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夫葉 |
漢語拼音 | niu bang jing ye |
英文名 | Great Burdock Achene, Stem and leaf of Great Burdock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牛蒡的莖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牛蒡 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壯,肉質(zhì),圓錐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帶紫褐色,有縱條棱;~大形,叢生,有長柄;莖生葉互生;葉片長卵形或廣卵形,長20-50cm,寬15-40cm。先端鈍,具刺尖,基部常為心形,全緣或具不整齊波狀微齒,上面綠色或暗綠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頭狀花序簇生于莖頂或排列成傘房狀,直徑2-4cm,花序梗長3-7cm,表面有淺溝,密被細毛;總苞球形,苞片多數(shù),覆瓦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鉤曲;花小,紅紫色,均為管狀花,兩性,花冠先端5淺裂,聚藥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花藥黃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圓盤狀,著生短剛毛關(guān)冠毛;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灰褐色,具縱棱,冠毛短刺狀,淡黃棕色;ㄆ6-8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6-9月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甘;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除煩;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解表藥 |
主治 | 風(fēng)熱頭痛;心煩口干;咽喉腫痛;小便澀少;癰腫瘡癤;皮膚風(fēng)癢;白屑風(fēng)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或熬膏涂。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藥性論》:牛蒡單用,主面目煩悶,四肢不健,通十二經(jīng)脈,治五臟惡氣,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輕。又:莖葉取汁,夏月多浴,去皮間習(xí)習(xí)如蟲行風(fēng)。洗了,慎風(fēng)少時。 2.《食療本草》:金瘡,取葉貼之。 |
考證 | 出自《藥性論》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aulis et Folium Arcti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rctium lappa L.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