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米屎菰、地蜘蛛、量濕地星、土星菌、大孤、山蟹、石蟹 |
漢語拼音 | di xi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地星科真菌硬皮地星和尖頂?shù)匦堑淖訉?shí)體。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1.硬皮地星 子實(shí)體初呈球形,后從頂端呈星芒狀張開。外包被3層,外層薄而松軟,中層纖維質(zhì),內(nèi)層軟骨質(zhì)。成熟時(shí)開成6至多瓣,濕時(shí)仰翻,干時(shí)內(nèi)卷。外表面灰至灰褐色。內(nèi)側(cè)淡褐色,多具不規(guī)則龜裂。內(nèi)包被薄膜質(zhì),扁球形,直徑1.2-2.8cm,灰褐色。無中軸。成熟后頂部口裂。孢體深褐色,孢子球形,褐色,壁具小疣,徑7.5-11μm。孢絲無色,厚壁無隔,具分枝,直徑4-6.5μm。表面多附有粒狀物。 2.尖頂?shù)匦? 包被呈圓球形,頂部具一尖喙。包被徑3-8cm,外包被呈芒狀開裂5-8瓣,背面灰色,腹面肉桂色,有龜裂。內(nèi)包被灰色,薄膜狀,直徑1.7-2.7cm。成熟時(shí)頂端開裂。孢體銹褐色,基部有短柄狀的軸托。孢子球形,褐色,有疣突,3.5-5.5μm。孢絲線狀,淡褐色,徑5-6μm。 |
資源分布 | 1.硬皮地星 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2.尖頂?shù)匦? 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硬皮地星 生于松林砂土地上,也見于空曠地帶。5-10月常見。 2.尖頂?shù)匦? 生于草地或灌叢地,有時(shí)亦見于落葉層和腐殖質(zhì)上。夏、秋季雨后習(xí)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收,去凈雜質(zhì),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1.硬皮地星 子實(shí)體星狀外包被已剝?nèi)。?nèi)包被扁球形,直徑1.8-2.8cm,頂端口裂,灰色至褐色。膜質(zhì)。孢體深褐色。 2.尖頂?shù)匦? 內(nèi)包被球形,直徑1.7-3.5cm,嘴部明顯,寬圓錐形,粉灰色至煙灰色,膜質(zhì)。孢體銹褐色。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肺;利咽;解毒;消腫;止血 |
功效分類 | 清肺藥;利咽藥;解毒藥;消腫藥;止血藥 |
主治 | 咳嗽;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凍瘡流水;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西園菌譜》載:“狀似馬勃,大如彈丸及米粉團(tuán),色似松露,嫩時(shí)食味似松露,老則自剖為五瓣花,內(nèi)赤有指頭大者,彈之出黃粉,若誤入耳,則令人聾。”此系指本品,但是否致聾,尚待考。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1.硬皮地星 Fructificatio Geastri Hygro-metrici 2.尖頂?shù)匦? Fructificatio Geastri Triplicis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1.硬皮地星 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Astraeus hyrometricus (Pers.)Morg.;Geaster hygrometricus Mass.] 2.尖頂?shù)匦? Geastrum tirplex(Jungh.)Fisch.[Geaster triplex Jungh.] |
科屬分類 | 地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