心腎,生精血。
山藥(炮) 牛膝(酒浸,焙) 白茯苓 山茱萸 舶上茴香(炒,各一兩半) 續(xù)斷 菟絲子((酒浸,焙)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三十丸,鹽湯下。
黃耆十補(bǔ)湯 補(bǔ)虛勞,養(yǎng)血?dú)狻?br>黃耆(蜜炙) 當(dāng)歸(酒浸,焙) 熟地黃(洗) 茯神(各半兩) 白芍藥(一兩) 人參 白術(shù) 麥門冬(去心。
上銼,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食前煎服。
鹿茸大補(bǔ)湯 補(bǔ)虛損,益氣血。
人參 北五味子 當(dāng)歸 白術(shù) 白茯苓 熟地黃(洗) 白芍藥 黃耆(炙) 甘草(炙) 阿膠 子仁(略炒。茸(二兩,去皮毛
上細(xì)銼。每服三錢半,姜四片,棗二枚,食前煎服。
黃耆六一湯,治虛勞自汗。
黃耆(炙,六錢) 甘草(炙,一錢) 加白術(shù) 白芍藥(各三錢)
上粗末。每服二錢 姜棗煎服。
當(dāng)歸散 治虛汗、盜汗。
人參 當(dāng)歸(各一分)
上粗末,分兩服,以雄豬心一個(gè),新水煮熟取汁兩次,煎藥,空心臨臥服。
參苓白術(shù)散 治虛勞胃弱,飲食不進(jìn)。
人參 白茯苓 白術(shù) 甘草(炒) 山藥(炮,各二兩) 白扁豆(制,一兩半) 縮砂桔梗(
上末。每二錢,姜棗略煎。服
治中湯(方見嘔吐門。)人參開胃湯(方見脾疼門)、 二陳湯(方見瘧類) 可擇用。
桃仁煎 治勞疰?zhèn)魇,骨蒸倦弱?
大川椒(出汗) 生犀角 當(dāng)歸 續(xù)斷(各一兩) 桃仁(去皮,炒) 鱉甲(醋炙 黃,各一兩半 安息香 蘇合香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二十丸,米飲下,或用正川椒泡湯下。
神授丸 治傳尸勞疰,最殺勞蟲。
正川椒(色紅而大者,去合口并子,以黃稈紙二重托之,于熱爐內(nèi)頻撥令出油,取頓地上,
上碾末,老酒浸白糕為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鹽湯下。逐時(shí)常服,滿一斤,瘵疾 茴香酒下
燒發(fā)方 治癆瘵。
生發(fā)燒存性,為末,水調(diào),空心服。此亦用枕骨之意。蘇合香丸(方見諸氣門) 皆要藥也。
黃耆益損湯 治諸虛勞倦。
肉桂 熟地黃 半夏(制) 甘草(炙,各三分) 石斛(酒炒) 當(dāng)歸 川芎 黃耆(炙) 白術(shù)
上銼細(xì)。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食前煎服。有熱加柴胡。
補(bǔ)陰丸(《明醫(yī)雜著》)論曰∶人之一身,陰常不足,陽常有余,況節(jié)欲者少,過欲者多。
精 使 水 水 世之 必補(bǔ) 天 載 黃柏(去皮,酒拌,炒褐色) 知母(去皮毛,酒拌炒,忌鐵,各三兩) 鎖陽(酥炙干,二兩)杞子(甘州者)加至五錢)
上為細(xì)末,煉凈蜜和,入豬骨髓三條,和藥末杵極勻,丸梧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淡鹽
若有夢(mèng)遺精滑病者,加牡蠣(童便 七次)、白術(shù)(各一兩)、山茱萸(去核)、椿根白皮(炒
若有赤白濁病者,加白術(shù)、白茯苓(各二兩半)、山梔仁、黃連(炒,各五錢。)
若有軟弱無力者,加牛膝(酒洗,二兩)虎脛骨(酥炙透,二兩)、防己(酒浸, 洗)、木瓜(各五錢。)
若有疝氣病者,加蒼術(shù)(鹽炒,一兩半)、黃連(生姜汁炒)、山梔子仁(炒,各六錢)、川芎(一兩)、吳茱萸(炒)、青皮(去瓤,各五錢)
若脾胃虛弱,胃寒易泄者,加白術(shù)(三兩)、陳皮(一兩)、干姜(炒,加至七錢。)
若眼目昏暗者,加當(dāng)歸(酒洗)、川芎、菊花(各一兩)、柴胡、黃連(酒炒)、烏犀(各五
若兼氣虛之人,加人參、黃耆(蜜炙,各二兩。)
若左尺既虛,右尺亦微,命門火衰,陽事不舉,加黑附子(小便浸,炮去皮)、肉桂(去皮。
加減補(bǔ)陰丸
