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Bai dou kou
|
蒙藥名 | 查干-蘇格木勒
|
別名 | 額拉-帕拉木,勃仁乃賽音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白豆蔻 Amomum Rrauanh Pierre ex Gagnep. 多年生草本,高約2m。根莖粗壯,棕紅色。葉2列;葉鞘邊緣薄紙質(zhì),具棕黃色長柔毛;幾無葉柄;葉片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40~60cm,寬5~9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ㄐ2至多個從整基處抽出,長7~14cm,徑3~4.5cm,橢圓形或卵形;總苞片寬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3cm,寬1~1.8cm,膜質(zhì)或薄紙質(zhì),麥稈黃色,被柔毛,外表面有20~30條凹入的縱細條紋;花著生于苞片的腋內(nèi);花萼管狀,長約1.2cm,先端常膨大,3齒裂,被細柔毛;花冠管略長于花萼管,裂片3,白色,橢圓形;唇瓣橢圓形,長約2cm,寬約1cm,勺狀,白色,中肋處稍加厚,黃色,先端鈍圓,2淺裂;雄蕊1,長約6mm,花藥寬橢圓形,長約3mm,藥隔附屬體3裂;子房下位,被柔毛,具2枚棒狀附屬體,花柱1,細長,柱頭杯狀,先端具緣毛。蒴果黃白色或略帶污紅色,球形,略呈三棱形,徑1.5~1.8cm,易開裂。種子團3瓣,每瓣有種子7~10粒;種子為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徑3~4mm,暗棕色,氣味芳香而辛涼;ㄆ4~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溝陰濕處,我國多栽培干樹蔭下。原產(chǎn)于柬埔寨和泰國,F(xiàn)我國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2.爪哇白豆蔻 Amomum compactum Soland.ex Maton
多年生叢生草本,高1.4~1.7m,根莖匍匐,粗壯。葉2裂;葉鞘邊緣紙質(zhì)或膜質(zhì),無毛;葉舌先端圓形,長1~3mm,無毛;幾無葉柄;葉片披針形,長25~40cm,寬3.5~5.5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花序從根莖上抽出,常半掩于土中;花序倒卵形至倒錐形,長3~7cm,徑2.5~4.5cm,土黃色,先端圓形至平截;苞片橢圓形,長約1.8~2.5cm,寬8~16mm,紙質(zhì);邊緣較薄,有疏長柔毛,表面有內(nèi)凹的縱細脈10~15條,光瑞鈍;花著生于苞腋,長約3.5cm;小苞片白色,管狀,先端2~3淺裂;萼管狀,長1.2~1.5cm,白色,外披微毛,先端3齒裂;花冠管較萼省略長,白色,裂片3,狹橢圓形,長0.8~1.2cm,寬3~5mm;唇瓣長圓形至倒卵形,白色,長1.2cm,寬8mm,先端圓形或近平截,2淺裂,中助略加厚,有2條紫紅色條紋,先端常呈橘紅色;雄蕊1,藥隔附屬體3裂;子房下位,被毛。蒴果土黃色或間有棕紅色,近球形,有三棱,徑1.2~1.4cm,被柔毛,先端鈍尖,花被宿存。種子多角形,棕紅色,芳香;ㄆ谌,花盛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溝谷或林下陰濕處。我國多栽于疏林或蔭棚下。原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F(xiàn)我國海南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采收成熟果實,剝除果殼,搓洗凈果肉,將種子攤于室內(nèi)阻干,播前在露天濕沙催芽兩星期。條播,行距12cm。實生苗長葉2~3片時,間苗移于新的苗蛙或營養(yǎng)袋中,畦栽行株距12cm×5cm。經(jīng)培育1年便可定植于大田。分株繁殖:從大田株叢中,選取莖3~5條相連在一起的壯實幼齡植株,用小刀將與母叢相連的根莖切斷后拔出,便可直接定植。種植前先種好蔭蔽樹。海南省于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進行;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于5~6月定植,行株距為(2~1.5)m×1m。每1hm2種植4995~6 660叢。
田間管理 定植后新株每年除草4~5次。至開花結(jié)果年限,在開花前要清除株叢內(nèi)的雜草及枯枝落葉,收果后,要剪除枯、病、殘株。每年施肥5~6次,以施土雜肥為主。在海南平原地區(qū),因缺少傳粉昆蟲,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成果率。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狡倒病、莖枯病、葉枯病,可用多菌靈、托布津或銅氨液噴灑。
|
采收加工 | 多于7~8月間果實即將黃熟但未開裂時采集果穗,去凈殘留的花被和果柄后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1)白豆蔻 果實呈類球形,直徑1.2~1.8cm。表面乳白色至淡黃色,具淺縱向槽紋及不顯著的鈍棱線各3條,縱槽紋間有縱的隆起線(維管束)5條,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坑猩园既氲膱A形果柄痕,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圍均有棕色絨毛。果實3室,中軸胎座,每室有種子7~10粒,縱向排列于中軸胎座上。種子呈不規(guī)則多面形,背面稍隆起,直徑3~4mm,外被類白色膜狀假種皮。種皮灰棕色,表面有細致的波紋;種臍呈圓形的凹點,位于腹面的一端。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
