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uan pan zi gen |
英文名 | Root of Puberulous Glochidion |
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算盤子Glochidion puberum (L.)Hutch.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算盤子 直立多枝灌木,高l-3m。小枝灰褐色,密被銹色或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3mm,被柔毛;托葉三角形至狹三角形,長1-2mm,被柔毛;葉長圓形至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長3-9cm,寬1.2-3.5cm,先端鈍至急尖,稀近圓形,常具小尖頭,基部楔形至鈍形,上面僅中脈被疏短柔毛或幾無毛,下面粉綠色,密被短柔毛,側脈5-8對,下面明顯;▎涡酝昊虍愔,花小,2-5朵簇生于葉腋;無花瓣;萼片6,2輪;雄花花梗細,長l-8mm,通常被柔毛,萼片質較厚,長圓形至狹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外被疏短柔毛;雄蕊3枚,合生成柱狀,無退化子房;雌花花梗長l-3mm,密被柔毛,花萼與雄花的近同形,但稍短而厚,兩面均被毛;子房密被絨毛,8-10室,花柱合生成環(huán)狀,長寬 與子房幾相等,先端不擴大,與子房連接處縊縮。蒴果扁球形,直徑8-15mm,常具8-10條明顯縱溝,先端具環(huán)狀稍伸長的宿花柱,密被短柔毛,成熟時帶紅色,種子近腎形,具三棱,長約4mm,紅褐色。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山坡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1.干燥根表面呈灰棕色,栓皮粗糙,極易剝落,有細縱紋和橫裂。 2.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淺棕色。 |
中藥化學成分 | 根含鞣質。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涼;小毒 |
歸經(jīng) | 肝;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利濕;行氣;活血;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活血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咳嗽;牙痛;濕熱瀉疾;黃疸;淋濁;帶下;風濕痹痛;腰痛;疝氣;痛經(jīng);閉經(jīng);跌打損傷;癰腫;瘰疬;蛇蟲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
用藥禁忌 |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孕婦忌服。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痢癥:算盤子莖及根,煎水和白糖服之。(《植物名實圖考》)②治酒后下痢日久不愈者:算盤子根皮五兩。煎水兌酒引,日三服,每次一杯。(《貴州民間藥物》)③治久咳不止:算盤子根半斤。燉豬蹄吃。(《貴州民間藥物》)④治睪丸腫大:野南瓜根一至二兩。同瘦豬肉燉湯服。(《江西民間草藥》)⑤治月經(jīng)停閉:算盤子根一兩。蒸燒酒吃。(《貴州民間藥物》)⑥治四肢關節(jié)疼痛:鮮算盤子根、莖八錢至一兩。洗凈切碎,水煎或和豬蹄節(jié)燉服。(《閩南民間草藥》)⑦治初起癰疔腫痛:鮮算盤子根、莖一兩。洗凈切碎,水煎服。(《閩南民間草藥》)⑧治初期瘰疬:鮮算盤子根頭,每次三兩。燉豬肉服。(《泉州本草》)⑨治跌打損傷:算盤子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⑩治蛇咬傷:算盤子根二兩,干金拔根一兩,白毛鹿茸草八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11)治白帶過多:算盤子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12)治虛弱無力:算盤子根五至六兩。燉肉或蒸雞吃。(《貴州草藥》)(13)治尿道炎:算盤子根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14)治吐血,血崩:算盤子根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15)治瘧疾:算盤子根二兩,青蒿一兩。水煎,干發(fā)瘧前二小時服。(16)治黃疸:算盤子根二兩,白米一至二兩。炒焦黃,水煎服。(17)治偏頭痛:野南瓜根三兩。甜酒拌炒五次,酒水各半煎服。(18)治外痔:野南瓜根煎水,先熏后洗,能內消。((15)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植物名實圖考》:利濕,破血。 2.《草木便方》:清肺熱,利咽喉,消積,解毒,散瘍核,治牙痛、腰痛。 3.《福建民間草藥》:散瘀活血,澀腸益氣。治瘧疾,喉塞,喉痛,睪丸偏墜,跌打損傷作痛。4.《貴州民間藥物》:補虛,治勞傷,止咳,調經(jīng),止痢。 |
考證 |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Glochidion puberum (L.)Hutch.[Agy neia pubera L.] |
科屬分類 | 大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