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Zi wam hua
|
蒙藥名 | 浩寧-尼敦-其其格
|
別名 | 魯格米格-莫德格,呼和-阿扎格,呼仍-溫都素,敖登-其其格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紫菀的花。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紫菀 Aster tataricus 1.f.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根莖短,簇生多數(shù)細(xì)報,外皮灰褐色。莖直立,上部分枝,表面有溝槽。根生葉叢生,開花時脫落;葉片匙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0~40cm,寬6~12cm,先端鈍,基部漸狹,延成長翼狀的葉柄,邊緣具銳齒,兩面疏生小剛毛;莖生葉互生,幾無柄,葉片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8~35cm,寬5~10cm,先端銳尖,常帶小尖頭,中部以下漸狹縮成一狹長基部。頭狀花序多數(shù),傘房狀排列,直徑2.5~3.5cm,有長梗,梗上密被剛毛;總苞半球形,苞片3列,長圓狀披針形,綠色微帶紫;舌狀花帶藍(lán)紫色,單性,花冠長15~18mm,先端3淺裂,基部呈管狀,花枝1枚,柱頭2叉;管狀花黃色,長約6mm,先端5淺裂,雄蕊5,花藥細(xì)長,聚合,包圍柱;子房下位,柱頭2叉。瘦果扁平,一側(cè)彎曲,長3mm,被短毛;冠毛白色或褐色,較瘦果長3~4倍;ㄆ8月,果期9~10月。
生于低山陰坡濕地或河邊草地。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地。河北、安徽等地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開花時采摘,除去苞片,陰干。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微苦,性平。效鈍、柔。
|
功效 | 殺黏,清熱,解毒,燥膿血,消腫。
|
主治 | 主治疫熱,天花,麻疹,猩紅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xiàng)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
蒙藥名出處 | 《認(rèn)藥白晶鑒》、《內(nèi)蒙古中草藥》、《內(nèi)蒙古植物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