熟地黃(八兩) 菟絲子(四兩,鹽酒浸一宿) 當(dāng)歸(三兩,酒浸) 白芍(三兩,炒) 鎖陽兩半) 虎骨(二兩 (各二兩) 冬加干姜(一
上為末,豬骨髓入蜜丸梧子大。空心服一百丸,鹽湯下。
虎潛丸 治痿,與補(bǔ)腎丸同。
黃柏(半斤,酒炒) 龜板(四兩,酒炙) 知母(二兩,酒炒) 熟 陳皮 白芍藥(各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或粥丸。
一方加金箔一片,一方用生地黃。
懶言語加山藥,加炒黃柏、知兩半,熟 比前多一兩,余同。
六味地黃丸(《金匱》方) 治形體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久新憔悴,寢汗發(fā)熱,五臟
干山藥 山茱萸肉(各四兩) 澤瀉(去毛)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去皮,各三兩) 熟 (八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湯下,寒月溫酒下,如腎虛有飲作痰喘,
八味丸 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皮萎黃或
山藥丸(《和劑方》)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肌體消瘦,耳聾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方見漏濁門。)
四君子湯(《和劑方》)補(bǔ)氣,和胃,進(jìn)食。
白術(shù) 人參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
四物湯(《和劑方》)補(bǔ)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
當(dāng)歸 白芍藥 芎 地黃(婦人用生,男子用熟)
上 咀,水煎服。
八物湯 平補(bǔ)氣血,調(diào)和陰陽。
白術(shù) 人參 茯苓 甘草 白芍 當(dāng)歸 地黃 川芎
上 咀,水煎服。
黃耆建中湯(《和劑方》)治男子?jì)D人諸虛不足,羸乏少力。此藥大生血?dú),補(bǔ)益營衛(wèi)。
(方見虛汗門。)
人參養(yǎng)榮湯 治男婦血虛,短氣痿弱,有汗潮熱等證。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炙) 川歸 黃耆 肉桂 白芍藥(炒) 遠(yuǎn)志(去心) 五味子 熟
上 咀,水二鐘,姜三片,煎服。
加味補(bǔ)中益氣湯 治動(dòng)作勞倦可服。
人參(一錢)黃耆(七分) 甘草(四分) 白術(shù)(一錢) 當(dāng)歸(酒洗,一錢二分)陳皮(去白 花粉(五分) 黃
上 咀,用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滓溫服。
加味虎潛丸 治諸虛不足,腰腿疼痛,行步無力。壯元陽,滋腎水。
熟地黃(酒洗,八兩) 黃柏(蜜炒褐色) 人參 黃耆 (蜜炙) 當(dāng)歸(酒洗) 破故紙(炒) 鎖 洗) 菟絲子(酒浸。蒸) 知母(酒炒) 虎脛骨(酥炙,各二兩) 山藥(炒) 枸杞子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好酒亦可,干物
濟(jì)陰丸
黃柏(二兩七錢,鹽湯拌炒) 龜板(炙,一兩三錢五分) 陳皮(七錢) 當(dāng)歸(一兩,酒浸) 半) 山藥 白芍 砂杞子(五錢) 故紙(三錢半,
上為末,以地黃膏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
人參固本丸(《簡易方》)夫人心藏血,腎藏精,精血充實(shí),則須發(fā)不白,顏貌不衰,延年益
二地
生之地
之主,
生地黃 熟地黃(各酒洗浸) 天門冬(去心,酒浸) 麥門冬(去心,酒浸,各二兩)人參(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淡鹽湯任下。如有痰者,生、熟地黃