(2)爪哇白豆蔻 蒴果類球形,具三鈍棱,直徑0.8~1.2cm;每一棱上的隆起錢(維管束)較白豆蔻明顯,果皮木質(zhì),無光澤,果實3室,每堂有種子2~4枚。
以個大、飽滿、果皮薄而完整、氣味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白豆蔻表皮細胞為1列徑向略延長的細胞,長40~90μm,寬10~40μm,壁較厚,外壁被透明角質(zhì)層。下皮為1~2列薄壁細胞,充滿棕色色素。油細胞1列,較大,類長方形,徑向60~80μm,切向40~100μm,排列整齊。色素層為2~4列充滿色素的薄壁細胞。內(nèi)種皮為1列較小的類長方形石細胞,長16~20μm,寬10~20μm,內(nèi)壁特厚,胞腔偏于外側(cè),含類圓形硅質(zhì)塊。外胚乳細胞充滿細小淀粉粒,并含少數(shù)細小草酸鈣棱晶;內(nèi)胚乳細胞及胚細胞中含細小糊粉粒。
粉末特征:(1)白豆蔻 淡棕色或紅灰色。①種皮表皮細胞表面現(xiàn)長條形,長至662μm,直徑18~58μm。②下皮細胞長方形或多角形,長72~146μm,直徑16~50μm,常與種皮表面皮細胞上下層垂直排列;胸腔內(nèi)含黃棕色或紅棕色色素塊。③油細胞切面觀類方形。④內(nèi)種皮厚壁細胞表面觀大多呈五角形或六角形,直徑7~23μm,壁厚,非木化,胞腔含硅質(zhì)塊,直徑5~16μm;切面觀細胞排成柵狀,外壁較薄,內(nèi)壁極厚,胸腔位于上端,含硅質(zhì)塊。此外,有假種皮細胞、色素細胞、外胚乳細胞、內(nèi)胚乳細胞及草酸鈣方晶、簇晶等。
(2)爪哇白豆蔻 與白豆蔻的區(qū)別要點:外果皮細胞形較大,長20~40μm,寬約12μm。中果皮薄壁組織較厚,石細胞壁較薄。種子的表皮細胞形較小,長12~40μm,寬8~20μm;油細胞長方形,排列整齊,長60~100μm,寬60~80μm。
理化鑒別 取適量粉末,加水蒸餾,提取揮發(fā)油,所得揮發(fā)油加無水硫酸鈉脫水后作供試品溶液。另取桉油精為對照溶液(必要用可以分別加乙醇適量稀釋)。吸取上述2種溶液各1Oμ1,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本-乙酸乙酯(9.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5~10min,立即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
品質(zhì)標(biāo)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規(guī)定,原豆蔻仁含揮發(fā)油不得少于5.0%(ml/g),印尼白蔻仁不得少于4.0%(ml/g)。
|
化學(xué)成分 | 白豆蔻種子含揮發(fā)油,其成分含量最高的為1,8-桉葉素(1,8-cineole)達66.87%,相對較高的有β-蒎烯(β-pinene)10.93%,α-蒎烯(α-pinene)3.17%,丁香烯(caryophellene)3.01%,龍腦乙酸酯(bornylacetate)2.04%,α-松油醇(α-terpine-lo)2.03%,芳樟醇(linalool)1.39%等[1]。爪哇白豆蔻種子含揮發(fā)油,其成分含量最高的為1,8-桉葉油素(68.56%),相對較高的有葛縷酮(l4.67%),α-松油醇(10.82%),γ-蒎烯(1.39%),金合歡醇(farnesol)6.80%,α-蒎烯(1.63%),芳樟醇(1.41%),對-聚傘花素(1.11%)[1]等。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辛、苦,性溫。效輕、燥、膩、銳。
1.《金光注釋集》:“味苦、辛,消化后味辛,性溫,效膩、燥、銳、熱!
2.《蒙藥學(xué)》:“味苦、辛,性溫,消化后仍性溫,效輕、燥!
|
功效 | 祛腎寒,鎮(zhèn)赫依,溫中,消食,開欲,止吐。
|
主治 | 主治腎赫依病,慢性腎病,赫依郁滯,失眠,消化不良,尿閉,赫如虎,腎寒腰痛。
1.《認(rèn)藥白晶鑒》:“治腎病,祛寒性赫依!
2.《觀者之喜》:“祛腎寒,治赫依病和胃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腎寒腰痛,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尿閉 白豆蔻25g,干姜、蓽茇、硇砂、冬葵果、浦桃子、大托葉云實各10g,麝香2.5g,螃蟹40g,杧果核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觀者之喜》十味白豆蔻散)
2.治腎赫依、心赫依病,腰腿酸痛,白帶過多 白豆蔻150g,黃精、手參、天門冬、肉豆蔻、丁香、沉香各2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3次,溫開水送服。(《觀者之喜》七味白豆蔻強身散)
3.治消化不良,胃火衰退 全石榴25g,蓽茇8.5g,白豆蔻、肉桂各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觀者之喜》四味石榴散)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陸碧瑤,等.廣西植物,1986,6(1~2):131
藥理
(1)Laszlo K,et a1.C A,1959,53:9452b
|
蒙藥名出處 | 訶子串珠、《無誤蒙藥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