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來源及病理】
子宮肉瘤多來自子宮肌層、內膜的間質細胞,或子宮血管壁平滑肌纖維。
主要分為子宮平滑肌肉瘤(最常見,約占45%),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其次,約占40%),子宮惡性苗勒管混合瘤(惡性中胚葉混合瘤)(最少,約占15%)。三種類型肉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診治均不完全相同
1.子宮平滑肌肉瘤
(1)子宮平滑肌肉瘤最常見。
(2)大體腫瘤多數為單個,以肌壁間多見,彌漫性生長,與肌層界限不清,切面旋渦狀結構消失,質軟,呈生魚肉狀。
(3)鏡下平滑肌細胞排列紊亂,大小不一,核異形性明顯。核分裂象越多預后越差。
2.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1)來自子宮內膜間質細胞。分為低度惡性和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兩種。
(2)大體檢查:腫瘤形成息肉狀或結節(jié)自宮內膜突向宮腔或突至宮頸口外,體積比一般息肉大,蒂寬,質軟脆,表面光滑或破潰而繼發(fā)感染;肌層內腫瘤呈結節(jié)或彌漫性分布。低度惡性間質肉瘤切面發(fā)黃色,宮旁可有蚯蚓樣栓子;高度惡性內膜間質肉瘤可切面呈棕褐色,高度惡性時腫瘤體積更大,出血壞死更明顯。
(3)鏡下:瘤細胞像增殖期子宮內膜間質細胞,低度惡性時大小一致,卵圓形或小梭形,腫瘤內血管較多;高度惡性時,瘤細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異型性明顯,可找到瘤巨細胞。
3.子宮惡性苗勒管混合瘤(中胚葉混合瘤)
(1)由殘留的胚胎細胞或間質細胞化生而來,含有肉瘤和癌兩種成分。根據肉瘤具有的細胞是否子宮內有而分為同源或異源兩類。
(2)巨檢腫瘤由內膜長出,呈息肉樣,多發(fā)或分葉狀,質軟,切面有小囊腔,內有灰黃色粘液。
(3)鏡下可見肉瘤和癌兩種成分,當異源性時尚可見到子宮外的組織或細胞,如軟骨。
【轉移】
子宮肉瘤的轉移途徑主要有三種;
1.血行播散 是主要轉移途徑,通過血液循環(huán)轉移到肝臟、肺臟等全身各處。
2.肉瘤直接浸潤 可直接侵及子宮肌層,甚至到達子宮的漿膜層,引起腹腔內播散和腹水。
3.淋巴結轉移,在早期階段較少見,晚期多見,惡性程度高者多見。
小編推薦:
衛(wèi)生資格導航 | ||||||
考試簡介 | 考試動態(tài) | 考試大綱 | 政策解析 | 報名時間 | 報名入口 | 考試題庫 |
準考證 | 成績查詢 | 合格證書 | 內科主治醫(yī)師 | 外科主治醫(yī)師 |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 | 兒科主治醫(yī)師 |
全科主治醫(yī)師 | 初級護師 | 主管護師 | 初級藥師 | 主管藥師 | 檢驗師 | 主管檢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