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由心主”首見于《內經》!端貑枴P魑鍤狻氛f:“心主脈”,《素問。痿論》云:“心主身之血脈”。脈,是指經脈,是運行氣血、壅遏營氣、防止血溢的隧道,又名“血府”。如《靈樞。決氣》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薄端貑枴C}要經微論》說:“夫脈者,血之府也!薄额惤洝芬嘣疲骸懊}者,非氣非血,所以通乎氣血者也!比梭w經脈通行內外,遍布全身,貫通五臟,聯(lián)絡六腑,無所不至。因此,人體臟腑、組織、形體、官竅,皆可得經脈氣血的充養(yǎng),而發(fā)揮其生理功能。故《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薄鹅`樞。九針》云:“人所以成生者,血脈也”。
由于心內充滿血液且與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tǒng)。所以說:“心合脈”(《靈樞。五色》),“心者……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在體合脈,在藏為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心主身之血脈”(《素問。痿論》)。經脈在人體首尾相接,分布廣泛,且“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素問。舉痛論》),“經絡相貫,如環(huán)無端”(《靈樞。邪氣臟腑身形》)。心臟在心氣的推動下常動不已,故能推動心血在脈管中循行不已、營周不休,內至臟腑、外達官竅,發(fā)揮濡養(yǎng)、滋潤作用,從而維持人體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故“人身動,則血行于諸經……心乃內運行之,是心主血”(《醫(yī)學入門》),“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矣”(《靈樞。本臟》):“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素問。五臟生成論》) 。
由于人體面部血脈豐富,“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脈,其氣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竅”(《靈樞。邪氣臟腑身形》),故面部色澤變化,可以反映脈中經氣的盛衰。因此《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總之,脈由心主,即心主血脈,是指心具有推動血液在經脈中運行的作用。這一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主要依賴于心氣的推動、心血的充盈及脈管的通利,即如《類經》所說:“脈為血氣之道路,而脈之運行在乎氣!鼻宕S元御在《醫(yī)圣心源》中亦云:“脈絡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氣盛則脈絡疏通而條達。”可見,心氣強弱,心血盈虧,脈管暢塞,皆能影響血液運行,并可從脈博及面色反映出來。因此,臨床上可以通過望面色、察脈象來測知心臟變化。若脈象和緩有力,面色紅潤光澤,說明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若脈動無力,面色白光白,提示心氣虧虛,或心血虧少;若脈微欲絕,面色蒼白,色夭不澤,常常是心氣或心血暴脫,如《靈樞。決氣》“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若見脈澀或結代,面色晦暗青紫,則常為心血瘀阻。故《素問五臟生成論》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更多衛(wèi)生資格考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