三才封髓丹 除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去心) 熟地黃(酒洗) 人參(各五錢) 黃柏(炒褐色,三兩) 砂仁(一兩半) 甘草
上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盞浸一宿,次日煎三
固真丹 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水火不升,下元虛冷,臍腹疼痛。
人參(一兩) 干山藥(一兩半,炒) 當(dāng)歸(酒浸) 黃耆(炒) 黃柏(炒) 白術(shù)(各一兩) 杜仲 瀉(半兩) 白茯苓 牡丹皮 搗如泥)
上前藥為極細(xì)末,和地黃膏拌勻,卻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淡鹽湯送 再加
沉香大補(bǔ)丸 專治下焦虛弱,補(bǔ)益元?dú),久服身輕體健,五臟調(diào)和,血脈通泰,功效甚妙。
黃柏(四兩,酒浸,炒褐色) 知母(一兩半,酒浸,焙) 熟地黃(酒浸,二兩) 芍藥 陳皮 二兩) 虎脛骨( 仲(酥炙) 澤瀉 大
上件,各要制度如法,曬干,碾為細(xì)末,酒煮黑羊羔肉熬為膏,去骨,內(nèi)加豬脊髓二付, 再
仙傳斑龍丸 蜀中有一道人,童顏漆發(fā),眉宇疏秀,自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zhuǎn)神 丹都 今壽 病,
地仙
鹿霜(十兩) 鹿膠(十兩) 菟絲子(十兩,酒浸一日,蒸,焙干為末) 柏子仁(十兩,去殼
上為細(xì)末,先將鹿膠用無灰酒于瓷器內(nèi),慢火化開,卻將膠酒煮糊和,杵二千下,丸如梧子
煮煉鹿霜膠法用新鹿角三對(duì),每對(duì)各長二寸,截?cái),長流水浸三日,刷去垢。每一斤用枳實(shí)子一兩,桑白 可添 角汁
經(jīng)驗(yàn)養(yǎng)榮丸 治男婦氣血兩虛,精神短少,脾胃不足,形體羸乏。
白術(shù)(土炒) 黃耆(蜜炙) 芍藥(酒炒) 遠(yuǎn)志(甘草略煮,去心,各一兩半) 當(dāng)歸身(酒洗)茱萸(去梗) 生
上為細(xì)末,用鴨一只,取血,入蜜煉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鹽湯送下。
寒月鹽酒送下。
如咳嗽,加麥門冬、貝母、紫菀、款冬花各一兩;熱加黃柏、知母各一兩;遺精帶濁,加牡
秘傳大補(bǔ)元丸 治男婦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形體羸乏,腰背痛疼,遺精帶濁。
黃柏(蜜炒褐色) 知母(乳汁浸,炒) 龜板(酥炙,各三兩) 淮熟地黃(酒洗,五兩) 牛膝 神(去心) 黃耆(蜜 何首烏(篾刮去皮) 人參(去蘆,各二兩) 當(dāng)歸身(酒洗) 天門冬(去心) 五味子(去枝核) 淮生地黃(酒洗,各一兩)白芍藥(酒炒,二兩,冬月只用一兩) 冬加干姜(五錢,炒黑色)、紫河車一具,一名混沌皮,即今之胞衣(取初產(chǎn)者為佳。如無初產(chǎn)者,或壯盛婦人胎者亦可。取一具,用線吊于急流 米泔水一碗許,于小罐內(nèi)微火煮一沸,取出勿令泄氣,再用小籃一個(gè),四周用紙密糊,將河車安于籃內(nèi),用慢火烘干,為末,入前藥。)
上為極細(xì)末,煉凈蜜入豬脊髓三條,和前藥杵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淡鹽湯 ..如夢(mèng)遺白濁加牡蠣一兩,白術(shù)、山茱萸各一兩五錢,茯苓二兩。
秘傳當(dāng)歸膏 治五勞七傷,諸虛勞極,脾胃虛弱。養(yǎng)血和中,滋榮筋骨,養(yǎng)陰抑陽。
當(dāng)歸(酒洗,一斤六兩) 生地黃(一斤,酒洗) 熟地黃(三兩,酒洗) 薏苡仁(八兩,米粉,去心) 山藥(五兩) 人參(四兩,加洗用。) 甘草(三兩) 枸杞子(一斤四兩, 甘州者佳 兩,去心)五味子(一兩) 琥珀(一錢二分)
上各細(xì)銼,和足,以水十斤,微火煎乏如,再加水十斤,如此四次,如法濾去滓,取汁, 文 六 兩
秘傳遠(yuǎn)志養(yǎng)心丹 治心虛手振。
