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傣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藥 >> 正文:千張紙 -傣藥鍋楞嘎藥物說明書
    

千張紙

  
漢語拼音
Qian zhang zhi
傣藥名
鍋楞嘎
別名
中藥材基原
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種子、樹皮和根。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木蝴蝶 Oroxylum indicum(1.) Kurz 直立小喬木,高6~10m。樹皮灰褐色。大型奇數(shù)二至四回羽狀復葉,著生于莖干近頂端,長60~130cm;小葉三角狀卵形,長5~13cm,寬3~10cm,先端短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心形,偏斜,兩面無毛,全緣,葉片干后發(fā)藍色;側脈5~6對,網脈在葉下面明顯。總狀聚傘花序頂生,粗壯,長40~150cm;花梗長3~7cm;花大,紫紅色;花萼鐘狀,紫色,膜質,果期近木質,長2.2~4.5cm,寬2~3cm,光滑,頂端平截;具小苞片;花冠肉質,長3~9cm,口部直徑5.5~8cm;檐部下唇3裂,上唇2裂,裂片微反折,花在傍晚開放,有惡臭氣味;雄蕊插生于花冠筒中部,花絲長約4cm,微伸出花冠外,基部被棉毛;花盤大,肉質,5淺裂;花柱長5~7cm,柱頭2片開裂,長約7mm,寬約5mm。蒴果木質常懸垂于樹梢,長40~120cm,寬5~9cm,厚約1cm,2瓣開裂;果瓣具有中肋,邊緣助狀凸起。種子多數(shù),圓形,連翅長6~7cm,寬3.5~4cm,周翅薄如紙;ㄆ7~8月,果期10~12月。 生于海拔500~1000m的江邊、箐溝、干熱河谷次生闊葉林中。分布于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廣西、貴州和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實,剝開取種子,曬干。樹皮和根隨用隨采。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種了呈蝶形薄片狀,除基部外三面延長成寬大菲薄的翅,長5~8cm,寬3.5~4.5cm;表面淺黃白色,翅半透明,有絹絲樣光澤,上有放射狀紋理,邊緣多破裂。體輕,剝去種皮,可見一層薄膜狀的胚乳緊裹于胚外,子葉2,蝶形,黃綠色或黃色,長1~1.5cm。無臭,味微苦。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種皮細胞10余列。胚乳細胞4~10余列,最外層細胞含棕黃色物。子葉上表皮細胞類方形,下表皮細胞稍小。柵狀細胞長圓柱形,內含油液和葉綠體;海綿組織細胞卵形或不規(guī)則形,含油滴及淀粒粉,有細小維管束分布。胚乳細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狀增厚。種翅細胞長纖維狀,壁波狀增厚。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 20%,其中油酸(oleic acid)占80.4%。又含黃芩苷元(baicalein),特土苷(tetuin),木蝴蝶苷(oroxin)A、B,白楊素(chrysin)[1],漢黃芩素一7-O-β-D-葡萄糖醛酸苷(wogonin-7-O一β-D-glucuronide)[2],5一羥基一6,7一二甲基黃酮(5-h(huán)ydroxy-6,7-dimethoxylflavone),木蝴蝶素(oroxylin) A,5,6-二羥基一7一甲基黃酮(5,6-dihydroxx-7-methoxylflavone),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芹菜素(aPige-nin),高山黃芩素(scutellarein),白楊素一7-O一β-D一葡萄糖苷(chrvsin-7-O一β-D-gluconvranoside),黃芩苷(baicalin)及高山黃芩苷(scutellarin)等[3]。
藥理作用
1.抗白內障作用 大每日灌服木蝴蝶煎劑30d或15d,對腹腔注射半乳糖誘發(fā)的白內障有明顯預防和治療作用[1]。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晶狀體中,醛糖還原酶活性明顯升高,多元醇脫酶、已糖激酶、6一磷酸葡萄糖脫氫酶及過氧化氨酶的活性明顯降低。木蝴蝶煎劑在預防和治療實驗中對上述酶活性異常變化有抑制或糾正作用[2]。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晶狀體中,還原型輔酶Ⅱ(NADPH)及非蛋白質疏基的含量明顯低于正常,而氧化型輔酶Ⅱ(NADP)、半乳糖及半乳糖醇的含量明顯升高。木蝴蝶煎劑對上述變化有阻止作用[3]。上述模型晶狀體中總脂類的含量明顯降低,脂類過氧化水平明顯升高。木蝴蝶煎劑對脂質過氧化具抑制作用[4]。 2.其他作用 種子、莖皮含黃芩苷元,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利尿、利膽、降膽固醇的作用。種子和莖皮中含白楊素對人鼻咽癌(KB)細胞有細胞毒活性,其ED50為13mg/ml[50]。
性味
味苦,性涼。入水、風塔。
功效
清火解毒,斂瘡止癢,利水退黃,潤腸通便。
主治
主治“兵洞飛暖龍”(疔瘡膿腫),“說鳳令蘭”(口舌生瘡),“攏案答勒”(黃疸),“賀接賀辦”(頭痛頭昏),“唉”(咳嗽),“攏胖臘里”(便秘),“擾蒙沙喉”(風濕熱痹證,肢體關節(jié)紅腫疼痛,屈伸不利),“菲埋喃皇羅”(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場,根10~30g;種子6~9g;或種子研未開水沖服。外用:樹皮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末涂、撒患處;種子適量,敷貼。
注意事項
附方
1.治“兵洞飛暖龍”,“說鳳令蘭”千張紙樹皮、菩提樹皮等量干品。研粉,撒于患處。 2.治“攏案答勒”千張紙樹根30g,蘇木10g,綠皮鴨蛋1枚。煎場內服。(1、2方出自景洪市名傣醫(yī)康郎侖驗方) 3.治“賀接賀辦”,“唉”,攏胖臘里”千張紙20g,穿心15g。煎湯,送服“雅西里門囡”(萬應小藥丸)。(景洪市傣醫(yī)波的應驗方) 4.治“攏蒙沙喉”千張紙鮮樹皮適量。搗爛,外擦或外敷患處。(勐?h傣醫(yī)巖噸囡驗方) 5.治“菲埋喃皇羅”千張紙樹皮30g,多依樹皮30g,橄欖樹皮30g。共炒炭,研粉,外撒患處或用菜油、芝麻油調勻,敷于患處;或煎水,待冷濕敷。(景洪市傣醫(yī)波的應驗方)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7.368 [2]Nair A G Rarnachandran,et a1.C A,1980,92:55074g [3]Tsuyoshi T,et a1.生藥學雜志(日),1988,42(1):98 藥理 [1]楊濤,等.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1,23(2):97 [2]楊濤,等.生物化學雜志,1991,7(6):731 [3]楊濤,等.生物化學雜志,1992,8(1):21 [4]楊濤,等.生物化學雜志,1992,8(2):164 [5]黃泰康.常用中藥成分與藥理冊.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4.512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西雙版納傣藥志》
參考
《中華本草》傣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