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小兒推拿 > 基礎知識 > 正文:小兒推拿手法及穴位
    

小兒推拿的手法及穴位

小兒推拿手法及穴位

1.基本手法

(1)指導法則

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故而進行推拿時,要注意手法輕柔、力量穩(wěn)定,推拿講究程序性。

(2)基本手法

基本的手法有很多種,包括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運法、捏法、擦法、搗法、捻法、刮法、搖法、拍法十五種手法。

2.推拿手法

(1)脾經

a.位置:位置主要分布在拇指上的螺旋紋狀面和橈側緣。

b.主治:腹瀉和積食等消化道疾病。

c.操作:家長將寶寶的拇指彎起來,順著拇指的橈側邊緣或者有螺紋的一面向上方推拿三百次左右。

(2)胃經

a.位置:在寶寶拇指的第二節(jié)處,或者在手掌大魚肌的外緣。

b.主治:寶寶腹瀉、嘔吐等腸胃病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m.jfsoft.net.cn。

c.操作:向上直推約三百次。

(3)肺經

a.位置:無名指的螺紋狀面。

b.主治:小兒氣喘咳嗽、胸口悶塞等。

c.操作:沿著螺紋旋轉或者順著指尖向上推兩百次左右,也可以沿著手指指尖向上推一百次。

(4)小腸

a.位置:小拇指的尺側邊緣。

b.主治:遺尿、尿赤等。

c.操作:從指尖向指根一直推下去,推五十次左右,反向也可以。

(5)六府

a.位置:在手臂前端的尺側邊緣。

b.主治:發(fā)燒、盜汗、便秘等。

c.操作:一直向前直推三百次。

(6)二人上馬

a.位置:在寶寶側小指指背和無名指的指關節(jié)內陷里。

b.主治:牙科疾病、肚子疼、脫肛等。

c.操作:手指掐三到五次,綿力按揉三十次。

(7)虎口

a.位置:在手背側面的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手掌骨中間,稍微靠近食指方向,即合谷穴的位置。

b.主治:感冒、牙疼。

c.操作:推拿三到五次。

(8)腹

a.位置:在小腹位置。

b.主治:腹脹、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

c.操作:用手指或手掌按摩,順著季肘朝外側分推,時間控制在5到10分鐘之內。

(9)肺俞

a.位置:在寶寶的第三段胸椎棘突的旁邊,大約1.5寸的位置。

b.主治:發(fā)燒、咳嗽、氣喘等。

c.操作:按揉五十次,也可以順著寶寶的肩胛骨從上向下直推三十次。

(10)

a.位置:處于寶寶的尾骨末端直至肛門的中間,即長強穴的位置。

b.主治:腹痛、拉肚子、便秘、脫肛等。

c.操作:按揉三百次、旋轉推拿三百次次,輕掐三到五次。

3.推拿穴位

小兒推拿的穴位分為直線、旋轉和垂直方向三種。

(1)直線方向

a.定義

直線方向的推拿手法,顧名思義,是指需要用推、捏等手法在呈直線狀的穴位處推拿。

b.補瀉原則

沿著向心方向的叫做補法,沿著離心方向的叫做瀉法,一前一后的推拿叫做平補平瀉法。至于那些分布在經絡的非特定穴位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m.jfsoft.net.cn,它們的補瀉原則則有些不同之處,順著經脈的方向叫做補,逆著經脈方向的叫做瀉,一前一后的推拿叫做平補平瀉。

(2)旋轉方向

a.定義

旋轉方向的推拿手法,指的是要運用揉、摩等手法在以點面狀分布的穴位處推拿。

b.補瀉原則

旋轉方向是順時針的叫做補,而反方向則叫做瀉,要是兼顧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話就叫做平補平瀉。要是穴位呈現(xiàn)左右對稱的狀態(tài)時,往內轉叫做補,往外轉叫做瀉,如果有兩個方向旋轉的叫做平補平瀉。

(3)垂直方向

a.定義

垂直方向的推拿手法是指需要用按、掐等手法在呈現(xiàn)點狀的穴位處推拿。

b.補瀉原則

垂直方向的補瀉原則是取決于推拿時力度輕重。力度稍重的叫做瀉,力度稍輕的叫做補,力度適中的叫做平補平瀉。

(4)特殊手法

諸如推三關和清天河水這樣的手法沒有固定的方向標準,因此補瀉手法與以上三種均有所不同。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