生地黃(酒洗) 遠(yuǎn)志(甘草湯煮,去心) 當(dāng)歸(酒洗) 甘草(炙,各一兩五錢) 柏子仁 酸 汁泡七次) 南星 琥珀(三錢) 真金箔(
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津唾咽下。痰用姜湯送下。
茯苓補(bǔ)心湯 治心虛耗,不藏精血,以致面色黃悴,五心煩熱,咳嗽唾血,及婦人懷孕 惡阻
人參 茯苓 陳皮 桔梗 枳殼 前胡 川芎 地黃 川歸 芍藥 甘草(減半) 半夏 紫
上 咀,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平補(bǔ)鎮(zhèn)心丹(《和劑方》)治心血不足,時(shí)或怔忡,夜多異夢(mèng),如墮層崖。常服安心腎,益營衛(wèi)。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去梗) 車前子 茯神(去皮木) 肉桂 麥門冬(各一兩二錢半) 遠(yuǎn) 一兩半) 酸棗仁( 兩,別研為衣)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溫酒下。
八物定志丸(《拔粹》方)補(bǔ)益心神,安定魂魄,去邪熱,治痰。
人參(一兩半) 石菖蒲 遠(yuǎn)志(去心) 茯苓(去皮) 茯神(去心,各一兩) 朱砂(一錢) 麥門冬(去心) 白術(shù)(各半兩) 牛黃(二錢,別研)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水飲下五十丸,無時(shí)。
天王補(bǔ)心丹 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qiáng)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去煩熱,除驚
熟地黃 白茯苓 人參 遠(yuǎn)志(去心) 石菖蒲 玄參 柏子仁 桔梗 天門冬(去心) 丹 仲(姜汁炒斷
上各等分,為細(xì)末,煮蜜丸如彈子大,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用燈心、棗湯化
灸法 膏肓俞二穴、百勞一穴、心俞二穴、腎俞二穴、三里二穴、關(guān)元一穴、三焦俞二穴,
汗者,表虛而津液為之發(fā)泄也。夫人以衛(wèi)氣固其表,衛(wèi)氣所以溫肌肉,充皮膚,肥腠理, 司 而 以 與 陽 溢 矣 機(jī)
建中湯 治表虛自汗。
官桂(三分) 芍藥(一兩半) 甘草(炙,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姜五片,棗二枚,食前煎服。本方加黃 一兩,名黃耆建中湯,治 虛勞 附子
黃耆六一東加白術(shù)、芍藥,治諸虛自汗。(方見虛勞門。)
當(dāng)歸散 治虛汗盜汗。(方見虛勞門。)
術(shù)苓湯 治虛汗盜汗。
黃耆(炙) 防風(fēng) 白茯苓 白術(shù) 麻黃根節(jié)(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
上銼細(xì)。每服三錢,入小麥百粒同煎,臨臥服。加牡蠣亦得。
牡蠣散 治諸虛體常自汗,驚惕不寧。
左顧牡蠣(米泔浸洗, 透) 麻黃根 黃耆(蜜炙,各一兩) 加白術(shù)(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銼,每服三五錢,小麥百余粒同煎服。
龍膽散 治盜汗有熱。
龍膽草 防風(fēng)(等分,曬干)
上為末。每服一錢 溫米飲調(diào)下,臨臥服。
防風(fēng)散 治盜汗。
川芎(一分) 人參(半分) 防風(fēng)(二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臨臥米飲調(diào)下。
溫粉止汗法
川芎 白芷 白術(shù) 本(等分)
上為末,每藥末一兩,入米粉三分,夾和撲身,無 本亦得。
附湯(《濟(jì)生方》) 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
