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葉天士奇經八脈辨證論治探討
    

本草求真:葉天士奇經八脈辨證論治探討

作者:陳林榕 吳煥林


葉桂(1666~1745年),字天士,號香巖,江蘇吳縣人。清代杰出的醫(yī)學家,為溫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葉氏在繼承《內經》和《難經》有關奇經理論的基礎上,融匯臟腑、十二經脈和奇經理論,并結合自身臨床經驗,比較全面地總結了理法方藥相結合的奇經辨證論治學說,不僅填補了奇經辨治的空白,更為內傷雜病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以下探討葉天士奇經辨證論治的經驗。

    分清虛實  “通因”為法

    葉氏以前的醫(yī)家運用奇經八脈理論來治療的疾病主要偏于婦科,涉及其他科極少。有學者[1]分析:葉天士運用奇經八脈理論來治療疾病的醫(yī)案計165例,其中《臨證指南醫(yī)案》共計134例,89例為治療內科疾病,45例治療婦科疾。弧度~氏醫(yī)案存真》中有31例,多數(shù)是治療內科疾病,病種有:虛勞、遺精、疝氣、痿、久瘧、久痢、淋濁、不寐、諸痛、經帶及胎產疾病。辨治奇經病證,葉氏認為尤須分清虛實。奇經為病,虛證居多。奇經虛證多由脾胃、肝腎陰血精氣受損,精血不能敷布所致,常見遺精、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內傷發(fā)熱、下元衰憊、色夭神奪等證。如久年不孕,月事不調,是“肝腎沖任皆損”;“寒熱遇勞而發(fā)”,是“陽維脈衰,不司維續(xù)、護衛(wèi)、包舉”;溲下腐濁,是“病傷已在任督”;失眠,是“陽蹺穴空”等等。若奇經虛證兼有下部清冷等證,屬奇經陽虛,兼有煩躁內熱等證的屬奇經陰虛。對于奇經實證,前人論述較少,亦屬葉氏所著力發(fā)揮之處。他認為奇經實證大多數(shù)是由奇經氣血痹阻造成,常見男子疝氣、女子月經不調、痛經、產后腹痛以及瘕等。

    在奇經病證的治療上,葉氏指出:“奇經之結實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脈絡;其虛者,必辛甘溫補,佐以流行脈絡。務在氣血調和,病必痊愈!比~氏認為,奇經病證的治療與正經病證的治法不同,無論補虛治實,均需采用“通因”一法,曰:“奇經為病,通因一法,為古圣賢之定例!彼^“通因”法,實指流通氣血、疏行脈絡之法。葉氏認為奇經虛證不同于一般虛損病的治療。他認為:“醫(yī)人不曉八脈之理,但指其虛,剛如桂、附,柔如地、味,皆非奇經治法!比~天士強調在補益之中結合通調,通其脈絡,“務在氣血調和,病必全愈!逼娼泴嵶C,則須用辛芳走泄之品緩通脈絡,多以蟲蟻搜剔,疏達痹阻。奇經實證之輕者,葉氏常用許叔微之交加散治療,交加散中取生地養(yǎng)血潤燥,配生辛潤流通,是“苦辛偶方”之小制。若遇虛中夾實的奇經病證,則注重采用通補兼施的方法。如奇經虧虛,瘀血阻絡者,葉氏認為“若徒固補,不以通調,恐滋脹腫”,主張既投血肉之補,又取芳香之通,以期達到“包舉形骸,和養(yǎng)脈絡”之目的。[2]以下就葉天士奇經辨治的醫(yī)案進行分析。

    案一  某,產后十年有余,病發(fā)必頭垂脊痛,椎氣墜,心痛,冷汗。此督任氣乖,蹺維皆不用,是五液全涸。草木藥餌總屬無情,不能治精血之憊,故無效。當以血肉充養(yǎng),取其通補奇經。處方:鹿茸、鹿角霜、鹿角膠、當歸茯苓、杞子、柏子仁、沙菀、生杜仲、川斷

