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指殺滅或消除傳播因素上的病原體,使其無害化,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消毒可分為預防消毒和疫源地消毒兩大類。后者包括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消毒方法種類繁多,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物理消毒法,如煮沸、沖洗、燃燒、高壓蒸氣、紫外線、微波等;另一種為化學消毒法,如漂白粉、來蘇兒、過氧乙酸、戊二醛、新潔爾滅、環(huán)氧乙烷等。
近年來為了減少醫(yī)源性傳播,對注射器、針頭、輸液器、輸液管和手套等逐步使用一次性的器材,使用后即隨污物一起焚燒處理。此外,在飯店和客運車、船上,也使用一次性食具。
各種消毒方法選用原則:應首先選用物理方法,因其效果可靠,方法簡單。如對病人或醫(yī)務人員的手消毒,進行沖刷加肥皂的方法最簡單實用,效果也好;如對一些金屬器皿用高壓滅菌或干烤法最好。如物理法不能應用則用化學消毒法,要求該消毒法效果良好,簡單實用,費用低廉。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及化學消毒法。
一、物理消毒法
。ㄒ)煮沸
是最簡單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設備即可進行。殺滅繁殖型細菌與病毒效果好,對芽胞作用較小。煮沸時間一般為10~30分鐘。金屬器械、棉織品、食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但毛皮、呢絨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煮沸法不適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
。ǘ)高壓蒸氣滅菌
為醫(yī)院常用的方法,是一種可靠、經(jīng)濟、快速滅菌的方法,滅菌后無殘留毒笥。121℃滅菌時間為30分鐘,126℃為20分鐘,需消毒的物品包裝不可過大、過厚或過緊,一般為20cm×30cm×40cm,外包材料要有良好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擋微生物入侵,常用平紋布或醫(yī)用包裝紙。一般壓力為1kg/cm2,20~30分鐘,即可達到消毒效果。
。ㄈ)紫外線
消毒用紫外線燈管有15W、20W、30W等規(guī)則。瓦數(shù)代表燈管在25~40℃時紫外線輸出能量。燈管壽命一般為3000~4000小時,超過此時限效果不可靠。紫外線對一般細菌、病毒均有殺滅作用。革蘭陰性菌最敏感,其次為革蘭陽生菌。但結(jié)核桿菌卻有較強抵抗力。一般紫外線消毒對細菌芽胞無效。
紫外線廣泛用于室內(nèi)空氣消毒,如手術(shù)室、燒傷病房、傳染病房、實驗室等。燈管距地面約2.0~2.5m高。每10~15cm2面積可設30W燈管一個,最好每照射2小時后,間歇1小時后再照,以免臭氧濃度過高。燈管用鋁制燈罩作反向或側(cè)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的條件下消毒空氣。
對污染表面消毒時,燈管距表面不超過1m,燈管周圍1.5~2cm處為消毒有效范圍。消毒時間為1~2小時。
(四)電離輻射滅菌
是應用γ射線與高能量電子束照射消毒,可在常溫下對不耐熱物品滅菌,故又稱“冷滅菌”。對微生物有廣譜殺滅作用,不殘留有害化學物質(zhì)。我國有幾個大城市已建立大型核輻射基地。國際上已普遍采用電離輻射對金屬、橡膠、纖維、玻璃、塑料、高分子聚合物(如氟碳化合物整復手術(shù)材料、有機硅導管等)、精密醫(yī)療器械(如人工心肺、透析器、吸引器等)、生物醫(yī)學制品(心臟瓣膜、人工器官等)、節(jié)育用品等滅菌,實踐證明,該法處理醫(yī)療產(chǎn)品,安全、有效。我國已開展醫(yī)療用品的滅菌服務,如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人工瓣膜和手術(shù)器械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單位產(chǎn)品(如一次性輸液器)滅菌不徹底。
此外,焚燒、流水沖洗等物理方法消毒也常用。
二、化學消毒法
。ㄒ)常用化學消毒劑
1.漂白粉 為常用消毒劑。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鈣,其殺菌作用決定于次氯酸鈣中含的有效氯的量。由于其性質(zhì)不穩(wěn)定,使用時應進行測定,一般以有效氯含量≥25%為標準,少于25%則不能使用。
漂白粉有乳劑、澄清液、粉劑三種劑型。其用法為:澄清液通常用500g粉劑加水5升攪勻,靜置過夜,即成10%澄清液。常用濃度為0.2%。用于浸泡、清洗、擦拭、噴灑墻面(每1cm2地面、墻面用200~1000ml)。對結(jié)核桿菌和肝炎病毒用5%澄清液作用1~2小時。
乳劑:20%乳劑用于糞、尿、痰、剩余食物的消毒。
粉劑: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消毒。將排泄物1/5~2/5量的干漂白粉加入后,攪拌均勻,放置1~2小時即可。容器再用0.5%澄清液浸泡1~2小時后清洗。粉劑還可用于潮濕地面消毒,每cm2用20~40g。
漂白粉不適宜對衣服、紡織品、金屬品和家具進行消毒。
漂白粉用于消毒劑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雖有不穩(wěn)定等缺點,因其價格便宜及殺菌譜廣,現(xiàn)仍用于飲水、污水、排泄物及其污染環(huán)境消毒。