黃耆(去蘆,蜜炙) 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錢,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滓,臨臥通口服。
大補(bǔ)黃耆湯 治自汗,虛弱之人可服。
黃耆(蜜炙) 防風(fēng) 川芎 山茱萸(肉) 當(dāng)歸 白術(shù)(炒) 肉桂 甘草(炙) 五味子 人
上每服五錢,棗二枚,水煎服。
防己黃耆湯 治風(fēng)濕相搏,時(shí)自汗出。(方見濕門。)
加味建中湯 治諸虛自汗。
白術(shù) 黃耆(各一錢。蜜炙) 白芍藥(二錢) 肉桂(去粗皮,一錢) 甘草(七分)當(dāng)歸(酒
上 咀,用水一盞半,加炒浮小麥一撮,煎八分,去滓,入餳少許,再煎,溫服。
當(dāng)歸六黃湯(《圣惠方》) 治盜汗之圣藥也。
當(dāng)歸 生地黃 熟地黃 黃柏 黃芩 黃連(各等分) 黃耆(加一倍)
上銼,每服一兩,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滓,臨臥通口服。
一方 治盜汗
白術(shù)(三兩) 茯苓(二兩)
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去滓溫服,食前。
一方(《百一選方》)治脾虛盜汗。
人參 當(dāng)歸(各等分)
上二味等分,每服秤五錢,先用豬心一枚,破作數(shù)片,并心內(nèi)血煎湯,澄清汁,煎前藥服。
瘵蟲食人骨髓,血枯精竭,不救者多。人能平時(shí)愛護(hù)元?dú)猓pB(yǎng)精血,瘵不可得而傳。
惟夫 虛腹 其人 蟲次 間。
是 川芎 凡
芎歸血余散 治瘵疾先用此,次以鱉甲生犀散取蟲。
虎牙丸 治癆瘵瘦悴,咳喘聲啞,骨痿,殺下瘵蟲。
紫河車(一具。即男子胎衣。水洗凈,酒醋再拆洗,用童尿并好酒煮爛) 麝(半錢) 大紅川 骨(酒 酒炙) 生 浸,去皮,焙) 火燒存性,各二錢半) 心米湯下,午時(shí)又服。
雄麝丸 治癆瘵,殺瘵蟲,下惡物。
雄黃 雌黃 青黛(干) 代赭石(,醋淬) 朱砂(研細(xì),各二錢半) 大蝦蟆(一個(gè),酒炙 錢) 川巴豆
上細(xì)末,軟粳飯頭揉和杵丸桐子大。每二十粒,桃仁十四個(gè)去皮研,煎湯,月初五更,空心下。
五枝散 取下傳尸勞蟲。
桃枝 李枝 梅枝 桑枝 石榴枝(并東向小枝各七莖,長三寸) 青蒿(一小握) 苦楝根
上以童尿一升半,煎取其半,去滓,入安息香、蘇合香、阿魏各一錢,煎至一盞,濾清,調(diào) 頭 仍
藍(lán)汁方 殺瘵蟲、惡蟲,皆化為水。
生藍(lán)青葉(研,取自然汁一大盞。)
上入雄黃、枯白礬、安息香、紅硬降真香末各半錢,麝少許,研和。月頭五更空心服。
藍(lán)青
貓肝方 殺瘵蟲。
黑貓生取肝,曬干。
上為末。月首五更,空心,醇酒調(diào)服,或用酒浸而食之。
木香蛤蚧丸 治癆瘵久嗽聲干,骨痿瘦悴。
蛤蚧(一對(duì),尾全者,洗凈,酥炙) 生鱉甲(去裙,醋炙焦) 白茯苓 川芎 當(dāng)歸 北五味 酥) 巴戟( 香秦艽(洗) 羌
上細(xì)末,煉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煎棗湯,空心嚼下。
參耆散 治癆瘵嗽喘,咯血聲焦,潮熱盜汗。
柴胡 明阿膠(炒酥) 黃耆(蜜炙) 白茯苓 紫菀茸 當(dāng)歸 川芎 半夏(制) 貝母(去心) 活防風(fēng) 杏仁( 炙黃)
上粗末。每服二錢半,姜棗煎,食后少頃服。
全鱉丸 治癆瘵虛熱嗽喘。
知母 貝母(去心) 杏仁(浸,去皮,各三兩) 柴胡(二兩) 川芎(一兩) 當(dāng)歸 明阿膠(
上粗截,入濃瓷器中,用中等活鱉一個(gè),生宰于頭上,去鱉病,以鱉肉并血并藥,用醇酒五 藥, 神授丸(方見虛勞門) 論治瘵疾、瘵蟲有效,但隨時(shí)用飯頭丸服之,庶得藥味鮮。(凡服藥永 瘵有數(shù)蟲,如蜈蚣、如小蛇、如蝦蟆、如馬尾、如亂絲、如爛面、如蒼蠅、如壁蚰蟲, 上紫 形, 前方鱉甲生犀散已服后,準(zhǔn)七日又再服之。