    按:葉氏認為“八脈隸乎肝腎”,“肝腎怯不固,八脈咸失職司”、“肝腎精氣受戕,致奇經八脈中乏運用之力”、“肝腎損傷,八脈無氣”、“下元虧損,必累八脈”,以上說法皆認為若肝腎久損,必然累及奇經。由于“督脈以總督其統(tǒng)攝”,所謂督主一身之陽,就是說督脈統(tǒng)攝全身陽氣,督脈空虛,可以引起腰背酸墜等癥。因此督脈病損亦可累及下元肝腎。治療上“欲涵陰精不漏,意在升固八脈之氣”、“肝腎下病,必留連奇經八脈,不知此旨宜乎無功。”所以,見到下元精血不足的各種病證,葉氏除歸咎于肝腎虛虧之外,還要進一步責諸八脈的受損、奇經的虛怯。故采用“久病宜通任督”,方中采用柔劑之陽藥,以鹿茸壯督脈之陽,鹿角霜通督脈之氣,鹿角膠補督脈之血,柏子仁涼心以益腎,枸杞子溫潤合沙菀之輕靈入肝絡,茯苓之淡滲,是取斑龍丸加減。方中主用血肉有情之品,補精血而不呆滯。

    案二  程,沖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故奇脈之結實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脈絡;其虛者,必辛甘溫補,佐以流行脈絡。務在氣血調和,病必痊愈。今產后體虛,兼瘀而痛,法當益體攻病,日期已多,緩治為宜。處方:生地、生姜、丹皮、琥珀末調入;又回生丹,取米醋大黃一味,藥入病所,不礙無病之所,故亦效。二法皆入絡藥。蓋八脈麗于下,產后陰分一傷,而八脈自失所司。

    按:本病屬產后體虛兼瘀,虛中夾實,以實為主,方中取許叔微之交加散治療奇經實證之輕者,加入丹皮以通外,琥珀以通內,合奏祛瘀生新之功;厣ひ源字拼簏S為主,囊括理氣、活血、補氣、補血之意,集苦辛和芳香藥之大成,功在消瘀化。

    案三  周,十七,室女經水不調,先后非一,來期必先腹痛,較平日為重,飲食大減。始于初夏,入秋下焦常冷,腹鳴,忽瀉忽結。究脈察色,是居室易于郁怒,肝氣偏橫,胃先受戕,而奇經沖任蹺維諸脈皆肝腎屬隸,脈不循序流行,氣血日加阻痹,失注必結瘕聚、痃痞之累。處方:南山楂、生香附、延胡、當歸、青皮三棱、莪術、牛膝、川楝子澤蘭、肉桂、炒小茴、蔥白汁丸。

    按:葉天士曾曰:“十二經屬通渠旋轉,循環(huán)無端,惟奇經如溝,滿溢流入深河,不與十二經并行者也。”并概括地闡述“奇經八脈是不拘于十二經”。在生理上,葉氏認為奇經有收攝精氣,調節(jié)正經氣血,維續(xù)、護衛(wèi)、包舉形骸的作用。病由沖任擾及肝胃,肝胃之氣逆亂,肝胃不和,若應排泄的經血未能按時排出,反而停留于體內,隨著胞脈的運行,往往形成瘕。此時應用攻積逐瘀,不僅可以使奇經八脈順暢流行,而且可以蕩滌留瘀,預防瘕。以疏降溫通為主,攻法宜緩宜曲,故葉氏用一派行氣攻積逐瘀之藥,是為防患于未然以消積于早期。

    葉氏認為,奇經辨證須在辨別陰陽、氣血、八脈病候,聯(lián)系脾胃、肝腎的基礎上,分清標本,講究虛實,強調通補,并主張以血肉有情之品填補,以壯奇經,藥如鹿茸、鹿角膠、版、鱉甲、阿膠、人乳、河車、淡菜等,并依據(jù)癥情不同,佐以不同配伍。綜觀葉氏治奇經法則,不外“通補”二字:以補為主,以通為用。

    各有歸經  分經用藥

    對奇經病的治療,歷代醫(yī)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創(chuàng)立了奇經藥物歸經學說。奇經八脈古代醫(yī)籍早有記載,唐孫思邈創(chuàng)用奇經辯證,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記載了有關奇經方治和藥物,如小牛角散、治婦人漏下不止方、治婦人漏血崩中方等及其組成藥物。葉氏受孫思邈的啟發(fā),對奇脈用藥頗有心得,他在虛勞、久瘧、久瀉、久痢、痿、疝、淋濁、遺精、帶下、崩漏、月經不調、產后等用得最多,這是他的一大創(chuàng)新。他認為:“沖脈奇經在下焦,須固攝奇脈之藥,乃能按經循絡耳”、“粘膩澀藥,未能走入奇經”、“萸、味之酸,酸能柔陰,且不能入脈”、“醫(yī)人不曉八脈之理,但指其虛,剛如桂附,柔軟如地味,皆非奇經治法”、“當血肉充養(yǎng),取其通補奇經!

