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chi ye wu jia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五加科植物匙葉五加的莖皮或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高約3m;枝鋪散而拱形下垂;小枝有淡棕色微毛,疏生下向刺,葉有小葉5,稀4-3;葉柄長2-7cm,基部通常有刺1個;小葉片紙質(zhì),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2-6cm,寬0.8-2cm,先端尖至短漸尖,基部漸狹尖,兩面均無毛,上面有光澤,邊緣除下部1/3-1/2外有鈍齒,側(cè)脈5-6對;幾無小葉柄。傘形花序單個頂生,徑約2.5cm,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1-2cm,結(jié)實(shí)后延長至4cm,無毛;花梗長約1cm,無毛;萼無毛,邊緣近全緣;花瓣5,三角狀卵形,開花時反曲;子房5室,稀4室;花柱5,稀4,合生至中部,先端反曲。果實(shí)球形,有淺棱,直徑約6mm;ㄆ6-7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0-2600m的灌木叢林或山坡路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莖皮全年均可采,秋季挖根,洗凈,趁鮮剝?nèi)「,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微苦;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活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濕藥;通經(jīng)絡(luò)藥;活血止痛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拘攣麻木;跌打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canthopanax rehderinus Harms
|
科屬分類 |
五加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