滑伯仁論曰∶勞患人者,有病機(jī)之不同,有形狀之不一。肌膚羸瘦,骨熱如蒸,服藥無效, 耗, 久則 種種 滅門 竭血 困倦 有氣虛、有血虛。氣虛者易治,血虛者難調(diào)故也。又云:治虛勞,世用寒涼之藥治熱癥,熱之愈熱;用熱藥治寒癥,寒之愈寒,何也?對(duì)曰∶東垣有云,用苦寒之劑,妄治勞傷之熱, 大寒則愈虛其中,大熱則愈怯其內(nèi),治療無端,致傷脾胃,殊不知甘能緩火,勞者溫之,保全者當(dāng)求微病之初,莫治已病之后。察氣血之虧盈,審病源之要道,補(bǔ)益溫平,無不效驗(yàn), 故集諸方補(bǔ)附于后。
加味十全大補(bǔ)湯 治發(fā)熱漸成癆瘵者。
十全大補(bǔ)東加柴胡、黃連煎服。如熱在骨髓,更加青蒿、鱉甲煎服。(方見虛癆瘵。) 青骨散 治男子?jì)D人五心煩熱,欲成癆瘵。
生地黃(二兩) 人參(一兩) 防風(fēng)(去蘆,一兩) 北柴胡(二兩) 薄荷葉(七 錢半) 秦艽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太上混元丹(《醫(yī)方集成》) 治勞損五臟,補(bǔ)益真氣。
紫河車(一具,用少婦首生男子者良。帶子全者。于東流水洗斷血脈,入麝香一錢在內(nèi),以 砂(別 二兩) 白茯
上為末,入河車膏子和藥末,杵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沉
香湯
川巴戟(去心) 鐘乳粉 陽起石( ) 鹿茸(酒蒸) 龍骨 附子(炮,去皮臍) 黃耆(去蘆 修制為末,和前藥為丸。如婦人血海虛損,營衛(wèi)不足,多致潮熱,經(jīng)候不調(diào),或閉斷不通,
當(dāng)歸(去蘆) 石斛(去根) 紫石英(,醋淬七次,水飛) 柏子仁(炒,別研) 麝茸(酒蒸)鱉甲(醋炙) 卷柏葉(各一兩) 牛膝(去蘆,酒洗,一兩半) 修制為末,和前藥為丸,湯使如前。虛寒者,加炮熟附子二兩;咳嗽者,加紫菀茸二兩。
黃耆飲子(《濟(jì)生方》) 治諸虛癆瘵,四肢倦怠,潮熱乏力,日漸黃瘦,胸膈痞塞,咳嗽痰
黃耆(蜜炙,兩半) 當(dāng)歸(去蘆,酒洗) 紫菀茸(去土) 石斛(去根) 地骨皮(去根) 人參 洗七次) 甘草(炙,各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七片,棗一枚,煎服。此藥溫補(bǔ)營衛(wèi),枯燥者不宜進(jìn)。
唾血加阿膠、蒲黃各半兩。
m.jfsoft.net.cn/rencai/樂令建中湯 治臟腑虛損,身體消瘦,潮熱自汗,將成癆瘵。此藥大能退虛熱,生血?dú)狻?p>經(jīng)驗(yàn)地仙散 治骨蒸肌熱,一切虛煩。
五蒸湯 治骨蒸勞熱自汗。(俱見積熱門。)
蘇合香丸(《和劑方》) 治癆瘵傳尸,骨蒸發(fā)熱,肺痿喘急。(方見咳嗽門。)
地骨皮散 治虛勞潮熱,骨蒸壯熱瘵證。(方見虛勞門。)
遇仙灸(《和劑方》)治瘵捷法∶取癸亥日二更后,六神皆聚時(shí),解去下衣,直身平立,以墨取
將軍丸(秘方) 治傳尸癆瘵。前灸法并此藥,乃異人傳授累經(jīng)驗(yàn)。
錦紋大黃(酒蒸,曝、焙) 麝香(一錢,研) 貫眾 牙皂(去皮,醋炙) 桃仁(去皮,炒)
上為末,先將蒿葉二兩,東邊桃、柳、李、桑葉各七片,水一碗,煎七分,去滓,入蜜一大盞,再熬至成膏,入前藥末,及麝、安息香,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棗湯 下。
七圣神效散(秘方) 治男子?jì)D人遠(yuǎn)年近日五勞七傷,喘嗽血尸勞等疾,前藥無效,針灸不應(yīng)
鹿茸大補(bǔ)湯、(方見虛勞門。) 十全大補(bǔ)湯、(方見虛勞門。) 黃 益損湯、(方見虛勞門。)進(jìn)熱飲、(方書無進(jìn)熱飲,今存之。)清心蓮子飲、(方見諸淋門。) 地骨皮散、(方見虛勞 上各一貼,用無灰酒三升,浸瓷器瓶內(nèi)半月,開時(shí),空心進(jìn)二錢。輕者半月,重者一月,必然痊可。