    從葉氏對奇經八脈治療疾病的醫(yī)案來分析,沖、任、督、帶各有一味主藥,結合相關文獻[3~6],現(xiàn)將醫(yī)案中葉氏奇經用藥歸納如下。

    督脈:為陽脈之海,起著總督統(tǒng)攝作用,督脈主病治在少陰。葉氏說:“鹿性陽,入督脈!甭谷、鹿角膠、鹿角霜為其主藥,其他如河車、羊肉、豬骨髓、牛骨髓、羊骨髓、杞子、肉桂、黃芪、羊內腎等。

    任脈:為陰脈之海,起擔任作用,任脈主病治在厥陰。葉氏說:“龜體陰,起任脈!饼敯鏋槠渲魉。其他如阿膠、鱉甲、魚膠、淡菜、覆盆子、丹參紫河車、艾葉等。

    沖脈:為血海,葉氏說:“病在沖脈;從厥陰陽明兩治”,“石英收鎮(zhèn)沖脈!紫石英為其主藥。其他如熟地、枸杞、沙菀、五味子、代赭石、蓯蓉、當歸、河車、鱉甲、杜仲、山藥、丹參、巴戟天、白術、蓮子川芎、附子、香附、木香、吳茱萸、黃芩、黃柏等。

    帶脈:起約束作用,葉氏說:“脈遂氣散不收必引之收固之,震靈丹意,通則達下,澀則固下,惟其不受偏寒偏熱,是法效靈也!闭痨`丹由禹糧石、赤石脂、紫石英、代赭石、乳香、沒藥、朱砂、靈脂組成。其他藥如當歸、烏賊、龍骨、牡蠣、熟地、白芍、五味子、蓮子、黃柏、黃芩、艾葉等。

    維脈:起擁護作用,分陽維和陰維兩脈。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治在中焦。葉氏常用當歸桂枝湯加鹿角霜、沙苑、枸杞等治療。入陽維脈的主要藥物有白芍、桂枝、黃芪等;入陰維脈的主要藥物有龜板、鱉甲、山萸肉、五味子等。

    蹺脈:起到擁護作用,分陽蹺、陰蹺兩脈。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治在肝腎。葉氏常用白芍、山萸肉、熟地、龜版、淡菜、淮小麥、大棗、炙甘草、五味子等。至《得配本草》,后人共總結出43種藥物歸人奇經的記載?v觀后世醫(yī)家對奇經用藥,均用血肉有情之品,因其溫而不燥,補而不膩,為后世“通補奇經”必用之藥。其他藥物各有交錯,大多與葉氏意見相符。

    結  語

    葉氏對奇經辨證有較多創(chuàng)見,服膺經旨關于奇經調節(jié)統(tǒng)攝正經的論點,注意與臟腑間的密切關系;除先天不充,婦女胎產經帶為致病主因外,倡言內傷久病延及奇經,男子亦多此癥;對虛證多著眼于精血虧耗,諸脈痿弛,陽氣不開,與腎虛不同,實證注意沖氣絡瘀,亦與肝經常見病有異;奇經各脈辨證也細,治療上強調攻宜緩宜曲,補忌澀忌呆,補虛通絡務在活潑,治實以蟲蟻搜剔,理虛主“血肉有情”,議方用藥,都有一定的格局。其門人龔商年言:“先生于奇經之法,條分縷析,盡得其精微!灿闷娼浿,無不如芥投針。”秦天一在《臨證指南醫(yī)案》按語中說:“觀葉先生案,奇經八脈固屬扼要。”詢非過譽。

【參考文獻】
    
1 沈慶法.葉天士對奇經八脈的認識與運用[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79,(3):12~24.

2 顏 新.論葉天士對奇經八脈學說的發(fā)揮[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97,(5):8.

3 陳克正.葉天士診治大全[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5.

4 李仁燦.葉天士治奇經法婦科運用舉隅[J].光明中醫(yī),1999,14(2):42.

5 王樹彬.葉天士用藥配伍特色考釋[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3,17(3):160.

6 李吉祥.臟腑經絡遣方用藥[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4,131.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