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2,8(2):66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10g,白芍15g,陳皮6g,沙參10g,太子參15g,白術6g,茯苓10g,黃芪15g,茵陳15g,丹參15g,白花蛇舌草6g,虎杖10g,垂盆草10g,甘草3g。 |
加減 | 夾濕加豆蔻花、滑石等;夾熱毒者加黃芪、金銀花或半枝蓮。 |
功效 | |
主治 | 乙型肝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漣源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陽釗,觀察了疏肝理脾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隨機分為兩組。本組用疏肝理脾湯,對照組用抗病毒和免疫治療和B族、C族維生素及肌苷等治療。兩組均3個月為1療程。療效標準:按衛(wèi)生部藥政局頒布的“新藥(中藥)治療病毒性肝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標準(王凈凈,龍俊杰主編,中醫(y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53-354)擬定。顯效:自覺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腫大穩(wěn)定不變或回縮,且無壓痛及叩擊痛,肝功能較原值下降70%以上。有效:主要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腫大穩(wěn)定不變,無明顯壓痛及叩擊痛,肝功能檢查較原值下降5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結果:本組30例,顯效20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對照組30例,顯效4例,有效14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0.0%。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本組HBsAg轉陰7例,HBeAg轉陰12例,HBV-DNA轉陰10例;對照組HBsAg轉陰3例,HBeAg轉陰6例,HBV-DNA轉陰5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