(出《明醫(yī)雜著》) 王節(jié)齋曰∶男子二十前后,色欲過度,損傷精血,必生陰虛火動(dòng)之病。睡中盜汗,午后 發(fā)熱,哈哈咳嗽,倦怠無力,飲食少進(jìn),甚則痰涎帶血,咯唾出血,或咳血、或吐血、衄血, 身 病患愛命,堅(jiān)心定志,絕房室,息妄想,戒惱怒,節(jié)飲食,以自培其根。否則,雖服良藥無 用也。此病治之于早則易,若到肌肉消爍,沉困著床,尺脈沉取細(xì)數(shù),則難為矣。又此病大 忌服人參,若曾服過多者,亦難治。今制一方于后,治色欲證先見潮熱盜汗,咳嗽倦怠,趁 早服之。
主 方
川芎 熟地黃(各一錢) 白芍藥(炒) 當(dāng)歸(酒洗,各一錢三分) 黃柏(七分, 水拌炒) 知 三分) 天門冬(一錢 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溫服。
若咳嗽盛,加桑白皮、馬兜鈴、栝蔞仁(各七分)、 五味子(十粒)
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貝母、栝蔞仁(各一錢)。
若盜汗多,加牡蠣、酸棗仁(各七分)、浮小麥(一撮)。
若潮熱盛,加桑白皮、沙參、地骨皮(各七分)。
若夢(mèng)遺精滑,加牡蠣、龍骨、山茱萸(各七分)。
若赤白濁,加白茯苓(一錢)、黃連(三分。炒)
若兼衄血、咳血,出于肺也,加桑白皮(一錢)、黃芩、山梔仁(各五分,炒。)
若兼嗽血、痰血,出于脾也,加桑白皮、貝母、黃連、栝蔞仁(各七分。)
若兼嘔血、吐血,出于胃也,加山梔、黃連、干姜、蒲黃(炒,各一錢)、韭汁(半銀盞)、
若兼咯唾血,出于腎也,加桔梗、玄參、側(cè)柏葉(炒,各一錢) 若先見血證,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治法∶輕少者,涼血止血;盛大者,先消淤血,次 藥 而復(fù) 說 此病屬火,大便多燥,然須節(jié)調(diào)飲食,勿令泄瀉。若胃氣復(fù)壞,泄瀉稀溏,則前項(xiàng)寒涼之藥 氣復(fù),然后用前本病藥。收功保后,可合補(bǔ)陰丸常服之,及用葛可久方。
(出《十藥神書》) 《心法.附錄》曰∶夫人之生也,稟天地氤氳之氣,在乎保養(yǎng)真元,固守根本,則萬病不生 余嘗 之際 吐痰 全無 以大 竭其內(nèi) 于后, 見熱則 令其熟
保和湯 止嗽寧肺,保真湯 補(bǔ)虛除熱,
太平丸 潤肺除痿,消化丸 下痰消氣。
保和湯 內(nèi)分血盛、痰盛、喘盛、熱盛、風(fēng)盛、寒盛六事,加味和之。保真湯內(nèi)分驚悸、淋濁、便澀、遺精、燥熱、盜汗六事,加味用之,余無加用。服藥之法,每日仍濃煎薄荷湯, 灌嗽喉中,用太平丸,先嚼一丸,漸漸咽下,次噙一丸,緩緩溶化,至上床時(shí)亦如此用之。
夜則肺竅開,藥必流入竅中,此訣要緊。如痰壅,卻先用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次又依前噙太平丸,令其仰面臥而睡。服前七藥后,若肺有嗽,可煮潤肺丸食之。如常七藥之前,有余暇煮此服之。亦可續(xù)煮白鳳膏食之,固其根源,完其根本。病可之后,方可合十珍丸服之,此為收功起身之妙用也。
甲字號(hào)十灰散 治勞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藥止之。
大薊 小薊 柏葉 荷葉 茅根 茜根 大黃 山梔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
上各燒灰存性,研極細(xì)末,用紙包,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shí)先將白藕搗,絞汁, 或 藥
乙字花蕊石散 五內(nèi)崩損,涌噴血出升斗,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 存性,研如粉) 上童子小便一鐘,煎溫,調(diào)末三錢,甚者五錢,食后服下。
如男,用酒一半,女用醋一半,與童便和藥服,使淤血化為黃水,服此訖,以后藥補(bǔ)之。
丙字號(hào)獨(dú)參湯 止血后服此藥補(bǔ)之。
大人參(去蘆,二兩)
上 咀,水二鐘,棗五個(gè)煎,不拘時(shí)細(xì)細(xì)服之。服后宜熟睡一覺,后服諸藥除根。
丁字號(hào)保和丸 治勞嗽,肺成痿者,服之決效。
知母 貝母 天門冬 款冬花(各三錢) 麥門冬(去心) 天花粉 薏苡仁 杏仁 五味子(各二錢) 粉草(炙) 馬兜鈴 紫菀 百合 桔梗 阿膠(炒) 當(dāng)歸 生 紫 蘇薄荷(各五分)
一方無地黃,有百部。一方有蒲黃。
上以水煎,生姜一片,入飴糖一匙,入藥內(nèi)服之。每日三服,食后進(jìn)。加減于后。
血盛,加蒲黃、茜根、藕節(jié)、大薊、小薊、茅花。
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紅、茯苓、枳殼、枳實(shí)、栝蔞實(shí)(炒。)
喘盛,加桑皮、陳皮、大腹皮、蘿卜子、葶藶、蘇子。
熱盛,加山梔子(炒)、黃連、黃芩、黃柏、連翹。一方加款花,大黃。
風(fēng)盛,加防風(fēng)、荊芥、金沸草、甘菊、細(xì)辛、香附。
寒盛,加人參、芍藥、桂皮、五味、蠟片。
戊字號(hào)保真湯 治勞證體虛骨蒸,服之決補(bǔ)。
當(dāng)歸 生 白術(shù) 黃 人參(各三錢) 蓮心 赤茯苓 白茯苓(各半錢) 天門冬 麥門冬 陳皮 白芍藥 知母 黃柏(炒)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 熟 (各一錢) 赤 芍藥 甘草(各一錢半)
上以水煎,生姜三片,棗一枚,食后服。
驚悸,加茯神、遠(yuǎn)志、柏子仁、酸棗仁。
淋濁,加車前、臺(tái)烏藥、豬苓、澤瀉。
便澀,加木通、石韋、 蓄。
遺精,加龍骨、牡蠣、蓮須、蓮子。
燥熱,加滑石、石膏、青蒿、鱉甲。
盜汗,加浮麥子(炒) 牡蠣、黃耆、麻黃根。
己字號(hào)太平丸 治勞證久嗽,肺痿肺癰,并能噙服。
天門冬 麥門冬 知母 貝母 款冬花 杏仁(各二兩) 當(dāng)歸 生地黃 熟地黃 黃連 阿膠珠(各一兩半) 蒲黃 京墨 桔梗 薄荷(各一兩) 白蜜(四兩) 麝香(少 許)
上為細(xì)末和勻,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后下諸藥末,攪勻,再上火,入麝香略熬三二沸,丸如彈子大。每日三服,食后細(xì)嚼一丸,煎薄荷湯緩緩化下,次噙一丸,臨臥時(shí)。如痰盛,先用飴糖拌消化丸吞下,卻噙嚼此丸,仰臥,使藥流入肺竅,則肺清潤,其嗽退除,七日病痊。凡一切咳嗽,只服此藥立愈。
庚字號(hào)沉香消化丸 治熱痰壅盛。
青礞石( 黃金色) 明礬(飛,研細(xì)) 豬牙皂角 南星(火炮) 半夏(生) 白茯苓 陳皮(
上為細(xì)末,和勻,姜汁浸神曲,攪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每夜臨臥飴糖拌吞,次噙
辛字號(hào)潤肺膏 治久嗽肺燥肺痿。
羊肺(一具) 杏仁(凈研) 柿霜 真酥 真粉(各一兩) 白蜜(二兩)
上先將羊肺洗凈,次將五味入水?dāng)囌,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服,食前與七藥相間服之
壬字號(hào)白鳳膏 治一切久怯弱極虛憊,咳嗽吐痰,咳血發(fā)熱。
黑嘴白鴨(一只) 大京棗(二升) 參苓平胃散(一升) 陳煮酒(一瓶)
先將鴨縛定腳,量患人飲酒多少,隨量以酒燙溫,將鴨項(xiàng)割開滴血入酒,攪勻飲之,直入肺 中實(shí) 煮酒 補(bǔ)髓
癸字號(hào)補(bǔ)髓丹(一名十珍丸) 治久勞虛敗,髓干精竭,血枯氣少。服前藥愈后服此藥。
豬脊膂(一條) 羊脊髓(一條) 團(tuán)魚(一枚) 烏雞(一只)
四味制凈,去骨存肉,用酒一大碗于沙甕內(nèi)煮熟,擂細(xì),再入后藥。
大山藥(五條) 蓮肉(半斤) 京棗(一百枚) 柿霜(十枚)
四味修制凈,用井花水一大瓶,于沙甕內(nèi)煮熟,擂細(xì),與前熟肉一處,再用慢火熬之,卻下
明膠(四兩) 真黃蠟(三兩)
上二味逐漸下,與前八味和一處,擂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湯末、知母、黃柏末各一 如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